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节特备节目(音频)| 章策:巷弄里的乡音(浙江温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在文末标明,敬请谅解!


编者按:

人间五月,为劳动者讴歌!谨以此文,致敬所有为生活不断奋斗的劳动者!

摄于浙江温州永嘉芙蓉古村


巷弄里的乡音



在疫情爆发后的三四个月里,在家放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至于何时重返校园,未知的还有太多。暂且放下返校的期许,躲在被窝里静一静也是挺好的。由于家门前是一条马路,每天的清晨至傍晚,自然少不了车辆来往间的喧嚣。特别是在清晨,窗外清脆的叫卖声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构成了人间百态的演奏谱。刚开始是排斥的,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直到最近便突发奇想,开始关注了这些穿插在小镇巷弄里的叫卖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倒发现不少乐趣。


可以这么说,叫卖声中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以农副产品为主,什么鸡蛋鸭蛋、猪肉牛肉、豆腐年糕之类的,应有尽有。还有很多具有当地特色“山珍海味”,像什么千层糕(米糕)呀、金针(黄花菜)呀、锦粉面(红薯面)呀、白鲞(海鱼干)呀……都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美食。温州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城市,和外界的交流自古有之。卖海鲜干货的人也经常会出售一些舟山的海带、宁波赤虾(小虾米)等。由于温州在地理位置上和福建是紧密相连的,自然街头也少不了来自福建的特产。像什么漳州圆眼、福建芦柑等。

音频内容:

1.卖蚕豆(实际上为“豌豆”,温州地区“豌豆”和“蚕豆”和普通话的意思相反),卖本地蚕豆夹,本地蚕豆夹,大销价!大销价!十个三斤!十个三斤!三斤十个!三斤十个!

2.番薯枣、莲子、核桃肉、漳州圆眼、漳州圆眼。圆眼、荔枝、香菇、木耳、党参、黄芪。





温州鱼鲞 图源于网络


不同的时令,也有不同水果的叫卖声:冬春之际,温州本土水果瓯柑上市了,卖柑者在叫卖声中喊来了生意,一群“老娘客”集中在移动摊贩的小推车前,几十斤几十斤地购买。作为一种能够保存若干月的水果,瓯柑在温州一带深受欢迎的。由于口感不是很好,大多数年轻人并不是很喜欢食瓯柑。我也曾是众多不爱吃瓯柑的年轻人之一,但后来我的观念突然改变了。瓯柑这种水果,天生就含有苦味,但随着时间的流失,苦味突然之间变成了甜味,这不就是大家所说的“先苦后甜”嘛!每年五月,家门口经常见到买枇杷的商贩。那一个个大枇杷哟,色泽光亮,饶有食欲。吃枇杷的时间很短,再过一个多月,杨梅又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时候,来自青田一侧的杨梅贩挑着一箩筐又一箩筐的杨梅满大街地叫卖……除了本地的商贩外,还有一些外省的商贩沿街叫卖。特别是车牌号以“豫”开头的大卡车上,一大车的西瓜经常会吸引众人的目光。说真的,河南的西瓜口感真的很好!


就这样,我家门前一年四季总会有不同的商贩来来往往,他们的叫卖声极具穿透力:从楼下到楼上,从村头到村尾,甚至可以从内陆到东海。

音频内容:

1.卖卵,卖卵,卖水鸡卵,卖本地鸡卵。

2.卖肉哟,卖肉!





好吃不上火的“瓯柑” 图源于网络


从商贩的叫卖语言来看,主要是以当地的方言为主。这些方言却是是很地道的,比如说卖鸭蛋的,会经常这样喊叫:“卖卵,卖卵,卖水鸡卵(水鸡:水鸭)”。“卵”是温州一带的特色词汇,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蛋”。即使现在有很多温州方言词汇可能会逐渐被普通话替代,但我相信“卵”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你不说方言了。就连“松花蛋”这种东西,在温州一带也会被强行地安上一个“卵”字,名曰“皮蛋卵”或“皮卵”。由此可见,方言强势起来也是挺可怕的。但有时候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本地商贩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由于温州地区有很多外来人口,一些本地商贩会用是一种极具风味的“温普”来进行叫卖。他们大多数是平翘舌和前后鼻音不分,甚至还时不时地向你发出几个浊音。

 

音频内容:1.修煤气灶、修高压锅、修煤房柜、修油烟机。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挑担的商贩 图源于网络


外地或外省的商贩也参与了这支游走的队伍,他们给小镇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就我所处的这个镇而言,外地商贩大多来自青田等地。青田话和永嘉桥头话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在语言学上是属于两个方言片区。但也有很多青田人为了做生意,都能学得一口青田味的温州话。所以在听到买杨梅的叫卖声时,需要特别留意“青田”两字。永嘉桥头的“田”的韵母是单元音“i”,而青田话里则是裂化为复元音“ia”或“iɛ”;还有一些温州洞头、永嘉楠溪江等地的商贩,虽然说的温州话差距不大,但是在谈吐之间也展现出了各自的方言特征。听老一辈的人说,较早之前会经常看到很多来自瑞安、平阳等地的商贩,但是如今却越来越少了。早年间,由于温州瑞安、平阳等地靠海,经常会发生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为了生存,很多当地人长途跋涉至永嘉等地的山区贩卖海鲜。通过“物物交换”的形式,换取一些大米、锦粉(红薯粉)等谷物类粮食。在长期交易的过程中,使得原本存在差异的语言逐渐统一了起来,造就了今天整个温州地区内部方言的一致性。至于外省人,那么特征就更加明显了。虽然不一定百分百确定,但是可以辅助车牌号、所卖货物等信息来进行猜测。比如河南人会经常用大卡车运送西瓜、哈密瓜、土豆、西红柿等蔬果沿街叫卖,给我们提供了物美价廉的瓜果蔬菜。那大喇叭声中散发着浓浓的河南味儿,既亲切又熟悉。


 小镇的清晨本是恬静的,新的一天是被清脆的叫卖声唤醒的。穿梭在巷弄之间的叫卖声,是每一个劳动者在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时从心里发出的勇敢呐喊。特别是今年这种情况,因为疫情原因所带来的经济冲击,让更多的商贩失去了致富的机会。当全面开市之后,我发现游走在大街小巷之间的商贩比以往喊得更加卖力了……他们所带来的货物都是个人精心的制作——有时令的气息,有季节的温度。在交易货物的同时,也在“交易”生活。


作者:章策,就读于暨南大学文学院




往期回顾

清明节特备节目 | 叶志衡:乡下讲故事的人——清明忆父

端午节特备节目(视频)|  潮汕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特备节目(音频) | 刘鑫:共话中秋佳节(西安碑林话)





本期编辑:章   策

审读人员:黄丽霞

责任编辑:老   甘

投稿邮箱丨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