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的家乡话 | 郑智勇:“盏鬼”肇庆话——从一个母语使用者以及业余语言爱好者的角度来浅谈这门方言
“盏鬼”肇庆话
——从一个母语使用者以及业余语言爱好者的角度来浅谈这门方言
郑智勇
一、什么是肇庆话
初步认识肇庆话
肇庆话,在语言学分类上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罗广片,是罗广片的代表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肇庆市区内(端州、鼎湖、高要三区),肇庆话实际上是肇庆市区话,即是通行于上述地区的粤语方言。而肇庆市其他县市(如四会市、封开县、广宁县等)的方言由于与市区差异较大,一般不称作肇庆话,而是在前面冠以各自的地名称之,如四会话、封开话、广宁话等。肇庆话在语音和语调以及词汇方面都与粤语标准音(广州话)存在一定差别,但基本上不影响两地人群交流。
首先我们需明白方言片的概念。片,可以理解为片区。众所周知,即使是同一门方言,其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于是,按照这些差异,可以把一门大的方言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片区,是为方言片。以此类推,一个方言片内部仍存在差异,则其同样可以向下划分为若干小片,一个小片包含若干种口音。比如,广州话属于粤语-广府片-粤海小片-广州话,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京师片-北京话。而粤语这门方言,可以划分为九大片:广府片、莞宝片、四邑片、罗广片、高阳片、勾漏片、吴化片、邕浔片、钦廉片。它们的代表口音分别是:广州话、东莞话、台山话、肇庆话、阳江话、玉林白话、化州话、南宁白话、钦州白话。
而关于肇庆话划归粤语哪一方言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肇庆地区的粤语方言在早期都归入广府片(詹伯慧、李如龙、许宝华、黄家教,1991)。但《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学院,1987、1990年)则根据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是否送气划出勾漏片这一新概念(勾漏片多读不送气),这一片覆盖了肇庆的四会、广宁、德庆、怀集、封开等县市,而端州、鼎湖、高要等地则被归入广府片。随后为区分广东与广西两地的勾漏片,广东境内的勾漏片析出为一新的方言片——罗广片,原属于广府片的肇庆话和四会话遂被归入罗广片。其中肇庆话是与广州话最接近的罗广片方言,基本上不影响两地人群交流。
二、特点
肇庆话可进一步细分为端州、鼎湖、高要三种口音,三者之间语音语调基本相同,只是语感上略有差异。
1、声调
肇庆话与广州话一样,具有九声六调,其中三个入声调,阴入与阴平同调,中入与阴去同调,阳入与阳去同调。下表为肇庆话与广州话的声调对比:
其中阳去调与阳入调都与广州话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高降调(广州话为低平调),即跟普通话中的第四声几乎一致,这也是区分肇庆话的标志。此外阴平调在听感上略微接近上声。
由于以下内容涉及较多的拼音,出于简明易懂的原则,均不采用国际音标,而采用香港语言学会制定的粤语拼音方案。
在变调问题上,广州话除9个基本调以外,还有高平(由其他声调变为阴平)和高升(由其他声调变为阴上)两个变调,其中以高升变调为普遍,而肇庆话变调的并不多,如姓氏读音为阳平(第四声)的,在词头“阿”“老”后面,广州话为阳平调(第四声)变为阴上调(第二声)。如 阿陈(can2)、阿刘(lau2)、老林(lam2)、老杨(joeng2)。此外还有诸如 番薯(syu2)、钱(cin2)、鱼(jyu2)、语文(man2)、骑楼(lau2) 等词语亦然,而肇庆话一般不作这样的变调。
2、声韵
与广州话相比,肇庆话的声母跟广州话的声母数量相同且完全一致,都是20个。但声母与韵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简并现象,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声母[f]与[w]部分合流或颠倒,如“花”读成“蛙”,“湖”读成“扶”;
2. 韵母[oi][eoi][ui]合流为[ui],但部分字除外(古撮口呼字),如“去”字仍读[heoi3],“居”字仍读[geoi6]”,而在部分地区,上述字的[eoi]为[yu],如“去”字读[hyu3],居字读[gyu1](粤语拼音中的-yu相当于普通话拼音中的-ü);
3. 韵母[eon][an]合流为[an],如“春”“亲”不分,都读[can1];
4. 韵母[eot][at]合流为[at],如“出”“七”不分,都读[cat1];
5. 韵母[ang][ing]合流为[ing],如“灯”“丁”不分,都读[ding1];
6. 韵母[ak][ik]合流为[ik],如“得”“的”不分,都读[dik1];
7. 部分地区韵母[un][yun]合流为[yun],如“官”“娟”不分,都读[gyun1];
8. 部分地区韵母[ut][yut]合流为[yut],如“括”“缺”不分,都读[kyut3];
9. 部分地区韵母[ei][i]合流为[i],如“四”“肆”不分,都读[si3];
10. 部分地区韵母[ou][u]合流为[u],如“高”“姑”不分,都读[gu1]。
以下为肇庆话与广州话部分字发音差异对比(采用香港语言学会拼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肇庆话的韵母简并现象虽然使得肇庆话的韵母数量与广州话相比有一定的减少,但它与粤语中的懒音现象有本质差别。韵母简并现象是约定俗成的,是系统的;而懒音则是人们忽略咬字吐音的正确于是久而久之形成的习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参差不齐的。
有趣的是,肇庆话的韵母简并现象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比广州话略接近古汉语。下面举一些古诗词作为例子(其中韵脚以及与广州话发音不同的字用拼音标出),它们用普通话或广州话读均不押韵,但用肇庆话读押韵: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bui1),去(hyu3)年天气(hi3)旧亭台(tui4)。夕阳西下几(gi2)时回(wui4)?
