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继东: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外来文化?

思想火炬 2019-03-30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相关的解读和实际工作中,却有人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解读为外来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现象,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文化现象,更不是所谓的外来文化。

  首先,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而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其文化资源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准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内涵,不仅进一步向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明确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其底色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必须要坚决反对复古、西化等错误思潮或倾向。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定位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就会过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类似“以儒化马”“以儒代马”“全盘儒化”等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思潮泛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相互割裂的对立的两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应有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也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必须重点澄清和明确的。只有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中国更具生命力。

  

(作者: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求是网)





相关链接:

朱继东:真正把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坚决落到实处

朱继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新时代的前列

朱继东:今天,为什么要重读《〈共产党人〉发刊词》?

朱继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朱继东:决不允许党性和人民性“被对立”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