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明智】新中国的七十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思想火炬 2020-09-19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发展过程。对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把握三者的关系,不能绝对地将三者割裂开来。强起来后会站得更高、更稳,要站到世界中心去,同时也更富起来了。要正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前三十年,既有严重的“左”的错误,但也有显著的发展。两个阶段是前后衔接的,后四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发展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对现有的一个流行提法,即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如调整一下,加上三个字,即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会更符合发展实际。新中国的发展成就,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更高发展。

一、辩证地理解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新中国建成七十年了,这七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显著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由改革开放之 初的第十一; 到 2005 年超过法国,居第五;2006 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 年超过德国,居第三; 2009 年超过日本,居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1] 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但应该了解这三者之间 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地将其割裂开来。党的十八大以前,媒体宣传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就此谱写了一曲广为传唱的歌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为反映新的成就,就强调强起来。因此,现在讲的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如果辩证地理解问题,不能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一个阶段,只是站起来,没有强起来。强起来的含义可以高低不同。不能说新中国成立的前期仅仅是站起来,与 强起来无关。如果不强起来,怎么能站起来?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和旧中国对比一下,回顾一下旧中国丧权辱国的情况。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国不断受列强的侵略,割地赔款,强加我国种种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以前,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有租借地,租借地被看作是他们的主权属地,实行“治外法权”。外国的侵略军队随意在我国多地驻扎,特别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许多地方安营扎寨,北京附近就驻有日本的军队,七七事变就是驻北平附近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发生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敢再来侵略中国,我们洗刷了百年多的国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用落后的武器,把具有现代化先进武器的、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的侵略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强起来,才使我们站起来。也不是说富起来、强起来与站起来无关。实际上富起来强起来,也同时进一步站起来。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基础上,我们站得更高,站得更稳,并进一步要站到世界中心去。站起来、富起来也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强起来。而且党的十八大后强起来事实上与进一步富起来紧密相关。从党的十八大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不断富起来、强起来,并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新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9 说明人民进一步富起来了,进一步要求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这三者间的阶段性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只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的,相对地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特点,不能绝对地将三者割裂开来。

二、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3]165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有它的区别,有发展谋略和治理方法的不同。尽管都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是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在发展理念和途径上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以改革开放的后四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前三十年我们固然出现了“左”的错误,阻滞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使经济发展受到了挫折,但是前三十年也还是有所发展和成就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49 年到1952 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尽管当时有抗美援朝,需完成全国解放的任务,还要进行土改,以消灭封建主义。但前三年,经济发展还是很快的。1950-1952年,我国国民收入指数分别 为 19% 、16.7% 、22.3% ,这种高速增长是恢复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是1957年完成,实际在1956年就完成了,并且发展、完成得比较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4.7%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同时有所提高。1956年,全国进行工资改革, 公教人员和工资阶层,包括工人,普遍提高了工资。在这一年,还召开了党的八大,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说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了。党的八大提出的这个主要矛盾,意味着为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遗憾的是,八大的正确决议没有得到贯彻执行。1957年“反右”扩大化,政治风向向“左”倾斜。接下来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1958年,“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开来。[4]19  加上其他原因,我国从1959年到1961 年曾发生严重困难,造成重大损失。在1958年到1960年的“大跃进”阶段,是我国经济波动幅度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达 54.8% ,最低时至-38.2% 。1960年非但没有“跃进”,反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负增长最严重、困难最大、人民生活最苦的一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习近平同志也肯定文化大革命是严重错误,是“十年浩劫”,[1] 但是也不能据此就否定前三十年。因为前三十年, 整体上说还是有不少成就的,如建立了完整的工业 体系,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实现了卫星上天,掌握了原子弹技术,国力强起来了。虽然文化大革命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搞阶级斗争为纲,我国的经济还年均增长6.1% 。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讲: “建国后,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我国工农业从解放以来直到去年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5]163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农民群众、工人群众并没有停止生产。当然,在文革的一个阶段,有些工厂也卷入运动,但后来一个时期也还是强调要抓生产。毛泽东讲过,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当时也还强调“促生产”。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阶段,笔者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开门办学。文革中人民大学被撤销,经济系并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笔者和其他教师与工农兵学员,去东郊木材厂开门办学,一边参加生产,一边进行教学。木材厂的党委书记李瑞环同志与我们座谈,他说如果我们在抓革命方面做得不够,那我们决不能在促生产上出 问题。强调还是要把生产搞上去。所以整个工厂的工人还是在热气腾腾、按部就班地进行生产。农民要获得工分,要吃饭,不能不种地。所以,尽管有严重的“左”的错误,但前三十年还是有一定发展的。即使六点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还是处于前列的。所以,一定要把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和前三十年工农群众发展生产的成就区别开来。“左” 的错误延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受到了挫折。但是生产力还是有所发展的。

