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人没有好婚姻——撩妹的内功心法是什么?

周欣悦原创 周欣悦ZJU 2022-04-16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朋友跟完全不适合的人结婚。旁观者清,在婚礼现场大家几乎就已经看到惨淡结局。可当事人却跟蒙在鼓里一样。为什么人们会忽视哪些明显致命的问题,盲目的建立起一段关系呢?

 

婚姻就像第二次投胎,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人们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会轻率决定?为什么我们结婚的人跟我们适合的人相差甚远?还有些人甚至会跟自己观点看法爱好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的人结婚。

  

这问题非常有趣。心理学家也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也许是因为人们被外表和财富蒙蔽了眼睛而忽略了其他的不协调因素? 也许是因为生理冲动让我们无法理性思考?也许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不得已为之?这些都有可能。但最近有一个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另外一种大胆新颖的解释。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跟一个完全不合适的人结婚,那是因为他们是好人!

 

这个解释可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好吧,我再说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 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好人。

 

没错,虽然你常常觉得身边好像贱人更多,其实大多数人本质都是好人。人们通常都会对其他人释放善意不愿意拒绝别人。我的一个合作者Roy Baumeister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人试着把另一个跑过来搭讪的人当做空气,不给任何回应。这个搭讪者其实是个托,所以他会坚持不懈的搭讪。你觉得人们可以坚持多久不理睬对方呢?

 

你自己也可以试试看,不管别人怎么来找你,不断的跟你说话,你也不理他,连眼睛都不看他,完全无视他人的存在。这听起来好像并不难,但你自己试过就知道,相当的不容易。最后做实验的人都筋疲力尽,也无法坚持很长时间。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有一种基本动机就是跟他人合作并且建立联系。拒绝别人那是狠不容易的。

 

我自己的实验室里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让一部分人给投简历的求职者写拒绝信,另外一部分人给投简历的求职者写接收函。结果发现人们在写拒绝信之后情感负担更重,对其他人更友好。也就是说,拒绝别人之后人们心里总有点愧疚想做点什么弥补的事。这个研究发表后有一些媒体报道,《今日心理学》的记者为了报道这个研究采访了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的主任。这家伙每年都需要拒绝海量的入学申请,所以他非常高兴听到我的研究,终于有人懂得体谅他的艰难了。他激动万分的说,拒绝别人可是相当难的事呢!你以为我的工作容易嘛。

 

是的,人们原来如此的善良。多伦多的心理学家Samantha Joel和她的同事们认为这种善良有点过头了,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人不吻合你的择偶标准,却还是为了照顾他的感情而跟他约会。这就是一段不美满婚姻的开端。她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支持这个说法。

 

他们找来一群单身人士看了一份异性的介绍,还配着照片。不幸的是,照片里的人看起来惨不忍睹,颜值奇差。之后问他们是否愿意跟这个丑八怪交换联系方式,以便后续约会。这个研究的重点是,对其中一组人,研究者告诉他们这个人不在现场,这只是一个假设的情境。对另外一组人,研究者告诉他们这个人现在就在隔壁的房间里,如果他们不愿意跟这个人联系,那么这个残酷的消息会马上告诉这个人。结果是,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决定可能马上伤害到附近的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更不愿意拒绝。因此,第一组当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愿意交换联系方式,但是第二组就比较圣母了,他们不想要伤害到对方,因此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伤害自己,愿意跟一个不好看的人交换联系方式开始约会。

 

显然,虽然颜值很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圣母到愿意跟丑八怪约会。但这对于其他条件是否也是一样呢?如果是性格爱好或者宗教信仰的不一致又会怎么样?研究者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让一群单身的人说一说他们最不能容忍异性身上什么毛病。也就是对方有哪些问题会让你觉得绝对不能约会。我们可以想像有些人受不了邋遢鬼,有些人受不了党员之类的。之后研究者让所有的人都看了一个异性的求偶档案。 在求偶档案里面就有一条是之前就认为是致命的毛病。例如,之前就明白自己受不了邋遢鬼的人,正好看到档案里写着此人袜子每半年换一次。最后再让这些人决定是否要跟档案描述的这个人交换联系方式。跟上一个实验一样的是,一组人认为这是个假设的情景,一组人认为对方就在隔壁。结果也类似。第二组里面,有四分之三的人实在不愿意伤害到对方,即使对方有致命缺陷,他们仍然愿意给机会尝试约会。

 

当然,这只是约会而已。我们可能因为不愿意伤害对方而跟他约会。但是,我们有没有极端到因为不愿意伤害对方而跟他结婚呢?这个概率显然更低,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研究还印证了我的另外一个猜想,那就是,男人们在泡妞这件事常常使出一些花哨的招数来,但内功心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死缠烂打,持之以恒。练拳不练功都是一场空啊。


作者:周欣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成果曾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BBC》和《Nature》等杂志报道。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爱思唯尔(Elsveier)高被引学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