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歌谣(音频)|杨凯乐: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湖北荆州马山话)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马山民歌 传承与发展
马山民歌,湖北省荆州市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马山民歌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是荆楚古歌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鲜明。马山民歌品类多样,曲调优美,风格独特,内容广泛。长期以来,深受老百姓喜爱。
2008年6月7日,马山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81。
马山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素以民歌之乡著称。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歌风格。
时间倒流到公元前298—前263年(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后,从公元7世纪到20世纪初的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
民歌特色
马山民歌品种多样,主要有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号子、宗教歌。
马山民歌的旋律特色鲜明,民族五声音阶调试丰富,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如《喇叭调》这首歌的歌词和唱腔中就表现出鲜明生动的艺术特色,其简单明了的歌词,轻快流畅的旋律,真切感人的情感,在人们口中代代传唱。
形式结构
1.句式结构
多采用重章叠句、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重章叠句、赋比兴的手法最早出现在《诗经》里,重章叠句就是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大量使用叠字叠句,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把握情感。民歌中常用这种手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强调真挚的感情,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歌是口头传唱,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传诵。
2.曲体结构
马山民歌的曲体结构复杂,有三句子、五句子等,马山民歌以五句子歌为主。五句子歌又有三种结构,分别是穿五句结构、赶五句结构和喊五句结构。
代表作品
《五大调》:
(1)“喇叭调”:《翻一个对牡丹》;
(2)“伙计调”:《我说老板是条牛》;
(3)“嘚嘚调”:《今年丰收有指望》;
(4)“叮当调”:《一收衣裳二看郎》;
(5)“蛤蟆调”:《一个蛤蟆一张嘴》。
传承发展
1957年,马山民歌手王兆珍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唱“喇叭调”“嘚嘚调”,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1960年中国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正式刊载了马山民歌五大调。2003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马山拍摄的专题片《楚歌今昔》在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向海内外观众介绍了荆州马山民歌。
滑动查看更多
现如今,荆州市有关当局也成立了马山民歌研究会,致力于促进马山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荆州市的一些中小学校(如荆州中学、马山中学等)也都将其列为音乐教材,供学生学习传唱。
传承马山民歌
荆州市有关单位主编的《荆州马山民歌选》中详细记录了马山民歌曲目。
详细目录
荆州马山民歌选
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是鱼米之乡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和中国方言研究的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代又一代人对马山民歌的保护、传承和推广,马山民歌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往期精彩
文字:杨凯乐
本期排版:杨凯乐
本期审读:谭 雪
责任主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侵删)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