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培:从十九大的两大政治新论断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角色担当
如果问:什么是2017年发展的中国留给当今世界的一页精彩华章?什么是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恢弘乐章的抒怀续写?什么是载入1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宝库的最新力作?什么是为500年的社会主义运动史增添的重彩一笔?毋庸讳言,当属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这篇凝聚全党智慧、理论丰厚坚实、博大精深致远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以历史思辨的高度和时代实践的广度,深刻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高度统一、真理力量与实践力量的深度融合、执政自信与治国自信的力度相配、问题导向与战略导向的维度同行,为中国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大国“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行动指南;向世界的进程展示了一个大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宣言。
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许多新理念、新论断,十九大精神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我们通过静心学习来准确领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同把握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在“学懂、弄通、做实”三个方面下功夫。
文本的气度源于自信的力量,理论的厚重出自思想的逻辑。我认为,体现十九大精神思想逻辑的四个维度,即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定方向,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什么”;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统领,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用“变”与“不变”的政治论断举旗定向,阐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战略部署谋篇布局,亮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中,应当首先读懂、弄通、做实的。特别是在思想逻辑的第二个维度中,报告基于唯物辩证法思想提出的两个政治新论断——“历史新时代”与“矛盾新变化”,更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使其学以致用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历史方位之“新”:以思想引领者角色激发学生使命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通观“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沧海桑田,就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敏锐智慧,提出了著名的“三易说”,即变易、简易和不易。先贤认为:世界上的事和人,乃至宇宙万物,在时、空轮替当中,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此乃变易。可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得了原理、掌握了规律以后,它也会变得非常简单。此谓简易。但是,虽然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其中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变化。这就是不易。与之相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同样用提示性的语调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正是基于对这种变化与时俱进的审视和由此产生的前瞻性谋划,党的十九大才不是出于历史学意义的时代划分,而是出于事关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战略性全局的角度,给出了第一个重大政治新论断,即:历史新时代。
回望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的五年辉煌历程,正是由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治党治军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指引下,党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新时代”的理解和诠释,我们既可以从“天宫遨游”体现出中国道路“可上九天揽月”的高度、“蛟龙探海”标刻下中国精神“敢下五洋捉鳖”的深度、“一带一路”显露了中国力量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度等一系列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中,去比对历史与现实的显著差异;也可以从我们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革中,去体察昨天到今天的华丽转身。可以说,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价值倡导,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价值追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是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贯穿五年发展始终的一条红线。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高等教育规模占比为世界的五分之一;在支撑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中,高校在载人航天、量子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世界多项大学排行中,中国大学的位次整体大幅前移,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5年时间呈现出175%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生目的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在全球140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 700个孔子课堂,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按照“四个服务”的根本方向精确认知为谁教;按照“四个正确认识”的时代定位精准把握教什么;按照“坚持四个统一”的基本原则精心探究如何教,已经让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充满“四个自信”的发展新阶段。
同时,从更深层面上,我们还可以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研读中,去领悟理论对实践的创新推动。五年变革所标注的这个历史新起点,至少表征出这样四个鲜明新特征:
首先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十四个坚持”,作为基本方略,涵盖了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基本内容,为党的长期执政,“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清晰的行动纲领。
其次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凸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成为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评价尺度。
其三是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全面深化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更稳定、更完备、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把好定规矩的制度尺子,扎好防贪腐的制度笼子,建好促发展的制度框子,成为新时代营建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全面发展布局的重要保障。
第四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十九大报告中无论是随着发展新目标之“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时间轴上的由远及近,还是根据对基点与预期的把握,都反映出:尽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对于出生与成长在新时期富起来环境中的高校青年大学生来讲,因为他们早已远离了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站起来而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仅是耳闻共和国曾经蹉跎动荡的年代,更对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缺乏足够的历史感受。因此,他们对于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节点上,自身在新时代强起来的伟大事业中,应当具备的使命感以及应该具有的角色担当,思想认知和心理准备是并不充分的。沉湎于生活的实然,陶醉于小我的感受,满足于眼前的快乐,不渴望比别人奋斗的更多,是当下学生群体值得关注、校正和引导的心态与状态。尽管平凡的人生也同样值得称道,但平庸的追求却绝不是中国青年应当具有的家国情怀。
而从已经翻开的新时代年轮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现在的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年,现在的学生正逢人生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世纪中叶,现在的学生依然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就是说,现在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既是新征程伟大梦想无可替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新时代伟大事业发展成果的持有者、获得者和享受者。国家与民族新时代发展的黄金期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黄金期的高度契合,为今天在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也包括他们的整个生命历程,赋予了极为鲜明和极具意义的时代符号。如何引领和激励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这一伟大工程的贡献者而不是围观者,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自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在新时代作为学生思想引领者的角色担当。
