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蔡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摘要及关键词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观点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维度总结和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新时代的条件、特点和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彰显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文化创新彰显文化传承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巩固,有其内在方法。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二是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三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倡导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构成的多样性。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三是满足人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目标的确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使命和文明担当。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主张文明的交流互鉴,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是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有利于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内涵、实践要求的认识,以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如何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每个国家、民族探讨文化发展问题时无法回避的课题,既反映了文化主体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又体现了文化主体以何种形式超越传统、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维度总结和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新时代的条件、特点和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彰显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一)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文明积累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后人的文化创造只能在前人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展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比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文明进步过程中所处的核心位置。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凝结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所在。
(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维度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展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通过两个“讲清楚”,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提供思想资源。
在地方主政时,习近平同志高度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例如,引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官先修德”“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等典型表达,论述以民为本、为政以德、选贤任能、清正廉洁等方面的原则和要求。主持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探寻治国安邦之道。例如,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比喻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腐败现象;用“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描绘清朗的政治生态。又如,结合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革故鼎新精神,阐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底蕴;提炼大同理想、和平理念、和合共生等思想精华,作为和平发展道路、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再如,在论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在阐释“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实践要求时,从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四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确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古为今用,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导。2013 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阐释。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法的升华。1940 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扬弃的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表达,既指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又突出了主动意识、积极作为和创造能力。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何进行选择需要坐标和参照,这个坐标和参照只能是时代特点和时代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只有适应时代特点、时代诉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诠释“两个结合”的基本要求时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贯通”“融通”揭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路径。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承是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创新才能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文化创新彰显文化传承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二
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从广义上讲,文化泛指基于人类实践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狭义上讲,文化专指精神文明成果,是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文化关系国家、政党的价值导向,巩固文化主体性关系国家、政党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发展走向。同时,文化依托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定位
关于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涵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是形成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根据;从文化发展看,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乏主体性的文化,难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可能被其他文化替代。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也是实现政党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文化主体性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条件,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巩固,有其内在方法。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013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这是确立文化主体性的根本。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生动诠释,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是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 13 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这是对人民文化主体地位的确认,人民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文化继承、文化传播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两个结合”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是对人民在“两个结合”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尊重。
三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是国家实力的表征,也是文化自信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确立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确立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其中,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
(二)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倡导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强调文化在时间上的跨越、空间上的覆盖和内容上的多元,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论断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及其价值,阐明了三种文化形态并存的缘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不同层面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各具内涵、特点和功能。
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依托文化建设,最直观的判断依据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本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容广泛、形式各异、涵盖面广,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对繁荣发展文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蕴含文化多样性的理念。
三是满足人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的文化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于生活阅历、文化水平、审美情趣不同,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态势,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
三
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历史的信心和信念。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历史自信,主要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同时,包含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信念,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文化自信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强化历史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
(一)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历史自信首先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尊重、敬畏历史和学习、研究历史。2019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 10 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把“中华民族发展史”同“四史”并提,从“三史”“四史”到“五史”的演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历史自觉不断提升、历史自信不断增强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历史成就、文明积淀、发展前景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一论断蕴含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文明积淀和未来前景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结合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调“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彰显了学习党史的作用,诠释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党的历史自信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为生成基础,以党的百年奋斗精神为重要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凸显了坚定历史自信对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作用。
(二)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形成“四个自信”的原创性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性提出“文化自信”概念。2016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文化对于民族复兴、国家繁荣、个人发展的深层意义,用“灵魂”“基因”“根基”“命脉”等词语强调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进而揭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2016 年 6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由此,确立了“四个自信”的表达。
(三)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确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中华文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的定位。
2023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这一概括既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认识实现了系统化理论建构,为把握中华文明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自信。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正式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现代样态的塑造,既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又展现中华民族的时代风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目标的确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使命和文明担当。
四
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主张文明的交流互鉴,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是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本身蕴含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论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点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辩证发展的观点,诠释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摒弃、糟蹋、背叛自己的历史文化,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如果与世界隔离,也是不可能强大起来的。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世界性也不意味着全盘吸收、生搬硬套。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也是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如何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要适应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要求;外来文化本土化,要结合本民族历史积累和本国具体实际,这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表达。
(二)立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文化担当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阐释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价值、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还是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为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形容文化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作用,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时,既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又主张塑造我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这些都是基于民族立场的文化表达。
(三)开阔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探讨人类文明发展问题,在阐释文化交流互鉴时,既以尊重历史为基本出发点,又时刻展现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是在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传统中形成发展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味着秉持尊重的基本态度,坚持发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消除文明隔阂、化解文明冲突、超越文明优越。这种理性思辨的态度、兼收并蓄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同时,基于文化的双向交流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结中国经验、表达中国主张,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展现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在国际视野下思考增强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因此,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回应国际关注的重要基础。
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怀,对世界文明进步的深度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格局中谋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同时,提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命题,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2023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文明观。长期以来,资本主义文明主导的文化价值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塑造,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人类关怀、开阔的国际视野,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文明优越论”等思潮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华民族的文明担当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21 世纪的创造性表达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质是其能够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赢得人民群众认可和国际社会认同的内在依据。
文献来源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转自“马克思主义文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