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 | 陈恒汉:跨境文化视域的闽南歌——回首与前瞻(下)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闽南文化 | 陈恒汉:跨境文化视域的闽南歌——回首与前瞻(下)
四、全球闽语社区与闽南歌的海外流播(续)
如果单从狭义的地理概念上理解,闽南指的是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和厦门三地,但是从语言学里言语社区(language community)的理论来看,则存在着一个广义的闽语社区的概念,这时的“闽南”甚至变成了一个跨境的概念。在中国,闽南方言语系包括闽南本土、台湾、 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浙南沿海、海南岛等六大片区,在海外,则主要涉及到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菜、印尼,乃至泰国、缅甸等。闽南方言具有很鲜明的传播扩展性,可以说是兼容并包,名声在外,在相当多的海外华人社区(例如新马等地),闽语(Hokkien) 和粤语(Cantonese)曾经比“华语”(Mandarin)流行度更广,很多词汇还成了其它语言(例如英语、马来语等)的借词。
因此,作为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产品,闽南歌在“大中华音乐市场”(以闽台粤港澳及新马等为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一些经典老歌更是被闽籍华裔世世代代地传唱。即便是新加坡在推行华语,限制方言的政策取得如此成功的情况下,“Hokkien歌” 仍然顽强地在自己的一角释放着声音。当然,新加坡的情况有点特殊,大部分听众是中年以上的第二代华人移民。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和“讲华语运动”并无可厚非,只是当“新谣”都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新加坡福建话的前景不容乐观,令人更不敢对新加坡的福建歌创作报以期待。最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就更加宽容,华语和方言都一视同仁,很多人都是“多语天才”,实力强大的福建歌手比比皆是,马来西亚歌手几乎囊括了近几届“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的冠军,而且带着原创作品出现,也不乏肤色迥异的实力派唱将,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应该说,很多闽南歌传达了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例如《车站》、《含泪跳恰恰》等,笔者听过一位对闽南语完全不通的缅甸留学生居然可以把《金包银》唱得清清楚楚,句句准确字字到位。外地人(甚至外族人)喜欢“福建歌”的理由很难说得清,也许在他们听来不理解的歌词反而有种说不出的风韵,这就类似广东歌的流行,通过注一些发音相当的拼音来演绎外文歌曲,在大陆曾被当做一件时髦的事情。当然,对海外闽籍华人来说这里面寄托着一种乡情,一种在更小范围里的对祖籍文化“心向往之”的认同。如果你要否认这种特别的味道受欢迎的程度,那么,不妨听听这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舞女》:“多少人为了生活,历经了悲欢离合……啊,有谁能够了解,做舞女的悲哀”——没错,这就是先后被无数人翻唱(包括用华语),并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流行在海内外很多舞厅、迪吧、夜总会里的经典曲目,它的生命力之顽强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的闽语社区的一些作品,由于不同元素的加入,提升了闽南歌的国际感,比如,上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的一批年轻人发行过一张多方言的卡带,其中的《双人相梦》后来有不少歌手拿来传唱过;阿杜、巫启贤的闽南歌演绎就不可避免地烙上新、马等地的“南洋味”;梁静茹在她的新专集里也尝试了一首颇有马来腔的闽南歌《憨过头》,声音清冽如同山中清澈的小溪,涓滑细流,沁人心脾,这首歌听起来有点像是在品尝有闽南特色的番薯粥和萝卜干,十分清脆爽口,表达了很典型的“闽南式”的哀怨和倾诉。又比如,在第二届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中,马来西亚歌手肖敬松的《Mother,你敢是一个名号》,不仅牵涉到众多的英闽“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更是唱得情真意切,“大马”韵味十足,在不经意间触碰了听者心底那些柔软的区域,令人不胜唏嘘, 感动不已。这也难怪,当看到一些不同国籍的人(他者)用我们熟悉的语言唱着我们熟悉的歌,那种感觉和风味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在印尼、文莱、菲律宾等地的华人中,闽南文化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闽南音乐更是他们休闲娱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闽南语歌曲比赛也会在东南亚华人间引起热烈反响,令人觉得海外华人传承闽南文化的积极性比闽南本土人还高。在海外(例如北美等地)组织的闽南歌赛事,一般由当地华人社团等机构组织,歌手的年龄跨度、肤色人种、音乐风格都更为多元,甚至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参与,加上英文元素和西方文化的融合,闽南南歌开始呈现了一种跨越边境和种族的国际色彩。
五、闽南歌坛的文化渊源与前景展望
