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世界》|| 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

(点击图片订阅电子刊)

目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 刘伟  范欣(1)

经济学

  • 数字经济与行政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再考察——来自卫星灯光数据的证据

/ 郭峰  等(16)

  •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研究——来自数字消费信贷市场的微观证据

/ 尹振涛   罗朝阳   汪勇(33)

  • 专利审查高速路与中国“技术出海”——基于谷歌专利云数据的分析

/ 韩剑  王星媛  张中意(47)

  • 新发展格局下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汇率机制

/ 陈瑶雯  等(63)

工商管理

  • 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机制——基于海信集团1969~2022视像技术的纵向案例研究

/ 单宇  刘爽  马宝龙(80)

  • 基于社会资本的资源拼凑:政府资助期后社会创业企业持续双重价值创造的机制

/ 卫田  万倩雯(100)

  • 后发企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竞争的动态过程机制——基于三一重工的纵向案例研究

/ 成琼文  等(119)

  • 家族企业传承中二代领导身份认知的形成与演化——基于纵向多案例研究

/ 王云俏  等(140)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数据驱动下共享出行资源配置的双层博弈问题研究

/ 孙会君  等(160)

  • 都江堰千年延续的管理解码: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视角

/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学问题研究”课题组(175)

摘要

01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范欣(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造,也是党和国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总结。综观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不同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具有特殊的实践路径,致使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不可逆转的成功案例,也有逆转的经验教训。作为后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是理论基石、经济基础、制度保障三者有机统一、互为助力的结果。新时代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塑造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战略机遇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应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在始终遵循“五个坚持”重大原则的基础上,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不可逆转

02

数字经济与行政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再考察——来自卫星灯光数据的证据

作者:

郭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熊云军(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石庆玲(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王靖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由于地理障碍、行政分割等多重原因,行政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相对比较落后,但数字经济发展则为其加快发展创造了机遇。利用2012~2019年卫星灯光数据,本文在多个尺度和层面上界定了城市行政边界地区,进而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行政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行政边界地区相对更快发展,而克服地理障碍限制和缓解行政分割影响则是重要影响机制。但数字经济的这一效应主要表现在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而且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大城市经济往行政边界地区扩散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行政边界地区内部的集聚化。此外,利用高德地图兴趣点数据,本文也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是带动了地理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往城市边界地区扩散。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城市的跨行政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  行政边界  卫星灯光数据  兴趣点

03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研究——来自数字消费信贷市场的微观证据

作者:

尹振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罗朝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汪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运行特征,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8~2020年国内某头部助贷机构的数字消费信贷微观数据,首次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在数字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数字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至数字消费信贷市场,表明该市场具有正规金融的属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货币市场利率对数字消费信贷市场高信用借款者、贷款期限更长产品的利率影响更大,表明该市场具有明显的信用溢价和违约风险溢价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利率处于货币政策紧缩期对数字消费信贷利率具有更高的传导效率,数字消费信贷市场同样存在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本文研究对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对微观市场的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数字消费信贷  数字金融  金融科技

04

专利审查高速路与中国“技术出海”——基于谷歌专利云数据的分析

作者:

韩剑(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王星媛(南京大学商学院)

张中意(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如何助力国内创新技术“走出去”,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建立竞争优势备受关注。本文在理论分析专利审查高速路协定影响中国“技术出海”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签署专利审查高速路协定对中国海外技术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1)协定签署能够有效推动中国“技术出海”,审查周期缩短、审查成本节省和授权概率提高是协定发挥促进效力的主要原因;(2)协定制度效力释放具有时间连续性,且相较于双边协定,多边审查合作协定的海外技术布局促进作用更明显;(3)对于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相对健全的伙伴方,协定制度效力释放更为充分,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效力有待进一步发掘;(4)协定签署对于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海外技术布局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其他新兴领域的影响尚不明显;(5)更深层次的专利合作协定对于海外技术布局的带动作用整体强于常规协定。本文研究不仅系统评估了共建专利审查高速路的制度型成果,也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提供了潜在的启示与方向。

关键词:专利审查高速路  海外技术布局  谷歌专利云数据  多期DID

05

新发展格局下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汇率机制

作者:

陈瑶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

莫敏(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

张桢林(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范祚军(广西大学国际学院)

摘要:提高出口产业水平是高质量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汇率是重要的考量要素。本文从汇率波动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关联切入,结合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汇率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1%~10%的情景,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贬值5%时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对产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5%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对中国出口产业发展而言最有利。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厘清人民币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结果把握人民币汇率波动方向和幅度的合理范围,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汇率机制及出口产业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汇率波动  出口产业结构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06

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机制——基于海信集团1969~2022视像技术的纵向案例研究

作者:

单宇(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刘爽(南开大学商学院)

马宝龙(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要:在逆全球化的“新常态”下,全球供应链中断危机与技术脱钩风险日益明显,受制于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封锁和长臂管辖,关键核心技术“断供”直逼中国企业发展动脉。本文对于海信视像技术国产替代的探讨,系统探索了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适应性重构的演化路径、驱动机制与理论逻辑。研究发现:(1)国产替代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存在复印式重构、创造式重构与启发式重构3种技术重构机制,整体呈现由低阶向高阶的动态演进轨迹;(2)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应性重构机制体现为“技术模块—技术架构”依存关系的动态更迭,本文进一步识别了模块创新与架构创新之间从“优化旧模块—生成新架构—深化新架构与衍生新模块”的演进路径;(3)本文识别到3种适应性重构结果,其中,“模块替代”与“架构替代”体现为技术供给侧的国产替代,而“价值替代”则是基于需求侧的国产替代,是国产替代的高阶表现形式,更为强调通过为客户提供价值增值,来创造替代性的价值区间;(4)国产替代过程中隐含着“追赶逻辑”与“安全逻辑”两种主导逻辑,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呈现出由追赶逻辑向安全逻辑过渡的特征。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既是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在逆全球化和技术封锁背景下对中国企业技术突围路径与适应性重构理论规律挖掘的新尝试与新探索。

