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景点(音频)| 田曼姝:佛音之下,皆为净土——上犹东山寺(上犹油石客家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
佛音之下,皆为净土:
上犹东山寺
寺庙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很多地方都有寺庙,上犹县有座东山寺,在东山镇东山上,早在1983年就被定为上犹县保护文物。
1.几经易名
上犹县全景截取
东山寺最早建于宋代,原名叫慈恩庵。后来被长时间废弃,元代重新修缮。明代嘉靖年间复建东山书院。清代顺治年间重新修整,一度被叫做东山庵,后来又经历了两次修缮。在咸丰年间遭兵焚被毁,后来由乡绅捐资兴建,改名为东山寺。自建寺以来,几经易名,为研究佛教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过,东山寺的原身是道观,东山庵专为道教活动场所,后来因为山下的佛教场所“宝乘寺”被毁,佛教徒将“宝乘寺”的塑像运至东山寺,形成道佛合署行教。
烧香拜佛
2.地理位置
东山寺位于上犹县城东山半腰上,依山傍水。在古代是上犹“八景”之首,寺内原有元代至正年间县尹哈麻诗刻一首,后来被毁。东山寺是土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有三厅二天井,面阔24米,井深18米,占地面积423平方米。东山突兀临水,站在上面可以鸟瞰全城,古代诗人诗吟甚多。今寺内壁画、雕刻及亭楼全毁,仅存寺庙外廓。
俯瞰图
3.今昔对比
2003年开始,寺院扩建有序进行,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山而建的有文化长廊、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药师殿、财神殿,喜迎八方信众。寺中的千手千眼玉观音,是镇寺之宝。
昔日的东山寺已经换了全新的面貌,多年以前,需要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上去,现在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寺院临街修筑的石阶,可以步行上去,另一条是宽敞一点的水泥路,汽车可蜿蜒而上,下车稍走几步就可直接走到大雄宝殿。
原来老旧的门
东山寺是上犹人经常去的地方,人们来这里,约三两好友散步、谈心、踏青、烧香祈愿……站在殿前,整个上犹县城一览无尽,清流缓过东山寺山下的水,不见其来,不见其出,可谓源远流长。
文字 | 田曼姝
音频 | 田园
图片 | 实拍&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田曼姝
本期审读 | 潘韵秋
责任编辑 | 老甘
方言点 | 上犹油石客家话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扫码关注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