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 张书瑜:走,回家吃包子(山东济南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走,回家吃包子





    “今天你生日/父亲节/端午了/冬至了/周末了/想你了,你奶奶包了包子叫你回家吃。”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济南家庭或者北方家庭都这样,至少在我家,任何不怎么日常的日子都能够用一顿包子来纪念。

1

包子不是包子


     这里的包子,很大几率指的是水饺,所以我这个只在济南生活20年不到的年轻人一般都会多嘴问一句:“大包子还是小包子?”我爸这个老济南也不见得清楚,他也要猜:“你奶奶说都包好了,就等着下了,……小包子吧?”是了,小包子是要“下”的,大包子是要“蒸”的。


2

包子馅与权利地位

    去奶奶家吃包子通常意味着一场大型家庭聚会,我爸四兄弟,四个小家庭十多个人挤在爷爷奶奶九十多平的小家。我还小的时候,大家的活动领域是泾渭分明的:奶奶和叔母们在厨房餐厅忙着包包子;我爸他们兄弟四个在客厅里聊天(爷爷一般老神在在的坐旁边听着不插话,明明他和我们孙辈很有话聊,所以我觉得我爷爷纯粹是不喜欢跟他儿子们玩);我和几个堂姐妹则满屋子跑。后来,满屋子跑的女孩儿们长大了,加入了包包子队伍;这几年男女平权思想大盛,客厅里聊天的男人们也来帮忙了;后来出生的孩子不再满屋子跑、一人抱一个手机在卧室东歪西倒,爷爷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觉得落寞,也转移阵地来厨房听聊天。这样,厨房一下子拥挤了起来。


    如果说包不包包子体现了略微不平等的男女地位,那包包子的分工则以另外一种形式与“权利地位”联系着——“得调馅权者得天下”。我一直隐约觉得过年时的包子馅,就像日本正月时的“お雑煮”那样,谁调的味、里面放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要不然该如何解释,在“万物皆可包包子”的济南,年年过年的包子却都是韭菜馅的,至于什么白菜馅包子之流,不过是给胃不好不能吃韭菜的小叔叔的“特供”。



3

包子包法的多样性

    

    不只包子馅上有讲究,包子皮的包法也有门道。我的专业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差异、地域差异等多样性。原谅我大胆假设一下,难道包子皮的包法就没这些多样性吗。比如同样大家都是济南历城遥墙人,我的包子包法师承来自大陈家的姥姥,跟祖籍桥头的奶奶和大叔母包的包子摆在一起时,看上去就有些别具一格(这不是我包的难看的借口),您说,这算不算包子届的地域差异呀。又比如我们家开过几年饭店,爸爸跟面点师傅学了两手一捏一秒快速包包的招数,包好的包子四四方方,又跟大家长长扁扁形似元宝的包子不一样了,这又多么像语言里社会差异范畴的集团语呀。天南地北的儿媳妇、风格迥异的包法,内里却都包着奶奶调的馅儿,下在一个锅里,一起于热水里浮浮沉沉,出锅了,一起围在一张桌子上吃热腾腾的包子的,我们就是一家人。


4

滚蛋包子还家面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出去读书。山高水远,在奶奶家吃包子的频率从平均一周一次骤降到一年十次不足,其中大半还是“滚蛋包子”。济南讲究“滚蛋包子还家面”,可是奶奶不舍得拿面条打发她千里迢迢回来的孙女,“还家面”几乎没吃到过,“滚蛋包子”确是一顿没落下。“家有老,不远行”,不敢去想奶奶包饺子准备让我“滚蛋”时,心里会有多少怨。



      出国之前,我这个人小言微的晚辈没有调过一次饺子馅,出国后不久,试着独立包了第一次饺子,居然跟奶奶的味道相差无几。自此,包包子的成了我排解乡愁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到了冬至时,深信“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教诲的我,无论多晚回到自己的小窝,也要赶在晚上12点前给自己包一碗包子吃,用同样的味觉,将相隔两地的家人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因为每年都有来自中国北方的留学生,我们研究室也有逢年过节有事没事吃包子的传统,只是吃包子不叫吃包子,换了个洋气的名字叫“ギョーザパーティー(饺子派对)”。比我高两届的学姐们相继毕业,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终于手握研究室调馅大权,成功将奶奶的味道带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今年又把它带到了地球反面的巴西。这味道经住了实践检验,到哪里都好评如潮。偷偷透漏一句,提味增香的秘诀是馅儿里加花椒水哦。


撰文 | 张书瑜

诵读 | 张书瑜

方言点 | 山东济南话

图源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王伊乔

本期审读 | 李泳思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选


方言与美食(音频) | 和树美:拉拉俺哩山东煎饼(山东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古明霄:德州扒鸡的“前世今生”(山东德州平原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宋依琳:京冬菜,逐渐淡却的日照味道(山东日照话)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