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应用 | 甘于恩:新闻报道与逻辑
新闻报道与逻辑
甘于恩
报章上经常见到有些语句存在语法、修辞、逻辑的问题。语法、修辞、逻辑是三门不同性质但又有所关联的学科,通俗地说,语法管的是语言“通不通”,修辞管的是语言“好不好”,而逻辑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有时语法通并不等于修辞、逻辑没有问题,反之亦然。请看以下一例:
△ 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既能分辨是非曲直,也在彷徨迷茫。(《羊城晚报》2000.1.9.A8版)
表面上看,此句语法、修辞似乎皆无太大毛病,一般人也能领会作者的意思。但是深究下去,便发现逻辑上有问题:“既…...也……”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作“看到”的宾语,从作者的原意看,“欣喜地看到”的内容应是“能分辨是非曲直”,而不是“在彷徨迷茫”,使用并列复句不能清晰地表述这种逻辑关系,因此,这里最好选用转折关系予以表述, 改成:
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不少人已能分辨是非曲直,但是也有的在彷徨迷茫。
逻辑错误主要是指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合理、推理缺少依据等。《羊城晚报》2001年7月31日A11版有篇报道,标题就犯了概念使用不当的毛病,这个标题是“恒指逼近万二大关”,新闻讲的是香港股市7月30日因外围因素及上市公司的业绩不理想,恒生指数一度跌至12000点边缘,但是标题所用的“逼近”一词,便属于使用概念不当。我们知道,“逼近”用在统计上,指的是数据由低位向高位走(如用在方位上则指由远及近),假如香港恒指原来在万二点之下,用“逼近”当然可以,但香港恒指原已在万二点之上,用“逼近”就无法体现“回落至某个关口”的意味,因此正确的用词应是“跌近”、“回落”之类。
判断不合理属于语言使用中的逻辑问题,自相矛盾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报纸上常有所见,以下是《羊城晚报》的一个例子:
不料,消息传入利智耳朵,利智马上打翻醋坛子,大发雷霆,不发一声地收拾包袱就离家出走,跑回上海老家。 (2001年7月24日B4版)
上例的主要问题是“大发雷霆”和“不发一声”同时使用,语义上有所扞格。“大发雷霆”的意思是“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其喻体为“雷霆”,指的是“雷暴,霹雳”,典型特征是声音震天动地,用来比喻发脾气时声高气盛,十分贴切。但作者接着又用了“不发一声”,就与“大发雷霆”相抵牾了,既然是“大发雷霆”,就不可能“不发一声”。假如主人公是“不发一声”地生气,则“大发雷霆”便属于误用,应该用“气不打一处来”、“气鼓鼓地”之类的词语。
推理缺少依据的表现之一是理由不充分、前提与结论脱节。《羊城晚报》2001年6月19日A15版的一则题为《失业证竟成了“万能证”?》的报道,副标题是:
一些人因办出国手续、申办营业执照、结婚登记都需要它,导致为了各种与就业无关的原因申领失业证的人增多。
运用缩略法可得到:一些人导致人增多,明显不合理据,因为“导致”前面应是具体的原因,而后面则是出现的结果,因而句子应改为:
由于一些人办出国手续、申办营业执照、结婚登记都需要它,导致诸多与就业无关而申领失业证的情况增多。
从上述例子可知,新闻报道要有说服力,就要讲点逻辑,讲究思维表达的严谨。
(原载《羊城晚报》2001.12.30.“读/作/编”专栏)
往期热文
新闻语言应用 | 甘于恩:《羊城晚报》标题语误类型分析(上)
新闻语言应用 | 甘于恩:《羊城晚报》标题语误类型分析(下)
编辑:Lisa
责编:老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