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景点 (音频)|李城铭: 李济深故居 (梧州市龙圩区大坡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2-12-22
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距梧州市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在这里诞生。李济深故居是一处集中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大宅院。1995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李济深故居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李济深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行

日记







坐在汽车上,安静地听着磁带唱片里一首首歌曲循环,百无聊赖,全身轻松、舒适。两眼微闭,把头轻轻地倚靠在车窗上,通过那一层透明的玻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窗外的那片世界:绿树、炊烟、村民,小溪、鸡鸭、鱼虾……它们构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车轮风驰电掣地前行,眼前的场景也不断变换。刚才是古木参天,转眼间,就是一个大大的牌坊出现在眼前。我们的视线,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几个大字,深刻隽永地印刻在上面:李济深故居。

走在宽阔的大道上,呼吸着两边满是负离子清香的甘甜气息,它们可是刚从那翠绿的仓库里所“迸发”出来的啊!鸟儿一声声婉转的啼鸣似歌颂、像赞扬。突然,漫步在这远离喧嚣的秘境,不由自主地,脚步跟随着眼前小蛇蜿蜒似的小溪一路前行,眼界开阔了不少!这正是伫立着李济深雕像的广场。


一个乡村,宁静和谐。放眼望去,片片稻田整齐地播撒下绿油油的希望,潺潺的流水将层层山峦环绕。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与世交往并不算频繁的乡村,那里的居民必定和睦相处、耕读传家。1885年,处在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的时期,此时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也许,许多人只是想着:老李家又添丁了。可是,谁又曾想过,这位婴儿的一生,竟会如此不凡。

凝望着眼前的雕像,往事如过眼烟云,一幕幕场景向历史的进程前移。这位大家,不仅是黄埔军校的副校长,还是副主席,戎马一生,“全国陆军皆后学,两粤名将尽门生”;不仅是眼界开阔的留洋者,还是抗日时期积极联合抗日的中华爱国儿女,他的爱国革命热情坚定不移:我与全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大门上,胡耀邦先生书写的大字豪迈雄健,一路上进来,脚步踩着岁月悠久的青石板,向前,与那斑斑的青苔相掩映,更有一种历史的韵味。继续向前,庄园式结构、青砖瓦房,四合院式的厢房、楼房与院里的树林相互映衬,像给这座建筑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迷彩,让每一个踏入其境的人多了几分梦幻与想象。廊道上,关于李济深先生的作品,被深深地定格在了墙上。但它们与其他的被刻在墙上的字不同。它们描写了一个伟人的时代,见证了一个历史岁月的变幻沉浮,汇聚了一个革命家最深邃的思想。


一楼,是警卫厅与掌柜们的住所与宗祠等。站在大大的天井外,抬头往上看天空,层层砖头筑起的一扇扇高墙连接成一片,仿佛井底之蛙的游人们,凝望着片片白云翩翩流动。这时,万物须臾、沧海一粟之感油然而生。在这天地与建筑之间,天地,经历了千年万年或亿年,而这建筑,显而易见,也比自己年长了许多。此刻,唯有自己,渺小而青春。站在中庭,眼前不经意地一次次停留。那警卫迅速、镇静的步伐;掌柜熟练地在算盘上“啪啪啪”的拨动着算珠……这个大院,其面积之大、修筑之精美,给我们一种大户人家的阔气。当年,人们在这里进进出出,屋里屋外一片热闹景象;如今,人们怀着敬仰的情怀,门前又一次次地熙熙攘攘。












登上二楼,双脚踏着木制的楼梯,漆黑得油光发亮的横木,伴随着前行的脚步,发出“嗒嗒嗒”的声响。在这时,不知道人们会不会有一种畏惧之情。是害怕这年代已久的楼梯,难以承受自己生命的重量;还是当步入这有着深沉厚重的氛围中对文化的自觉;还是一种与伟人同呼吸、共命运的兴奋……双手扶着围栏,一直向前,可以顺着这些支点,游转整个二层。台前,陈列着几把锈迹斑斑的枪。一下子,目光全部被它们吸引。可以说,枪与这位军人的一生紧密相连,同时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想起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凶猛残暴的铁蹄,无情地蹂躏着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寸土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相继沦陷,百姓们的家,没了,亲人们,散了。听着炮声疯狂迭起,那一声声痛苦的哀嚎,一切的生命显得那么弱小,那么无力。一切惨绝人寰的景象,让李济深怎能接受!于是一个背影,先后奔走于南京、广州、武汉、香港……“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相继成立。以一颗作为军人的忠诚心、以一腔对国的爱护情,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从联共反蒋到拥蒋抗日。直到1949年6月1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凯歌声中,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他的最伟大的愿望,“九州同”终于得以实现。


角落里,有一方空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个个炮口上机关枪挺立,在袋袋大沙包上战士坚强地匍匐着。左手托枪,右手抠阀。锐利的眼神透过镜头,洞察着一步一步逼近的敌人。他们的双腿,像扎马步一样结实,就像他们坚定的内心:为了祖国与人民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枪林弹雨,密密麻麻的地翻涌而来。墙上留下的坑坑洼洼的弹痕,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勇气,而它留下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去用尽一生去细细体会……





这里还有很多地点、还有很多故事,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或许,你只是通过网络媒体粗略地了解。不如在一个微风吹拂的日子,背上行囊,带上一颗纯粹的心出发,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感受什么叫做红色。



往期推荐:

方言与美食 | 袁艺:盛夏降至,来一碗清爽可口的龟苓膏吧(梧州白话)

方言与传说(音频)| 钟梓湄:鸳鸯秀水世无双(广西梧州话)

方言笑话(视频)| 二婶婆落村做媒(广西梧州话)【转发】


本期编辑|李城铭
本期审读|周    炜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