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府文化(音频)杨晓晨|从筝曲《禅院钟声》中看粤乐(广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岭南音乐

   “筝”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中有两处谈到筝:“弹筝博髀”和“退弹筝而取韶虞”。可见,筝最少已有2400年以上的历史,冠以“古”字,其他乐器谅必是不敢有意见的。


ABOUT

岭南音乐

岭南,中国的“音乐之乡”,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筝,作为民间音乐必不可少的一种伴奏乐器,深深扎根于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之中,并因各地音乐风格之不同而进行着十分微妙的改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筝流派。在岭南地区,自然就有了粤乐筝派、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岭南筝乐代表陈安华先生将这三个筝派并称为岭南筝派。这些筝派在继承筝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借鉴并融入了当地音乐的调式调性,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风格。


 粤乐(广府音乐)是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区的民间纯器乐曲种,它历史并不很长,大约形成于清未民初。古筝起初在粤乐中只是作为广东南音的伴奏乐器,因其自身的条件极限,无法在粤乐的合奏中充当主奏乐器,然而这种极限反而使筝适合演奏抒情、柔美、哀愁、细致乐曲的特点更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古筝慢慢的脱离伴奏,逐渐的在粤乐中成为独奏乐器。

粤乐古筝的演奏没有象其它筝派一样有其自己独特的技法,但就其风格韵味来讲是与其它筝派有绝然之别的,它更注重演奏者的情感抒发,一首曲子反复时的旋律加花往往有较大的不同和变化,这就给演奏者留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任凭演奏者自由发挥。粤乐古筝在广府地区和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己十分流行,《禅院钟声》更是其中的代表。


禅院钟声

ABOUT this 

《禅院钟声》是一首广东粤曲,由粤曲音乐家崔蔚林创作于1939年至1940年间。创作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崔蔚林正流亡香港,生活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崔蔚林寄居于一个旅馆之中,馆舍之侧有一佛寺(在今天的庙街),晨钟暮鼓,木鱼声声。有一天,他愁绪满怀,面对此情此景,灵感蓦地袭来,于是创作了《禅院钟声》。 


关于禅院钟声

乐曲讲述了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女子,他去外地苦读并求取功名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和别人结婚了,于是他就出家了。剃度的当天晚上,他想起负心人的无情无义,再也难以自已,于是在寺庙里就着钟声、风声、木鱼声,唱出了自己的满腹悲苦,和对负心人的谴责。

此曲最早就是用洞箫演奏的,并且灌制了唱片,但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其原声唱片了。 


 筝的争与不争,使筝虽有“古”名,却没堕入食古不化之泥潭,艺术生命力且老而弥坚,也使它成为曲高和众的民族乐器之一。
  改革带来生气,有生气才能争气——岂独乐器如此?


语言资源快讯

文字、音频|杨晓晨

  图片|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杨晓晨

   本期审读|林虹池

   责任编辑|甘于恩


往期推荐:

广府文化(音频)|邵启彰:粤语俗语中的动物(一)——猫

广府文化(音频)| 无惧世事变改,仍在坚守粤语歌的广东本土歌手们[转发]

广府文化(音频)| 谭智雅:粤剧中的粤语歇后语(广州话)

广府文化(音频)丨陈伟霞: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粤语剧(广州话)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y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上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