关键词:关键核心技术  国产替代  适应性重构  安全逻辑

07

基于社会资本的资源拼凑:政府资助期后社会创业企业持续双重价值创造的机制

作者:

卫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万倩雯(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摘要:政府资助虽然在企业(尤其是社会创业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资助期后社会创业企业所面临的突如其来的资源约束引发了持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挑战。通过长期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某县政府资助的社会创业企业在资助期后的决策和活动,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社会资本的社会创业企业持续双重价值创造整合模型。首先,我们明确了资助期后政府资助遗留主要包括资源传承和价值传承;其次,我们发现政府资助遗留更新了社会创业企业的价值观,并提出了在新价值观下对现有资源的审查机制;最后,我们丰富了对资源移动战略的理解,提出了4种资源优化战略,并强调社会资本是资源拼凑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对政府资助遗留影响、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及创业资源移动战略等领域做出了理论贡献。

关键词:政府资助  社会创业企业  资源拼凑  社会资本

08

后发企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竞争的动态过程机制——基于三一重工的纵向案例研究

作者:

成琼文(中南大学商学院)

郭波武(中南大学商学院)

张延平(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赵晓鸽(中南大学商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制定权的争夺正成为企业竞争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制高点。针对三一重工2007~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制造转型实践,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探索了三一重工作为后发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中从跟随者到制定者的动态竞争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后发企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竞争经历了跟跑、并跑和领跑3个阶段,在标准竞争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的技术赶超需求驱动资源编排,实现知识重组,进而支撑后发企业技术标准角色的跃升。具体而言:(1)跟跑阶段,在技术准入合法性缺失的驱动下,通过内化和嫁接两种资源结构化行动实现知识稳定式重组,支撑后发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跟随者。(2)并跑阶段,在技术扩散网络效应增强的驱动下,通过协同和互联两种资源能力化行动实现知识丰富式重组,支撑后发企业跃升为技术标准制定的参与者。(3)领跑阶段,在技术开源先发优势获得的驱动下,通过解吸和重构两种资源杠杆化行动实现知识解构式重组,支撑后发企业跃升为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导者。本文由此构建了后发企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竞争的动态过程模型,从知识存量和知识关系两个维度解析了竞争过程中资源编排策略对知识重组的独特作用机制,从实现条件、路径、方式和竞争结果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技术标准竞争的区别。上述研究成果对资源编排和知识重组形成理论深化,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竞争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后发赶超提供管理启示。

关键词:后发企业  资源编排  知识重组  技术标准竞争  智能制造

09

家族企业传承中二代领导身份认知的形成与演化——基于纵向多案例研究

作者:

王云俏(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卫宁(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吕源(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曹烈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家族企业传承是一个由现任领导者(一代)向继任领导者(二代)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二代获得对其作为领导者的认可是保证传承顺利的关键。本研究在身份理论的基础上,选择6个家族企业传承案例,通过纵向分析探讨了代际双方如何通过代际互动构建二代被认可的领导身份。研究发现:(1)代际双方对二代领导身份认知呈现出“价值观—性格特质—能力”的逐层推进。(2)身份认知表现为根据领导身份构建行为及其主观和客观结果进行再认知的循环反馈过程。(3)传承过程伴随着身份认知的动态演化:一代和二代调整认知和角色期望形成对二代身份认知的一致有助于传承顺利进行;相反,身份认知偏见将导致传承过程缺少“身份认知—身份构建行为”循环反馈,阻碍传承。本研究贡献在于引入双主体分析视角,指出了代际之间领导身份期望和身份认知这两个关键因素在传承中的作用,解释了身份认知演化影响家族企业传承和领导身份构建的过程机制。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  二代领导身份  角色期望  身份认知  身份构建行为

10

数据驱动下共享出行资源配置的双层博弈问题研究

作者:

孙会君(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杨爽(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吕莹(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高自友(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摘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共享出行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交通服务模式。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共享企业如何在政府监管下更好地服务用户,非常值得关注。本文考虑共享出行系统中多层级多主体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和利益冲突,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资源配置双层规划建模框架,以期实现多主体利益平衡。政府作为上层模型的决策主体,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规划共享出行行业资源宏观配置;下层模型着重解决共享出行企业如何在政府约束、竞争/合作影响下的自身运营优化问题。为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科学地校准双层模型相关参数,本文将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优化模型构建与问题求解中。应用算例分析了政府监管对市场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比竞争与合作关系下企业的盈利差异,体现企业间合作对互补型企业效益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共享出行  多主体  政企治理  数据驱动  双层规划

11

都江堰千年延续的管理解码: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视角

作者: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学问题研究”课题组

摘要:本文聚焦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诠释主义质性研究方法和过程解释法,讨论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特有属性、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尝试从管理学角度回答“都江堰为何能够延续千年”这一重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都江堰可持续发展的“长寿”基因,源自其无坝引水形制衍生出的生态特有属性;都江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于其“安流”即除水患和“利济”即兴水利的功能协同,以及造就“天府”区域生态文明的价值迭代;都江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表现为蜀地官民“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实现工程、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实践。都江堰千年延续的重大工程管理智慧,不仅是中国对世界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历史性贡献,而且对“都江堰怎样才能继续延续千年”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重大工程管理  可持续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  区域生态文明  和谐共生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电子刊订阅


纸刊订阅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