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景点(音频)丨何倩欣:恩宁路,广州的城市记忆(广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恩宁路  

En Ning Road     

这是西关人的共同记忆    

     






最美恩宁






     小编虽然是个广州人,但打小住在海珠区,也不常到荔湾区走走。两年前的冬天,是我第一次踏进恩宁路。



       恩宁路位于荔湾区,东起宝华路,西北至多宝路与龙津西路相接,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也是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它诞生于1931年,当时的路面非常宽敞,可并排行八顶大轿。






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

(作者摄)


     那天阳光明媚,太阳温暖了一整条老街。环卫工人在路边扫地,忙忙碌碌的背影透露着温情,想上前去说句谢谢。谢谢他照顾着这条老街,让它一直干净整洁。

     随意地走进一条小巷,虽不宽敞,但是明亮透风。风吹过来,并没有多少寒意,反而给人清爽舒适的感觉。这里的麻石街和小时候在海珠区走过的一模一样,慢慢地走着,像是回到童年。小巷转角处,恰巧有一个小朋友背着书包放学归来,一路蹦蹦跳跳,好不欢喜。




(作者摄 西关培正小学)



     另一头,一位老奶奶坐在骑楼下,看着人来人往。不时和熟人打个招呼,接着又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沉默。路上偶尔开过几辆车,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流逝。老人和这条街一同度过了漫长岁月,从儿时到现在,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一代广州人的城市记忆正在慢慢消散。


(作者摄)


     当我走出小巷,看到了零零散散的打铜铺。


     广东其实很早就开始制造铜器。在老西关的和平路、光复路与恩宁路,各路民间工艺高人聚集于此,打造了上百年的西关老字号一条街文化品牌。虽然这门手艺逐渐失去了主导性的市场,恩宁路的打铜师傅们却仍在为自己的情怀而坚守着。

(作者摄)


     一眼望去,店铺的生意似乎有些许冷清。我在门外仔细地看了橱窗摆设,才知道这看起来空间并不大、内部灯光昏暗的老店,曾经是多么得辉煌。我鼓起勇气,走进店铺想和打铜的师傅聊上几句,看看打铜行业的现状如何。店里有一位师傅,姓吴,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曾经打破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整体打铜,即用一整块铜打造出一款无焊接的铜茶壶。吴老专注着打铜,也没有心思理会我。“唉,现在好忙,都没空和你聊天。打铜做不下去啦,再做几年就没人做啦。”从里屋走出来一个二十出头的男生,吴老指着他说,“你问问第五代传人吧。他宁愿打篮球都不愿意学啦。打铜赚不了钱啊,年轻人也不学,之前收了三十个学徒,也只剩一个人坚持到最后。我也老了,还能打几年呢?”说完,他戴上眼镜,又继续打铜了。我默默地走出了店,心情有些沉重。

(吴老   作者摄)


     2007年底,恩宁路被广州市政府纳入旧城改造计划。曾是荔湾区经济核心的恩宁路,近年来经过改造,逐渐成为老字号一条街主打文化旅游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



(作者摄)


     虽然建筑的外在有所保留,人心却都散了。小孩们长大了去了更远更繁华的地方,曾经的劳动主力军也逐渐老去,以老广文化为招牌的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但多了的是商业气息,失去的是以往淳朴的烟火气。


(作者摄)


音频:何倩欣

方言点:广州

作者:何倩欣

(暨南大学)



往期回顾

方言与景点(音频) | 张龙纪:罗平油菜花(云南曲靖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张倩:魅力瑶乡之柿美红岩(广西桂林恭城方言)

方言与景点(视频)|黄美琪:西门江边的海角亭(广西合浦廉州话)




本期编辑|何倩欣

本期审读|李泳思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