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物(音频)| 陈梓君:浸染时光的美——顺德香云纱(顺德伦教话)(上)
浸染时光的美——顺德香云纱
顺德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原产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香云纱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纯手工制作的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它是一种用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高价铁离子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
明朝时一匹布曾卖到12两白银,相当于当时1.5亩土地的地价,是名副其实的纺织界“软黄金”。因为这种面料穿在身上,走路时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美称为“香云纱”。
《乾隆广州府志》中记载“佛山丝绸之精,金陵苏杭皆不及也。”此言想来大概不虚。顺德香云纱双面异色,质地轻薄,柔软爽滑不沾身,耐汗透气不易皱,因此长期深受人们欢迎。香云纱曾大量出口到欧美、印度、东南亚等地,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
顺德香云纱作为优越自然条件与独特染整技艺相结合的产物,其染整所需的原料很简单:以丝罗织物与平纹织物为坯绸、以多年生藤本植物薯莨茎块的汁液及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为主要染料。
坯绸
薯莨茎块
河涌泥
虽然原料简单,但是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流程却极其繁复,俗称“三洗九煮十八晒”。又由于其染整技艺全靠手工操作,迄今现代科技机械尚无法取代,在丝绸染整上极具代表性和工艺价值,因此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顺德香云纱工艺流程有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莨水、煮练、卷绸、过乌、洗涤、晒干、摊雾、拉幅、整装等十多道工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下主要简述浸莨水、洒莨水、封莨水、过乌、洗涤、摊雾及存放等几个关键步骤。
01
/浸莨水/
▼
调制薯莨水是整染香云纱的第一道工序。薯莨是一味草药,中药称之为“红孩儿”,其味苦涩性寒凉,有除菌清热之功效。除了药用功能外,其块茎富含单宁,可用作染丝绸,棉布的染料。
获取野生薯莨后,将其充分搅榨,再用竹笼捞出残渣,就能得到薯莨汁。薯莨汁根据其浓度不同分为“头过水”“两过水”“三过水”“四过水”。准备好薯莨汁后,便可将坯纱放入“头过水”中,不断翻动坯布并且充分踩踏拍打,力求绸纱的每个丝孔都能充分吸收到薯莨汁。
02
/洒莨水 封莨水/
▼
香云纱晒干过后,为了使薯莨的颜色更为均匀还有一道工序叫做洒莨水,将“两过水”均匀地洒在坯纱之上,使用天然蒲叶制成的扫把将坯纱上由于晾晒而产生的泡沫扫去(称为扫色),一般重复三到五次。
经过洒莨水的纱绸已经呈现淡黄色,收起纱绸重新放入盛有“三过水”的封水槽中浸透织物,使丝绸将薯莨汁充分吸收,大约经过一小时的充分浸润后捞起铺至地毯草暴晒至干,如此反复多次。
03
/过乌 洗涤/
▼
纱绸经过阳光的照晒,薯莨的汁液会慢慢集在面向阳光的一面,此时纱绸的正反两面开始呈现出深浅各异的棕褐色。接下来是染整中最为关键的工序——“过乌”。
“过乌”即把灰黑色的纯净河泥搅成糊状,涂抹于经多次莨水浸泡的绸面,让薯莨中的单宁与河泥中的高价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绸面染成黑、褐色。此项操作要在夜间进行,天亮前完成,以免因阳光照射把底面也染黑。过乌后将附着在纱绸上的河泥洗去,并重新置于地毯草上晒干。
04
/摊雾 存放/
▼
经过水洗和照晒的纱绸两面均已着色,但是经过多次晒干,纱绸手感较硬不够柔软,因此要于黄昏时分将其静置于草地上软化。另外制成后的香云纱还需存放六个月才能变得轻柔润滑。
至此,原本雪白的纱绸经过一次次的浸染、暴晒、洗涤、静置,前后数十道工序,在日月晨曦和劳动者手中成就了自身的“天然、华丽、珍贵”。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香云纱。
- 未完待续 -
音频 |吴贤彬
编辑、排版 | 陈梓君
图文 |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方言点 | 顺德伦教话
本期审读 | 邓杰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岭南风物(音视频)| 李芝晓:大埔蜜柚的春夏秋冬(大埔三河坝话)
岭南风物(音频)| 黎巧茹:四大名砚之一——端砚(广东肇庆端州话)
岭南风物(音频) | 李城铭 :燃烧的火,流动的血——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广西梧州 (梧州龙圩大坡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希望各位通过打赏来支持我们的事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