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建筑(音频)|肖锦燕:竟然有两座新会书院!(新会话)
书院是唐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民间教育机构,一般由当地乡绅、商贾、学士名流发起筹建,对民智的开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新会是广东的一座古城,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广东历史上文风最鼎盛的地区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岭南大儒陈白沙、维新领袖梁启超、历史学家陈垣等均出自新会。
新会书院
新会书院并非传统的书院建筑,而是木石砖瓦结构的晚清岭南祠堂建筑。它由新会各姓族人筹款在清朝县衙旧址兴建而成,为当时县内各姓公共祖祠。
书院建筑图由新会著名华侨建筑师林护负责设计,他曾承建广州沙面万国银行与梧州中山纪念堂,熟谙中西建筑风格。书院于1920年动工兴建,分正座岭南祠堂建筑和后座洋楼,正座祠堂建筑于1923年落成,后座洋楼等全部工程于1927年竣工。
建筑朝向为坐北向南,中轴线对称,平面为长方形,共四进建筑,四面围墙,前后有花园,占地10000平方米,原有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478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省内仅次于广州陈家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著名电影《孙中山》剧组曾到新会书院采景拍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正座建筑分前、中、后三殿,殿与殿之间以天井分隔,后天井两侧设走廊。殿面通宽 14 .2米,总进深 55. 2米,各殿通高 9米,建筑为硬山顶,花脊饰石湾陶塑人物花鸟、宝珠及灰塑花鸟,人字封火山墙,绿色琉璃瓦面,青砖墙身,麻石勒脚,木匾刻“新会书院”等字。整个书院建筑布局紧凑,高低错落,庄重古雅,具有岭南古建筑轻巧秀丽的风格,是岭南祠堂风格的代表作。
第四进后楼由林护兄长林裘谋设计,气势恢宏,具有浓烈的欧陆古典建筑风格,一度是新会县最高大的建筑物,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在1994年遭拆毁。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新会书院用作新会一中校舍。在新会一中读书时,我的音乐、美术和体育课都是在书院里上的。那时书院的天井常常会展出我们的剪纸、书法和绘画作品,两侧的偏房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歌声,夏天我们最喜欢在书院大殿里打羽毛球,足够凉爽。
1995 年,新会书院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定性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历经九十余载风雨,新会书院内部分建筑有老化、破损迹象。2019年新会区秉承“修旧如旧”原则对书院进行修缮保护,已于2019年年底竣工验收并开放为公共文化设施场所。
新会区新会书院
l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惠民西路2号
l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南宁市新会书院
在邻省广西的首府南宁,竟然也有一座新会书院!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广东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依靠着优良的江河航道,粤人溯流而上,相继迁徙入桂经商,他们有的留在梧州,有的则去往更远的贵港、玉林,有的则到了邕州,即今日的南宁。
新会书院位于南宁市繁华商圈之中,是由在邕经商的广东新会籍人士在乾隆三年(1738年)集资兴建,它不仅是新会籍商人子女的学习场所,还是商人们开展集会、议事和慈善活动的地方。
·后殿
·中殿
·前殿
走进南宁市新会书院,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跟新会区书院几乎一样!书院为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原有三殿两廊一阁,现存三殿两廊,占地750平方米,是南宁市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据说当年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广东用船运送过来。
新会书院是前清时期南宁商贸频繁、商业兴旺的历史见证。它对研究清代南宁乃至广西同广东及西南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0年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新会书院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邕剧的传承基地与展示中心,是戏剧爱好者的天堂,每逢周末都会有好戏上演。精美的戏服和头饰在橱窗里展示,并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就算不是戏曲爱好者,来到此处,也很容易被里面的戏剧文化氛围所感染。
南宁市新会书院
l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42号
l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l 邕剧演出时间:周六、周日9:15-11:30
THE END
文字:肖锦燕
图片:肖锦燕、网图(侵删)
音频:肖锦燕
方言点:广东新会会城话
本期审读:崔宗旺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l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往期回顾:
方言与景点(音频)| 蒋慧仪:闹市中的景堂图书馆(江门新会沙堆话)
美馔新语(音频)| 蒋慧仪:谁说炎炎夏日不能焗鸡?(江门新会沙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