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的家乡话 | 杨艳恒:阳西海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阳西,是广东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这里,多种方言混杂。若某一天你到菜市场逛一圈,你会惊讶地发现:微信小视频中广东最难听懂的五种方言,只在一个小小的鱼档前,最难的几种就几乎尽数上演——阳江话、客家话、闽南话。
闽南话以“最难听懂”位列“广东最难听懂的方言榜”榜首!而阳西的闽南话,就是阳西人口称的“海话”。
海话主要分布在儒洞镇、上洋镇、沙扒镇、新圩镇四个镇。其中,儒洞镇以海话为主方言,并且几乎是唯一方言,因此,不少说阳江话的朋友还会直接称海话之为“儒洞话”。因为受到别派方言的影响最小,所以儒洞人一开口,不管是语音语调还是词汇使用,都最是原汁原味——语气很硬、语调也硬,以至于三个儒洞人在一起交谈时,会被误会为是在吵架。
而其他三个镇,海话则因为不是主方言、不占绝对优势,因此有很深的别派方言、特别是阳江话的烙印,在语音语调、词汇方面都和儒洞海话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沙扒镇人说的海话,因为深受阳江话及沙扒渔民话的影响,语音语调在儒洞人听来已经显得很软了,沙扒海话也许可以算是阳西海话中的“吴侬软语”吧,适合用来说甜蜜的话。
海话在儒洞镇受到的影响最小,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因为与茂名讲闽南语的岭门镇隔得近,只有“一河之隔”。两镇人民往来密切,交谈不需要进行方言切换,所以,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都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原来的样子。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笔者小时候,镇里的年轻姑娘、同宗族的姑姑们大多是茂名水东镇的人来说亲家。一到年节时,就总会听到和儒洞海话稍有不同的水东“黎话”。后来,一个儒洞的长者说,以前儒洞姑娘都喜欢嫁往水东,不喜欢嫁往织篢。等阳西建县,织篢镇成县城行政中心以后,儒洞的姑娘才愿意嫁往这里。或许,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维护了“海话”的纯净性吧!
还有一件趣事,笔者在前几年曾听到几个高中生对话:来自儒洞镇一个的男生和上洋镇两个说海话的女生交谈,谈着谈着说到了“学校”这个词。女生“校”的发音和阳江话几乎是一样了。男生很惊讶地说:“是‘学校’(海话),怎么是‘学校’(阳江话)呢?”两个女生则一致反驳:“明明是‘学校’(阳江话),怎么是‘学校’(海话)呢?”男生还想反驳,无奈“2>1”,他一张嘴,说不过两张伶牙俐齿的嘴,所以,这一刻,上洋海话占领了最上风,儒洞海话成了憋屈老二。
至于新圩镇,阳江话应是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方言。马车村,于新圩镇,估计是小岛一样的存在——以海话为主方言。马车村朋友的语音语调,相较沙扒、上洋镇而言,笔者认为其与儒洞海话更为接近。
音频/文字:杨艳恒(任职于阳西县第一中学)
排版:林佳慧
本期审读:章策
责任编辑:甘于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扫码关注我们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