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闭幕式 | 用新时代的火把点亮南方汉语方言的满天星斗【更正版】

保护母语的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方汉语方言研讨会暨口语表达与体育媒体应用培训班在18日下午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首次采用直播形式,通过广州体育学院的直播平台以及“触电新闻”平台将会议现场分享到五湖四海,错过直播的亲们同样可以通过链接分享进行回看哦!

现场直播

立足南方方言,放眼世界传播

中国南方环海而坐,这注定了南方的方言用语不止于丘陵山川,还会随着出海谋生的人、来华贸易的人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奔向更宽广的人群。


本次研讨会齐聚两岸三地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讨论南方汉语方言在境外的传播,其中来自台湾的董忠司老师用图像带我们去到菲律宾马尼拉,当地的巴塞隆纳大学珍藏着400年前的《漳州语语义》一书。


当时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给去往当地大部分的“漳泉”人传教,西班牙宣教士不得不学习和记录闽南语。


《漳州语语义》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诞生,敢拼敢赢的闽南人让自己的语言在异国他乡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也让百年之后的我们追寻到海外华人的文化足迹。

董忠司老师

来自深圳大学的丘学强老师以敏锐的观察力,记录并分享了不少出现于境外华人聚居区的汉语方言特色招牌、菜单、广告甚至墓碑等等。


丘老师总结道,新马泰闽方言特色牌匾比较多见,欧美地区粤方言特色牌匾比较多见,东南亚地区客家特色招牌时有所见,美加地区有不少四邑方言。这些名字成为华人在海外的“中国烙印”,汉语方言成为识别出他们的密码。

丘学强老师

融合多方资料,回溯方言源流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罗鑫老师通过整合历史资料,定义客家是一个从他称变来的自称,从泛指变成的特指,“客家”的边界始终是开放的,“客家话”的定义是动态的。以客家研究的角度进行历史回顾,发现客家研究的旨趣从纯属乐趣,到20世纪为了辩白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中原正统后裔,之后逐渐走入语言学意义的范畴。而近代荷兰人和日本人对客家文化的研究更多指向传教、方便殖民侵略和统治的目的。


罗鑫老师

利用时代语境,传承乡土文化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甘于恩老师,也是本次会议的召集人,认为传播地域文化,延续母语的香火,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要务,也是一个迫切的任务。让我们的下一代通过了解乡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根”的一代。


甘于恩老师

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林伦伦老师介绍了目前潮汕地区的乡土文化教材,《潮汕文化读本》是顺应和落实新时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政策成果,包含一代代潮汕人乡土情怀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果实,目前已经在潮州市多所学校进行了“试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林伦伦老师

闭幕式当天,张舸老师带现场的学员用方言朗诵《青青子衿》等经典文学作品,彭咏梅老师用粤语深情朗诵《姥姥的炖鸡蛋》和《家婆的萝卜糕》。


每个人的母语方言中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童年记忆和乡土记忆,方言朗诵能带着我们回到那些风和日暖的时光。


刘新中老师在研讨会闭幕式致词中借用彭咏梅老师朗诵中的一句话,说道汉语方言学术研究就像做萝卜糕一样,用料要足,然后是要用心。

彭咏梅老师

刘新中老师


最后,董忠司老师为本次会议写诗一首:


首创诚非易,传承亦属难。

泉州初发轫,广府再连摊。

夏日天心热,学人志意丹。

新枝青翠绿,老眼展睛看。


董忠司先生为本次会议赋诗 


汉语方言无论是学术研究,亦或是传承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好走。所幸的是,在炎热的高温天气里看到大家坚持学习的拳拳之心,在青年学者的报告中看到精彩纷呈的科学研究理论。


莫愁前路无知己,第二届南方汉语方言研讨会在依依不舍中落幕,在踌躇满志中期待再会!




文案 | 宝妮

图片 | 宝妮  辉仔

本期编辑 | 赵艺云

本期审读 | 阿嘎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更多专题

1

通知丨关于詹伯慧教授从教66周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南方汉语方言研讨会 改期的通知 

2

快讯 | 甘于恩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做学术讲座 

3

学术探论 | 瞿建慧:湘西汉语方言的元音高化链移【重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