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音频)|杨苏涵:“血战到底”——成都人的麻将文化(四川成都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成都人的麻将文化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坐飞机去成都旅行
导航失灵了不要慌
循着麻将声就能找到方向
虽然有些夸张
但麻将确实是成都人民休闲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
缘起
麻将在中国娱乐活动中的影响力说是国粹也不为过。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麻将打法,从民国开始的各类文艺作品里都能看见麻将的影子。
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麻将》,说中国当时每天至少开100万桌麻将,每天中国人浪费400万小时,麻将是中国的四大害,甚至是明末清亡的祸首。梁启超则有不同意见,他有理有据地把麻将和救国结合起来:“麻将不能不打,要救国一定要打麻将。”虽说有玩笑成分,但从此可以看出麻将对国人的影响之深。
而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腹地,人民生活节奏慢,娱乐需求高,麻将这种兼具社交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方式自然而然地发展了起来,在成都形成了与茶馆文化相伴相生的麻将文化。
茶馆与麻将
成都的茶馆是没有边界的,河边廊下,街边边或者空坝坝里,只要是有地方摆下桌椅再放上一个保温杯,就有围坐喝茶的成都人。四四方方的桌子,三两好友说着闲话,手头上就会觉得差了些什么,这时候摆上一副牌就再合适不过了。
正所谓:一杯茶,一包烟,一副麻将,搓一天。
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成都人,就算不会麻将,也总离不开它的熏陶。午后伴随入眠的不是手搓麻将的“劈里啪啦”,就是机麻的“哐哐”响声,还飘着淡淡的茶香。其他小孩玩积木的年纪,成都小孩就拿着麻将搭房子。爸爸妈妈还叫不清楚,就已经会张口喊出“杠上花”。电线杆和火三轮上的广告也是极具特色的“透视看牌眼镜”和“高速算牌机”。
下午还是乐得清闲的退休人员,傍晚之后就陆续有年轻人在牌桌上发泄一天的疲劳。
熏陶也好,荼毒也罢,成都人的生活里总是或多或少地染上了麻将的味道。
麻将文化
成都麻将去掉了“东西南北”风牌和“中发白”字牌,只保留下一百单八张“万、条、筒”牌,打法简单但灵活性高,加上“血战到底”规则要求一直打到只剩下最后一人,为牌桌增添了无数可能性。也因此,成都人总说牌桌上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心思重的人会闷声发大财,直爽的人总是第一个杀出重围。无论是急性子慢性子,果决坚毅还是瞻前顾后,每一种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也难怪会传出“麻将桌上找女婿”的戏说。
成都麻将也正是成都人简单却不失热情,闲适却暗藏智慧的生活情趣的集中体现。
如果要深入体会这座城市,麻将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切入点。
温馨提示:娱乐要适度,麻将虽有趣,赌博却伤身,保持警惕,切莫沉溺。
图片|网络(侵删)
文字、音频|杨苏涵
本期编辑|杜芊
本期审读|杜芊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部分文字参考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巴蜀文化(音频)| 罗绵鑫:巴人故里,水墨达州(四川达州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徐萌:川北宴席文化:巴中十大碗(四川巴中平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