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传承(音频)丨陈桓:潮州话的处境真的安全吗?(潮州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01
潮州话是海内外三千万潮州人的母语,是你我日常所使用的语言,现在仍然在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广泛通行,但是,潮州话的处境真的安全吗?潮州话真的不存在消亡的危险吗?
很多人或许觉得,啊?潮州话不是很多人都还在用吗?在街头、市场乃至学校无不有其存在,而且,我们的孩子、孙子也会讲呀,怎么可能会不安全呢,又怎么可能会消亡呢?
然而,事实上,潮州话已经在走向消亡的轨道上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南方,这样的状况已经相当普遍,有许多兄弟方言在消亡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潮州话前头。
吴语是江浙所广泛通行的一种方言,主要代表为苏州话、上海话、温州话等。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苏南浙北的吴语自八九十年代起在经历了短短两代人之后,已经陷入濒危。在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各种公共场合难觅吴语的踪迹,甚至在部分本地家庭中,也不再使用吴语。据调查,通行吴语的各主要城市的青少年掌握吴语的比例已经不到三分之一,其中最严重的城市更是可能一百名青少年中只有个位数的人会使用吴语。要知道,这些地方的吴语在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况与今日的潮州话相差无几。
拿更近的地方来举例,闽东语是通行于福州、宁德等地的一种方言,和我们闽南语有较大的亲缘关系,主要代表是福州话。据福州本地人讲,福州市区70后、80后可以较为熟练地使用福州话,90后不怎么会讲但勉强可以做到日常交流,而00后已经大多数不会讲福州话,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和最年长的相差不过二三十岁,他们的福州话水平却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它们都是前车之鉴。
02
那现在潮州话的具体生存状况如何呢?大家若是潮州本地人,那接下来陈述的肯定多少都有感受。
有部分本地的年轻父母在和他们可能是正在幼儿园就读的孩子对话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是普通话,潮州话仅是偶尔出现几句。那我们换一种角度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从小父母和你讲普通话居多,潮州话也有讲但不及普通话多,那会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是不是会让你觉得在潮州本地或者潮州人之间互相交流时使用普通话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什么奇怪?那么,这个印象成为认知之后,带着这个认知,当这个孩子为人父母,那么他和他的孩子交流会使用什么语言?毫无疑问,潮州话出现的场合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有些时候也并非出于他们本意,因为他们从小用潮州话交流的机会少导致了他们的潮州话水平低下,在成人后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在一些场合纵使想使用潮州话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这样下去再过一两代人会导致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03
另一种情况,假如你不是上面所说的这一类家长,那你有没有过以下这种经历。
在你的孩子出生之后,你一直和他讲潮州话。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身边的大多数公共场合也都是讲潮州话,他也很自然地用潮州话交流应答。当他进入小学就读之后,你发现,他逐渐地不怎么讲潮州话了,起初只是偶尔使用普通话,到后来越来越频繁,直至和父母交流时也在很多时候使用起了普通话。你问他为什么不用潮州话呀,明明都是家里人。他回答说,他觉得潮州话「土」、「难听」。
这是我自己所经历过的,我曾经就是这里面的孩子,我为我这些曾经的想法和言语感到羞愧,更感到担忧,因为这个孩子不仅仅是曾经的我,更是现在千千万万的潮州中小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
这种不愿意讲潮州话、觉得潮州话「土」、「难听」的想法是母语自卑的表现,觉得自己的母语潮州话不如普通话「优雅」、「正式」,觉得自己是「土音」,耻于用母语交流,想通过改讲在他们的认知里更为「优雅」的普通话来彰显自己的「文化修养」、「地位」等等。
事实上,这些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不妨想一想,在小学的时候,校方是不是有要求在学校必须使用普通话,在学生能耳闻目睹的大部分正式场合无一不是使用普通话,我们接触到的课文里使用的文学语言都是基于普通话的,我们用普通话去诵读正式的文本、去诵读古诗词、去唱好听的音乐,普通话几乎和「正式」、「文雅」一类的关键词绑定在了一起,而潮州话只存活在我们的口语里面,如果日常接触的人稍微没有文化,更是出口成脏、用词粗鄙,潮州话在孩子眼里就和「低俗」、「吵闹」、「不正式」、「市井」一类的关键词绑定在了一起。这种印象固化成了孩子们的认知。于是,认为自己的母语「土」、「难听」的想法便大行其道。在这种想法驱使下,一些年轻学生自动舍弃了自己的母语,潮州话处于一种极其弱势的地位。
要找到这个状况的应对策略,首先我们就要回答这个摆在台面上的问题:潮州话是否真的「土」、「难听」?
