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8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清明时节分外明,孝悌人生知感恩。又到清明,不禁想起家乡每年都要组织的一件大事:瞻仰祭拜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我从小学参加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高中。

 鲁雨亭曾为国民党少将,为抗日辞官归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变卖田产组建起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总队,屡立战功,战死沙场。

 数十年来,鲁雨亭英雄事迹成为当地民风乡俗的自我规范标尺,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导航。邻近各县持续的参军热,与这一英雄精神的辐射与激励,不无关系。

 英雄,是一个国家发展史清晰的标记,是一个民族文明史璀璨的光点。在清明节缅怀英雄,纪念先烈,就是在这个日子念先辈之德,感前人之恩,品人生之向。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是立身做人的本分。

 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有数不尽的英雄与先烈,为国家安危,为民族强盛,为人民福祉,为崇高信仰,以拼搏与付出,以热血与生命,践行着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伏契克有一个著名论断:英雄——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这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决定性关头”,一个是“为人类社会的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遍地英雄”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诸如学富五车的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文质彬彬的中共领导人瞿秋白,那些先期的起事者多为书生。但他们一身英气雄风,一腔赤胆忠诚,生能立天,死更从容。这份胆气与淡定从哪里来?从信仰中来,从无我中来。

 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1000多位将军中,90%以上参加过长征。而倒在长征途中的英雄,又有多少呢?据史料记载,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

 在朝鲜战场,有一个烈士的名字,我们谁也不忍提及,他叫毛岸英。这个名字的背后,是一个为革命献出6位英烈亲人的开国领袖。让美国总统尼克松为其生活之简朴大为震惊的毛泽东,去世之后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分钱遗产。

 试问,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哪一种关于“英雄”的注释,能解读共产党人那些无私无畏的行为与信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国家建设的每一个时期,那些渗透着强烈时代特色的英模,同样是一座座中华民族精神天空里耸立的丰碑。

 1990年7月15日,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我们当庆幸,在这个文明传承丰厚的国家,有如此群星闪耀般的各种英模人物以供瞻仰与景从。他们就像一座座直通云霄的灯塔,挺起着红色基因的高度,标示着人文传承的方向。 

 尽管来自不同时代,无论走近哪一位英模人物,我们都会得到一种既有个性又富共性的震撼,都会经受一次灵魂的洗礼。这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这是在奋斗与牺牲中延续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渗透人心,影响辐射一代又一代人。

 就像家族家传的家风,英模人物就是一个国家“家传”的精神基因和风格气质。这既是一种血脉的延续,也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提醒。因此,守住这一段段历史的真实与纯净,也是我们对先辈必须担当的责任。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写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显然,历史不光是一种“过去的客观存在”,它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血脉,它还是一棵参天大树入地深深、哺枝养叶的不尽根系。


(作者: 鲁晨)





相关链接:

特别提醒:党员干部清明祭拜别做这些事

清明节:我们一起怀念毛主席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清明重温恽代英“好人之问”

清明祭英烈:他是一只战鹰,永远飞翔在蓝天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