 同时也应认知,1957年以后的发展,人民所得实惠甚少。许多工薪阶层 20年未提工资,这与许多经费用于无效支出有关。文化大革命耗费千亿元以上。为防止核武器侵略,全国搞“深挖洞”,修地下长城。重要企业迁移,搞三线建设,这些都耗费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成功的,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种创新。我国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进行了和平改造,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赎买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当时采取的具体步骤与措施是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对公私合营后的私企主除安排其继续在企业任职外,还偿付定息( 年息为 5% ,延长到“文化大革命”) 。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理论上也有值得重视的、起正面作用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中的前五条都是讲经济方面的关系:一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是国家、生产地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论十大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应该承认,这十大关系中所讲的重要经济关系问题是理论上的一种发展。举例来说,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方面,我们一开始向苏联学习,后来发现苏联的经济发展有其不科学的地方,苏联几十年一直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后来,毛泽东提出一些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提出发展经济的安排要重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农轻重为序”。我国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6]269 。当时,苏联 和国内的某些学者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理论上有错解的地方。马克思讲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要优先增长,不少人们据此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解为重工业优先增长,把这二者混同了。其实生产资料并不是只指重工业,当然重工业也是生产资料,但轻工业纺纱织布所需要的棉花,是农产品,轻工业生产面粉的原料是农民种植的小麦。所以,农业提供生产资料,轻工业也提供生产资料。


 毛泽东还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商品生产不应孤立地看待,而应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他将价值规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手段的思想,对现在的改革与建设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当然,在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毛泽东主席在理论指导上提出过一些错误的观点,把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断定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搞“阶级斗争为纲”,是其最主要最严重的错误。他还提出限制和破除资产阶级法 权( 后译为权利) ,错解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资产阶级法权的论述,把一切等级差别,包括等级工资制等,都视作应限制和破除的资产阶级法权。按劳分配也受限制了,认为进城以后将供给制改为工资制存在错误,导致平均主义盛行。

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311 目前流行的提法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8]137  我们认为,现有的说法如调整一下,会更确切。按照历史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前中国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本文前面已讲过。远一点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化,曾有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我们认为现有的提法,如加上“更好地”三个字,就更能符合历史发展实际。因此可以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探讨这个问题,可联系到过去的一个类似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一首流行的歌曲,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主席听他女儿李娜在唱这首歌就问她:先有共产党还是先有中国?当然是先有中国。于是毛主席加了一个“新”字,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就符合实际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确立了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际转变,并为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9]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既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是在总结新中国前三十年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同志指出: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 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10]27-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国,是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与马克思的思想直接衔接的。它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抓好两个重要环节的思想: 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 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就讲过: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1]222 但在改革开放前195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曾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只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对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恢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2]87 。他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7]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表现为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总结前三十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和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提出了四大创新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明,新中国既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又不搞超阶段的错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经济搞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上述四大创新理论,都可归之于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点有所交叉和重合。就现阶段而言,在所有制结构上,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适用时间远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世纪中叶走出了初级阶段,将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将来还会进入高级阶段,都依然会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入中级阶段时,依然存在商品经济,市场依然起资源配置作用。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读,包括主流媒体,存在着误解和错解。主要是对不平衡不充分的解读偏离十八大报告,大都把不平衡不充分解读为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收入不平衡,还存在落后的生产力。其实不平衡不充分是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高层次、高质量、更安全、更方便、更个性化的物质文化消费品。虽然我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能够生产出高端消费品,但供给不充分,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因而形成供求关系新的不平衡。解决矛盾的途径是重在提高生产质量,重在科技创新和新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等等。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要看到,我国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在长时间中主要是粗放型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同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新思想,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新举措。“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13]18-19


 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已经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预期的目标,总体上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并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23 到那时,我国就会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领先的国家。这样具体划分两个新阶段,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明确近期与远期需要完成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 5-10( 02) .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3]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

[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1.

[5]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6] 毛泽东选集: 第 5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

[7]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2018.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六卷) ( 下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2.

[1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作者:卫兴华,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赵海虹,山西平遥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相关链接:

【读史明智】日本人说出真相:八路搞得我们要自杀!

【读史明智】延安时期,中共的抗战经费从何而来?

【读史明智】74年前一场对话——从中国民主新路说起

【读史明智】孙家栋:“中国人,你是压不倒的”

【读史明智】说到死,我并不惧怕 ——杨开慧致堂弟杨开明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