自2006年以来,海峡两岸有不少关于闽南语歌曲的赛事;而且似乎有越燃越旺的趋势,例如福建厦漳泉三地的电视台赛事、闽南各地的广播电台赛事、中华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等,这些比赛通过组织闽南语歌手参与演唱比赛,层层筛选,观众评选,推出大众所喜爱的闽南语歌唱新人,旨在用闽南歌这根红线,促进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交流。不难看出,主办者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赛事的举办,加大闽南语歌曲创作力度,发动一流词曲作家和富有人文精神的音乐人参与创作、点评或演绎闽南歌,从中推选优秀作品,促进闽南语歌曲创作的繁荣和传唱,而这种传唱闽南歌的热潮,有利于进一步发扬闽南人的精神,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
回想上世纪早期中国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其实也是从小事做起,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里曾经这样写道:“欧美各国学校里、社会里、家庭里,充满了美术和音乐底趣味自不待言,就是日本社会及个人的音乐、美术及各种运动、娱乐,也不象我们中国人底生活这样干燥无味……”,他在澄清了很多人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误区后,指出“新文化运动”应该注意三件事,即要注重团体的活动、创造的精神,并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当时北京大学的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发起歌谣征集,出版《歌谣》周刊,成立歌谣研究会,重新把沉寂已久的民间歌谣带进文学的殿堂,许多思想激进的民俗学者也身体力行,收集编印民间歌谣,如顾颉刚的《吴歌甲集》,钟敬文的《客音情歌集》、金天民的《潮歌》等。如此看来,按照陈独秀这个返璞归真式的界定,说这些闽南歌比赛点燃了世界闽语社区在21世纪的“新文化运动”也不算过分。
其实,闽南歌之所以能在福建、台湾以及新马等地流行开来,这是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渊源的,与闽南歌自身的属性也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从闽南先民过台湾、下南洋到近现代海峡两岸与东南亚之间的人员往来互动,闽南歌都是可以用“悲”和“奋”两字来概括,一方面歌吟情感的凄凉和苦情,另一方面激励人生的志向和拼搏,而感伤和发奋这双重成分,缘于闽南人的漂泊历史和开拓奋斗精神的传承。闽南语歌曲反映了闽台普通民众的情感和智慧,处处显露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听众循着歌曲走进闽南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其它语种的直渗入灵魂的感动和震撼。歌词一般通俗纯朴情感丰富,旋律大多带着入骨的悲怆,感叹人生又勉励进取,而在这种“通俗”和“苦情”的后面,常常有一种耐人咀嚼的东西蕴含其中,充满韵味,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传唱。
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闽台、菲岛,到新马,再到海南岛、港澳、潮汕等,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种“泛闽南文化”(或“闽粤文化”、“南洋文化”),它所覆盖地区的主要特点是操闽南方言(及其分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这种文化的同源性使得闽南歌成为一种被南洋(环南中国海)文化圈广为认可的、和其他异文化区别开来的符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南洋更是一个跨境的人文地理概念,也是一片现代化思潮的风生云起之地,正如孙中山所言的“华侨乃革命之母”,南洋甚至先于沉闷和迟重的中国内陆,上演过轰轰烈烈的文明革新运动。只有站在跨境文化的视域,纵观三地闽南歌的渊源和发展过程,才能清楚地把握其流传、互动的历史语境以及各自的成就和异同之处。例如,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唱的《天黑黑》,不论是旋律或歌词都堪称杰作,由于融入了古老的福建歌谣,一时之间,“天黑黑,欲落雨”几乎变成了一种时尚,难怪连香港的张学友等也忍不住拿来演绎了一番。无论是回首还是前瞻,我们看到的都是根深蒂固千丝万缕的瓜葛和联系。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闽南歌在21世纪初的风起云涌很有可能也是一场富有意义的革新运动的开端,它改写了闽南歌的旧传统,并在国际场合释放了闽南语祖籍地的呼唤之声。“新文化运动”提倡兼容并包,广纳各种思潮,是提倡参差多态的,而闽南歌比赛作为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舞台,也应该视野广阔,强调参差多元,做到有容乃大。
因此,无论什么级别的比赛,如果没有眼光独到的导演或评委,容纳各种创作风格,敢于鼓励原创推陈出新,闽南歌仍然会陷在原先的俗套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从而无法释放出更大的影响力。只有当那些赛事主办者也用一种广博的眼光把各地的作品集中到一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其在宗旨里所构想的目标,从而站在更高宽的视野挥出更大的手笔,创作和演唱齐头并重,并旗帜鲜明地把优秀原创作品呈现到各地,获得更多有心人士的认同。展望未来,我们寄予期待,那些有优秀评委、导演等支持的赛事会越走越远,影响会越来越大,从而推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曲目,也在闽南语歌坛乃至整个闽南文化的发展史里奠下一块鲜明的里程碑。
(陈恒汉,任教于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载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学报》2009年刊,总第六期)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编辑:司徒梁希
审读:张盈
责编: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闽南文化 | 陈恒汉:跨境文化视域的闽南歌——回首与前瞻(上)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