无(mu4)可奈(nui6)何花(waa1)落去,似曾(cing4)相识燕归来(lui4)。小园香径独徘徊(wui4)。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ui1),渚清沙白鸟飞(fi1)回(wui4)。
无(mu4)边落木萧萧下,不尽(zan6)长江滚滚来(lui4)。
万里悲(bi1)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tui4)。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bui1)。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si3)水(sui2)滨(ban1),无(mu4)边光景一时新(san1)。
等(ding2)闲识得(dik1)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an1)。
三、 词汇
肇庆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肇庆话包含不少特有的词语,外地人未经学习一般不能理解其含义。
1)部分常用词汇对比
1. 在肇庆话中,“齐咕”一词可单独使用,表示东西用完了的意思。而在广州话中,对应的词语应为“晒咗”,但实际并无此用法。
2. “而今”是表示现在时的一种比较古老的说法,在古诗词中很常见,例如“而今识尽愁滋味”、“而今迈步从头越”等。但这一词在广州市以及周边的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一带)等粤语广府片地区已经灭绝了,取而代之的是“而家”“依家”“家下”“家阵”等等。广州话中的“而家”很可能是由“而今”演变而来的。
2)特有词汇和句子
沁骚:表示高兴的意思
呜哇咯:语气词,表示惊叹
系呢(ne4):表示同意
鸭记:表示责怪对方说话荒谬
鸭七屎:闲聊,相当于“吹水”
大啷早:一大早就
褛(lau1)荫妹:年轻女子
夫乸:大婶
一辣过:一排
晕齐咕:晕倒
咳七路:表示让对方滚出去
曳(jai4)晒口:表示食物口感很软。曳:口感软
韧(jong2):表示食物很韧
正一生手贱:表示对方乱摸东西
比个官(皇帝)你做:表示催促对方做事
雷蛇:表示事情即将开始。“雷”的本字是“来”,在肇庆话中两字同音(lui4)
白白典:形容人躁动。典:表示躁动
骚压:形容尿骚味
哭狗:“混账”的意思
贫轮:贪快
可聊:嫉妒
面猪敦:指苹果肌较为明显的脸部
横框(kwaang4):形容人霸道
麻甩(lat1):麻雀。此词语为肇庆话特有。后被广州话吸收衍生出“麻甩佬”一词,成为粤语中对男性的一种粗俗的称呼
生坏乸:形容对父母不尊敬,让父母操心
生怀害:讽刺对方净做坏事
冧(nam4)痛:隐隐作痛
骨子:形容女性长得标致
脚啷肚:小腿肚
发暗话:说梦话
扎晒茫:形容人受惊后的神态
扑落浖:掉进水沟。后引申为摔跤
省到垃垃铃(laap3 laap3 ling3):形容物体清洗得很干净,干净到可以反光的样子。后引申为“被人骂得一脸”
踩住芋叶当青蛇:踩着芋头的叶子以为是踩住了蛇。形容小题大做
狗上瓦坑有条路:“瓦坑”在肇庆话中是屋顶的意思。意思是狗走到屋顶上必定有它的路子。形容事出有因。
四、现状
肇庆话实际上已分为新旧两派,以老派为正统。老派通行在高要以及鼎湖一带的郊区以及乡村,新派则主要通行在端州和鼎湖的城镇。老派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新派则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随着肇庆市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愈加紧密,肇庆话受广州话影响也愈大,新派肇庆话即是老派肇庆话在向广州话的靠拢过程中的过渡产物,它主要表现为在韵母简并现象逐渐消失,阳入调(第九声)的调值由52变为2,仅留下阳去高降调作为与广州话区分的标志(肇庆话的阳去为高降调,广州话的阳去则为低平调)。
肇庆市区的年轻一代在仅会使用新派肇庆话的情况下,误认为新派肇庆话就是端州话,老派肇庆话就是高要话或鼎湖话。其实三地最初使用的都是老派肇庆话,只是因为与广州交流程度的不同,使得三地的肇庆话口音产生了差异。此外肇庆的年轻一代中有不少已不理解肇庆话中特有词汇的含义。
基于以上情况,肇庆话正逐步向广州话靠拢,特色慢慢消失。肇庆话是肇庆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肇庆话仍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文:郑智勇,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
【往期推荐】
编辑:吴 婷
审读:陈嘉乐
责编:老 甘
语言资源快讯
让方言知识陪你迎接秋天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