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讲古(音频)| 温海怡:听讲古佬讲古仔(广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粤语讲古,是大家并不陌生的词汇,它脱胎于古代传统说唱艺术,一人一桌一抚尺,讲古艺人轻摇纸扇,谈笑间,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已然沉浸其中。讲古艺人可不是耍耍嘴皮子那么简单,我国的经典小说、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讲古艺人首先需要用方言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作,这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艺术的功底,他们又无疑是那个时代优秀的“声优”,为了使台词更加有辨识度,往往能把不同人物角色的声线特点拿捏得恰到好处,听众们沉浸其中,听得如痴如醉,要是现场听讲古,艺人的手面技巧还会给精彩程度大大加分。






著名讲古艺人林兆明先生


讲古艺人,在粤语中叫做“讲古佬”,讲古的地方称为“书场”或“讲古坛”,广州出现职业的讲古艺人,相传要追溯到明末时期,江苏的说书大师柳敬亭南下广东,将这门艺术也带了过来,因此他也被古坛尊为祖师。清末广州东校场讲古寮的讲古艺人吴连由于学问好,善于制造悬念红极一时。民国时期,讲古这种形式也曾被用来开民众的眼界,宣传新思想。上世纪广播电台这种媒介形式兴起之后,讲古艺人也把这种艺术形式搬到了电台上进行讲演。后来,一些地方台也录制有电视讲古节目。人们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要到有讲古佬的树头下“霸头位,听古仔”,也不需要跑到有讲古表演的酒楼茶肆,足不出户就可以听那引人入胜的故事。除了四大名著、《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这样的传统书目备受热捧之外,还涌现出许多新题材,例如西方侦探故事、港台武侠小说、都市传说等等


说到讲古大师

就不得不提“岭南古王”“南国开心果”

——“楷叔”,张悦楷


 








他用粤语讲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晚年的毛泽东》等等小说连播,成为广东人追听的节目。他的语言流畅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倾倒了两广粤语地区的听众。1997年5月24日在广州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岁。


张悦楷多才多艺,与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话剧表演艺术家,讲古只是楷叔的副业,或许正是楷叔在曲艺、主持、相声、表演上的深厚功底,让他驾驭讲古更加如鱼得水。

1951年《七十二家房客》中饰演主角太子炳


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扎实的文学功底开辟了新派粤语讲古的新局面,在尊重历史和原著的基础上,他对名著进行了浩大繁重的再创作历程,这种用心的创作态度,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也成就了一批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张悦楷手稿

专注、执着、敬业是大家对楷叔印象,讲古艺人霍沛流回忆说:“一部作品不管多少万字,他(楷叔)都通过自己一字一句地写出来,这点是我向他学回来的。”




他生前最后一部讲古作品《萧十一郎》当年准备在佛山电台讲演,一边录制一边同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最后,他在手稿中留下这样的笔记后便离开了人世。


一代代讲古艺人,以一代代推陈出新的作品,承载了几代广府人的粤语情怀,尽管如今我们的娱乐方式已经非常多样,但仍有传承者和听众从未离开这种民间艺术。





事实上,不光粤语有“讲古”,各地都有他们用方言说书的独特形式,潮汕地区有潮汕方言说书,泉州地区也有闽南语说书,早在2008年,“讲古”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地方上也有许多非遗项目在推广这种方言艺术、民间文化。

正如著名讲古艺人颜志图所说:“不仅要培养讲古接班人,听众也应该有接班人。”



图源网络及《张悦楷诞辰90周年特辑》

文、音:温海怡

本期编辑:温海怡、罗兰姣

责任编辑:区淑妍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

评书连载1(音频)丨张建伟:新刻拍案惊奇(演播:贾一帆,北京话)

评书连载2(音频)丨张建伟:新刻拍案惊奇(演播:贾一帆,北京话)

评书连载3(音频)丨张建伟:新刻拍案惊奇·第三回(演播:贾一帆,北京话)

评书连载4(音频)丨张建伟:新刻拍案惊奇(演播:贾一帆,北京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