为此,无论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体系,还是在思想教育体系中,都应当根据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之“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为着力点,在时间轴上通过历史与现实对比看,对学生讲清新时代“三个意味着”的深刻内涵;在意义轴上通过理论与实践关联想,对学生讲透新时代所蕴含的“五个时代”的基本指向。进而推动学生把情感认同向理想信念升华,将表层感受向行动担当深化,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矛盾变化之“新”:以时代共进者角色提升学生获得感
十九大报告中给出的第二个重大政治新论断,即:“矛盾新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换言之,主要矛盾决定了特定时代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在历经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之后,这次十九大做出的这个重大政治论断,就是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表述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既与36年前的表述保持着主体指向的连续性,又因为在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上主体追求内涵与社会发展境遇的变动性,它准确反映了我国发展新时代的阶段性要求。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所做出的政治论断,既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重点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构成了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现实,“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三个“没有变”的逻辑前提。
对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已经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总和的中国当下来说,随着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内涵在变化,要求在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提到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非常清晰地概括了今天正在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中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反映出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呈现持续性的指数增长,而且呈现出弥散性的多元特征:基本需求的质量标准在提高,个体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群体生命安全的需求日益凸显,不同群体与代际之间的需求差异明显……简言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关注自己的“肚皮”向关注环境的“草皮”转化,从注重家庭“温饱”向注重社会“环保”演进。而且,“非物质”的精神需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都日益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内涵。
但与此同时,满足这种需求的资源、手段、途径和方式,还远远不能与之相匹配。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所导致的各种反差,总量不充分、程度不充分、态势不充分所形成的各种短板,都使得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依然要继续推动和深化精准发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也是一样。面对社会在人才需求上从有数量到有质量的品质转换,家庭在教育需求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品牌提升,个体在学习需求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从教育的供给方来看,原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现有教育形态不充分的问题,都客观且大量地存在。尤其对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来说,网络开放教育所形成的学习环境,当下学生群体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已成定式的信息接收习惯,都使得传统课堂大一统、“要我学”的集体学习范式,正在潜移默化间被移动网络个性化、“我要学”的自主选择模式所解构。在线教育模块化的课程系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鲜活性的教学展现形态和便捷性的学习时间安排,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与校园时空之外,已经为学生搭建起了一个同样精彩、简约而不简单的全新学习环境。从积极意义上,它是对现有教育存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有益的增量延伸。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因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信息内容的混杂性、价值导向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对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所构成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P203)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而解决问题则是我们的责任。十九大报告把“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作为未来发展建设的愿景,将“网络教育”首次写入报告,都鲜明地标志着“互联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也为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潮流中确定自身的方位明确了目标。简言之,与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同频共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与吸引力,同样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作为时代共进者的角色担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我们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倘若我们今天的教育远离了网络,也就远离了青年。它不是在失去一种技术,而是在失去一种资格,更是在失去未来。
虽然我们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回避的学生群体代际性变迁、个体需求分众化明显、信息环境转换等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场域,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注重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获得感,始终是教育持之以恒的价值追求,也是今天移动互联网与时俱进的基本法则。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天的学习环境下,较以往封闭环境和传统教育而言,学生的获得感变得日益立体化、场景化、体验化。在当下整个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获得感的取向正鲜明地表征出:不但有听觉,还要有视觉;不但有道理,还能融情理;不但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不但有意义的理念,还要有意思的体验;不但展现理论的品格,还要彰显魅力的人格……
因此,无论是从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教育改革攻坚战”的角度,还是从“答好人民关切题”、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角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简言之,要实现“由全面施工向内部精装修”阶段转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应当以时代共进者的角色担当,把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获得感,作为我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积极主动地借鉴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加有所作为地推动传统教学形态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态、智慧课堂手机互动式教学形态、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分众化教学模式等已经被实践有效证明的新的教学形态的转换。一方面,充分借鉴移动互联网“内容为王”的传播特性,精心地设计传播中“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故事”。努力用成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使命感,用亲历的故事赢得彼此的信任感,用经典的故事传递主流的价值观,用“点赞”的故事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体验为先”的传播路径,精致地构筑教育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体验载体。从而使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自身的“工艺精湛”、“配方新颖”、“包装时尚”和“营养丰富味道又好”,真正成为当下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