04
答案当然是否。一如前面的分析所述,在孩子所能接触到的正式场合例如学校,使用的都是普通话,才给了孩子一种普通话才是「正式用语」的印象。是潮州话不够正式吗?当然不是,我用潮州话也能很好地讲授一门课程、播送一则时事新闻或者完成一篇主题演讲,就像我现在正在朗读这篇文章一样。可见,正式不正式,只取决于我们怎么用它,没有哪一门语言天生额头上写着「正式」两个大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言也是如此。
05
那潮州话不如普通话「好听」、「文雅」吗?当然不是,不管是潮州话还是普通话,都有「好听」与「不好听」、「文雅」与「不文雅」。什么意思?所谓「好不好听」,极少情况下是语言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取决于说话人的音色、说话方式和遣词造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名受过教育、音色好听的女生礼貌得体地讲潮州话和一名教育程度不高、音色粗犷的中年壮汉大喊大叫地讲普通话,谁好听?谁不好听?可见,一般情况下,语言所谓的「好不好听」和语言本身并无多大关联。我们之所以会有普通话「好听」而潮州话「难听」的偏见,乃是因为我们所听见的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大多是需要礼貌得体讲话的场合,而我们听见的使用潮州话的场合,虽然也有需要礼貌得体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可以随性讲话的日常交流,由此形成了普通话「好听」、潮州话「难听」这样的一个「错觉」。
06
至于文雅与否,则有两个方面。
其一,詈语方面。潮州话能骂人,普通话也能骂人,潮州话有不堪入耳的脏话,普通话也有不堪入耳的脏话,都是对他人恶毒的攻击,并没有谁狠谁不狠的差别。
其二,普通话确实有潮州话所没有的优势,但这个优势潮州话并非无法具备。普通话的前身「国语」在经历了白话文运动之后,其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书面语正式形成了,经过不断地造词、借词扩充词汇,产生了一批适应书面语体的词语。这是一场语言革命,诞生了一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中的新造词和借词(如大量新造的双音节词、从日本借入的和制汉字词等)又进入到国语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口语当中,这样一批词汇使普通话不只有原本来源于北方话的那些口语词,更有了这些相对更为「现代化」的新词,这也是一些人会觉得普通话比潮州话「文雅」的原因之一。但是潮州话不具备这种「现代化」的条件吗?潮州话当然也具备。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交际工具,潮州话有表达现代概念的需要,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口语中也早已在使用着这些词语,其中一些是新造的,一些是借自最早与潮州话接触的外语如英语、马来语、泰语等等,一些是借自普通话的(而普通话的这些词相当一部分又是借自日语、英语)。普通话可以将新造词、和制汉字词、古语词、方言词吸纳进词汇系统,潮州话自然也可以将新造词、和制汉字词、古语词、方言词吸纳进词汇系统(只要是有助于我们表达的)。事实上,现在潮州话也正处在这个进程中。潮州话的口语中已经大量充斥着这类词语,而且没有它们甚至难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潮州话具备产生书面语的条件(在清末已有潮州话书面语的萌芽),也具备产生新词新语的能力。当你用现代潮州话中一些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造一个句子,是不是也完全可以成为一句「雅正」的话呢?
07
那么,回到主旨,我们要如何应对潮州年轻一代中可能存在的母语自卑现象?
相信大家听完上面这些话,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答案,其中的一个关键正是如前面所强调的,是学校教育。
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社会,对人影响最深的便是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一系列的受教育经历。受教育阶段所形成的认知大部分都将伴随我们一生而且很少发生变化,这愈加表明了在校园中加强潮州话「存在感」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另外一方面,受教育经历中的小学阶段正是语言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阶段,潮州话在学校教育和校园生活中的缺位,不仅是产生母语自卑的侧面原因之一,还是导致新一代潮州话母语水平下降的根源。
未完待续
本文未完待续,关注语言资源快讯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续篇推送
保护母语方言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本期作者|陈桓
本期审读|陈桓
责任编辑|甘于恩
音频|陈桓
方言点: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西湖街道
投稿邮箱: jnufyzx@163. com
往期回顾
语言传承(音频)| 刘欣瑜:为什么会说温州话的人越来越少了?(浙江温州瑞安话)
语言传承 | 对不起!我是福州人,但不会讲福州话?!【转发】
语言传承 | “推动使用多种语言,促进教育和社会包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2021年国际母语日的致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