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其落地生根的社会培育

2017-12-22 思想火炬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而产生的命运相连、未来相依、安危与共的相互依赖意识。共生和共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是天生的,以“一带一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面临着挑战,因此建议通过对人类宗教、艺术多样性的了解增强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通过话语建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们熟悉的公共话语;通过相应伦理(观)的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发育;通过推动民间沟通和人文交流,培植民心相通的社会心理基础,逐渐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民众心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4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大势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一份战略方案。如何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类共识,如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落地生根,直接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能否实现。

 


一、共生与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两大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而产生的命运相连、未来相依、安危与共的相互依赖意识,它以共生为逻辑前提,以共享为动力目标,对共生关系的确认和对共享目标的追求是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提倡人类共生与共享的意识。

 (一)共生(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方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质上彰显的就是共生理念,没有对共生关系的确信无疑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活动的相互性、人类世界的整体性,没有对人类相互依存性关系的充分认识就不可能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生意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是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是共同体成员紧密联系的坚实纽带。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倡导共生意识,唯有共同体成员共同体验到身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成员状态,共同意识到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深刻感悟到彼此之间的共生关系,才会愿意和其他共同体成员一起,维护共同体利益,增进人类团结协作。

 中国与世界各国利益的高度融合、安全的相互影响和命运的彼此勾连彰显了人类集体行动的意义,人类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决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之中。就安全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2]。任何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时都不得不考虑与他国、国际社会的共生问题。承认国际社会的共生,就不会把其他国家视为外在于己的压迫性存在,也不会将自己和他国的竞争视为一方受益另一方必将受损的零和博弈。在共生的思维中,一国在为他国提供帮助时也必将获得对方的帮助,因而彼此的关系不仅是紧密的,也是互利的。


 (二)共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源

 共享是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塑造共同体认同的关键。共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它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源。把共享作为人们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吸引力,可以增进人类合作与团结,使共同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没有共享作为目标引领,不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会失去方向,人们参与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作为塑造人类共同体认同的关键,共享是催生和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寻找利益支点,为70多亿人的共同发展提供可能,能够“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3],共享人类和平、尊严和安全保障,共享资源、信息和成功经验,共享一切可以分享的人类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实现了人类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意味着权利、利益共享,也意味着风险、义务共担。如果说共享共同体所创造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成果是应有权利的话,那么共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应尽义务。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同参与,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各国才能有尊严地享有人类合作成果。当少数富裕国家在塑造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时,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在边缘化的意义上参与世界共建,他们有着非常少的话语权。如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4],这为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世界共建创设了条件。以实现共享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世界各国人民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共享蕴含着共建,实现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是共享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生存意义上的共生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前提,发展意义上的共享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源。共生和共享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倡导以共生和共享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建一种基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认同,通过共生和共享(包括共建)建构起共同体内部的紧密联系,形成利益共生、权利共享、义务共担的“共命运”感,通过对共同体生活的积极参与促进共同体的整体发展。

 


二、以“一带一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各国落地生根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能够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望变为实在的行动。自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拥护和支持,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峰会的召开无疑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力及世界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谋求发展的认可。然而,在国际社会中也存在着对“一带一路”战略排斥、疑虑甚至是错误认知的情形,这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欧美大国、周边国家及弱国、小国的落地生根面临着挑战。

 (一)美国等大国受逆全球化思潮、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影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对抗、排斥心理

