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杂记|戴庆厦:跨境语言调查与换位思考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跨境语言调查与换位思考
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
我以前长期做过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但后来把兴趣投向跨境语言,曾到过泰国、缅甸、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多次做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深深体会到跨境语育调查有其自身特点,有许多与国内不同。如果还是使用国内的一套经验全 盘搬到国外,必然得不出正确的认识。因为语言是受国家制度、政策。条件制约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1,怎样因地制宜地与跨国调查对象搞好合作?
2007年夏。们课题组赴泰北阿卡山寨调查阿卡人的语言生活。一到山寨,大家就急于揭开这一新语言的“谜",按照国内调查习惯,一开始就一连记了几个小时,而且几个人还抢着问不清楚的问题,使得发音人对付不住,艘劳不堪。
发音人阿依是位有硕士文化程度的青年阿卡人,开始时还以礼貌应对,问啥答啥,但到了第三天就不耐烦了,直率地给我们提意见,说:“我们警察局审讯可疑人,一次都不超过两小时,而你们的调查,- -次就三四个小时,实在受不了!”我们听后大吃一惊,立刻向发音人道歉,说以后每记一个多小时就休息一次。他说可以,满意了。后来我们不断与发音人沟通,关心他是否累了,有了和谐的气氛,才保证了项目的完成。经过努力,我们回国后不久,就出版了《泰国万伟乡阿卡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一书(2009)。
在跨境国家调查,怎样安排好跨国合作者的生活,包括怎样安排饮食起居,怎样付报酬,怎样与他们建立友谊关系。都需要认真考虑。
例二,怎样根据调查国的国情认识遇到的问题?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思维定式,在做跨境语言调查时,我们常常会以在国内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来看待跨境国的问题,判断是非,而且还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比如,2010年我去老挝做克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时,有位老挝公务员问我:“老师,中国的民族分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语言有主体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之分;而我们老挝不分,都看成是一样的民族和民族语言。哪种好?您怎么看。”我一下愣住了,回答不上来。
经过思索,我认为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国情和语言国情,不能都用同一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要换位思考。中国的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5%以上,55 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不到5%。分出主体民族和少數民族,有助于对少数民族采取特殊政策进行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由于人数少。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相对后进,所以国家对少数民族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都有特殊照顾,近年来还实施了对特小民族的特殊照顾。在语言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范围小,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化、信息一体化的加速,有些语言出现了功能衰退,甚至濒危,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实施语言保护政策,对濒危语言实行抢救。所以,在中国从宏观概念上区分出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通用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是必要的,符合各民族的利益,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一区分受到少数民族的首背和拥护。但老挝的民族分布情况不同于中国。老挝有49个民族,全国人口有6,911,326 人(2015 年),其中人口最多的是老族,共有3,067,005 人,仅占老挝总人口的35%,其他各民族占65%。可见,老族在人口数量上无绝对优势。再说,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上,除了边远地区外,主要民族老族与其他民族接近,尚未具有绝对的“老大哥”的地位。由此,老挝不分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是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长期以来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
再举一个例子。2015年,我们课题组在调查老键的媒体时,了解到他们虽然规定老族语言是官方语言,但没有严格的标准音发音要求。电台。电视的播音是广播员各带自己的地方口音播.的,如琅南塔省的电台带琅南塔省的口音,琅勃拉邦省用琅勃拉邦省的口音,万象用万象的口音,等等。我们调查组根据我国长期有标准音的规定觉得很奇怪,多次向老挝人问道:“ 你们怎么没有标准音发音要求呢?”被访者无一例外都说不成问题,大家都能听懂。
这种现象的出现,按照老挝的国情可以做两种解释:一是老挝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任务,精密化的语言规范还提不上日程。二是老挝的语言情况可以不要求推行严格的标准音。老挝有49种语言,人口最多的老族属于壮侗语族,内部方言差异很小,相互都能听懂。与它同属-一个语族的语言还有泰语、 傣泐语、媛语、傣诺语、些克语等5种语言。这些语言与老语也接近,据本族人说,听两星期就能听懂。老语有文字,拼写及用词、组词造句有传统的规范,在老挝已世代沿袭,成为习惯。所以,国家对官方语言老语的使用只要求拼写及用词、组词造句规范,在教学、媒体的读音上没有统- -的要求。当然, 随着老挝现代化进程以及教育、科学的的深入发展,在官方语言的规范上会不会采取新的举措,如在教学、媒体的读音上是否要规定以万象话为标准音,这还不能做出预料。但在目前,我们不能用我国对标准音的规定,来评判老挝的通用语规范,而应从其本国实际来认识其语言。
例三,怎样安排跨境语言调查的程序?
我们在国内调查语言,到现场后不需要向调查对象做过多的来意解释就能开展工作,但到跨国调查就不同了,人家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他们的国家做语盲文化的调查。面我们出国做跨境语言调查时,见到跨国官员、居民热情的面孔,就容易把在国外的问题简单化。比如,我们初到泰国万尾乡调查,只与乡政府领导交代来意,而忽略了与当地警察局联系。所以,当我们铺开桌子调查时,一位警员来我们记音桌前转了一下,一句不说,看我们究竟在做什么。陪同我们调查的清菜皇家大学的松巴教授,立刻领会了我们缺少向警察局报告这一环节,建议我们明天- 早就与警察局沟通。第二天上午,我与松巴教授去拜见警察局领导,向他们说明我们来自北京,是为了贯彻联合国关于保护多元文化、语言的多样性的精神来泰国调查的,我们的项目是与清莱皇家大学合作的,我们来之前,秦国教育部就为我们办好了来泰国调查的手续和证件。与我们交谈的几位警员,听了我们的介绍后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很高兴,说这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愿意协助我们搞好调查。还希望我们出书后能翻译成泰文,给他们一本,共同帮助清莱的阿卡人发展经济文化。之后,我们在那里调查的20多天时间里,始终得到他们的帮助。
又如,我们课题组到哈萨克斯坦调查维吾尔族的语言生活时,出版机构、文化机构很不理解我们到来是做什么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后来,我们让维吾尔语老师用维吾尔语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民族状况、民族政策、语文政策,说明了调查跨境民族及语言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还介绍了这次来调查的目的和计划等。他们听了后化解了原来的疑惑,表示愿意协助我们一起工作。我们的调查收获很大,最终完成了《哈萨克斯坦维吾尔族及其语言》一书(2016)。
往期推荐
行走田野杂记 | 黄伟亮:《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李宇明:语言学家的田野与田野里的语言学家 ——序《輶轩使者: 语言学家的田野故事》【转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文案| 戴庆厦
排版| 黄银飞
审读| 陈燕辉
责编| 老 甘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