 近年来,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执政等事件的发生,欧美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上升,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一些国家的投资政策和移民政策向着去全球化方向迈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无疑是对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一种捍卫,在为低迷的全球经济注入强心剂的同时,势必不会受到持反全球化倾向国家的真心欢迎。同时,中国的崛起正在撼动美国对世界的统治,正在打破多年来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国际秩序的统治霸主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会让两者的竞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因而制造“中国威胁论”,试图牵制、遏制中国发展。在他们看来,“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中国为中心重塑世界经济版图、进而攫取对世界的统治权的行动。他们很难把“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当作是探索人类未来生存之道的良方,相反,可能将其视为对自己世界霸主地位、对资本主义统治地位的威胁,不能予以真心认同并采取合作。领袖和政府的这种心态及其所营造的舆论无疑会传递给民众,如何说服美国及其民众不把崛起的中国视为威胁,诚意接受“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除了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的宣传倡导,还要通过历史、现实、未来三重维度申明中国不接受、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这不仅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和”文化延续的需要,也是顺应当今世界潮流的明智之举,“强而不霸”是我们对世界人民作出的承诺。

 (二)周边国家因近年来领土争端及利益冲突等问题引发“谁的命运”、“谁的共同体”的质疑

 周边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中国对外构筑“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重点,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争端问题上矛盾加剧,前不久,持续两个月的洞朗对峙让中印边界紧张局势再现。学者里查德·里格比 (Richard Rigby) 和布伦丹·泰勒 (Brendan Taylor)担心“如果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仍在有关争端问题上持强硬态度,那么这个命运共同体到底是谁的命运, 谁的共同体”[5]。毋庸讳言,与周边各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形成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亚洲人民的共同体,共同体将亚洲人民的命运、未来和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同机遇和共同利益让人们不得不形成一个共同体,尽管这个共同体内部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各国的利己性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然而,为了应对危机、解决问题,增进亚洲的共同利益,共享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人们必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结成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亚洲大国,中国肩负着大国责任,中国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要兼顾别国发展。然而这种兼顾以追求本国利益、寻求自身发展为前提,维护好本国利益是中国遵循的首要原则。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已昭告天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动摇,但这种不动摇以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6]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等核心利益上中国绝不退让。2017年8月28日,印度将人员和设备撤回印方界内,中印边界对峙的和平解决表明,对话和谈判等和平手段是命运共同体内部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亚洲共同体的“共命运”要求必须将和平作为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三)弱国、小国怕对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怕被大国欺负,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欢迎,怀有担忧、防范和戒备之心

 有的发展中国家担忧对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将会使自己处于依附地位,或是担忧是否只能求得一时发展,而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有些小国、弱国“在常年的国际交流中积累了复杂难言的经历,它们警惕性很高,时常怕受大国的欺负;它们比一般国家敏感,……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国家的挑拨”[7],他们受“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逻辑的影响,对中国怀有防范和戒备之心,担心中国有扩张的战略意图,因而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欢迎的态度。为了消除他们的对抗、警惕、敏感、恐惧及防范心理,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诚意,意识到中国花费在合作与援助项目上的人力、物力、精力是为了实现与他们的互利共赢,让他们体会到中国不仅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通过实践,增强他们与中国合作的信心,提高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合作除了带来互利,还可以增进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增进彼此的感情,合作实践中形成的信任与尊重会日渐消解误会和负面心理。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的路径建议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需要向国际社会和民众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普及命运共同体意识,力争使之获得国际社会和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过对人类宗教、艺术等多样性的了解增强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它是一个寻求共识、包容差异、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概念。普及、激发命运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共同体成员拥有世界眼光、全球视野,以及对世情和各国文化、风俗、民意多样性的充分了解。

 学校是跨文化学习的最佳场所,学校所采取的认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性举措,能够发挥跨文化教育的基本功能。通常而言,欧美基础教育就是借助宗教等国际性课程增强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力。以2015年英国赛尔伯恩小学(Selborne Primary School)四年级秋季学期的课程为例,宗教课程教授内容为犹太教,外语教学为西班牙语,整个学期主题教学则是非洲,这种国际性课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早早地就呈现在他们面前。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基础教育则是通过艺术和英语教育培养孩子对世界的感知。例如,国内小学在艺术教育中会涉及外国诗歌、文学、民歌和戏剧等,在英语教学中会涉猎异域文化。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可以让了解者看到世界文化的多元以及自己认识的局限。当然对本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了解无需均等用力,对本国文化需要熟知,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认识到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凭借跨文化教育让受教育者既有基本的视野又有足够的知识,让他们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尊重差异,不是拒绝多样而是承认多样,唯有各种文明、多样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借鉴,才能促成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诞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


 (二)通过话语建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人民熟悉的公共话语

 如果说中国梦是一个能让中国人感同身受的概念,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个“融通中外”、让世界人民感同身受的话语。正式提出中国梦至今快5年了,经过官方倡导、理论界阐释、民间传播以及广泛的国际宣传,中国梦不仅成为唤醒中国人民梦想能力的熟悉话语,也成为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词。

 为了使“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其人民接受,成为国际社会更好理解的话语,我们也要积极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和国际传播。我们必须把它同“一带一路”一起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利用各种外交场合,用别人能够听懂、能够体会的表达,积极向国际社会进行阐释和宣传。如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只是领袖、政府清楚明白,民众不了解,这是不行的,只是中国人自己清楚明白,别人不了解也是不行的。加强对跨文化交流规律的研究以及被传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加深对传播对象的认识、了解和理解,用传播对象喜欢的方式和话语介绍中国和中国这一战略构想,加深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在国家和国际之间开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广泛对话,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人熟悉的公共话语创造条件。

 对于中国人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话语,但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观念为中国人所熟悉,大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而清晰。以中国人民熟悉的传统观念为基础,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天下观念与当今世界的契合点,有助于中国人民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通过全球伦理(观)的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社会发育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大的伦理基础和清晰的道德导向。面对商品、资金、信息和人才高度流动、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一种跨文化的全球伦理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试想如果没有共同的伦理标准,共同体生活如何可能?我们亟需一种适用于全球的伦理导向和标准,用以规约跨文化人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共生共处。在人类生活中通用已久的各种伦理准则源自不同的哲学、宗教传统,它们规约引领着各自的生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然而,在它们之中仍然存在着跨越文化和穿越时代的基础性共识,如人道原则、推己及人的道德金规等,这些普遍认可的基础性伦理准则可以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这种对人们不仅具有约束力,同时也将人们联结、统一起来的基础性伦理准则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是根基性的。中国应积极推动全球伦理(观)的建设,与世界各国一道从各种文化的宗教、伦理传统思想资源中提炼出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伦理观,让处于不同宗教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和谐相处、合作共赢,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出谋划策、同舟共济。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加强中国人自身全球伦理观的建设。

 (四)让民间沟通和人文交流在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8]“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通民众的接受和信任,需要培植民心相通、命运相连、兴衰与共的社会心理基础。亲密和共性是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基本特性,他将共同体分为3类: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与这3类共同体相对应的(主体间的关系)是亲属、邻里和友谊。如果要达到一种类似家庭、邻里或朋友的亲密关系,需要人与人之间以心相交。与政府外交、公共外交相比,民间交流更容易为各国民众所接受,更容易增进民心相通,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它将为各国广泛开展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心理桥梁。我们应当转换思路,让各种民间力量走向国际舞台,让政府成为民间沟通和人文交流的引导者,强调文化亲缘的周边外交优势,广泛开展旅游、科技、教育等人文交流,不以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等为直接目的,充分发挥民间人文交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跨越国界、跨文化的人文交流,让人们在情感上接纳彼此,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相互信任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作为蓬勃发展的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在贯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战略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国、周边国家以及弱国、小国在与我们交往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弭误解、增进理解,化解它们的对抗、排斥、不安、犹疑和防备等心理。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3]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

[4] 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N].人民日报,2016-09-29.

[5] 徐进,郭楚.“命运共同体”概念辨析[J].战略研究决策,2016,(6).

[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7]刘志勤.“一带一路”再塑新型大国与小国关系[EB/OL].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5-06/6800112.html.2015-06-09.

[8]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作者:吴俊)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