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音频)| 纪淑芳:说说客家菜中的“干货”(二)(广东博罗客家话)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腊 味
腊制品是客家人在入冬之后的必备美食,也是人们相互送礼的佳品。可能是几千年前祖先为保存食物的无奈之举,如今竟慢慢变成了“秋风起,食腊味”的传统。
入冬以后,在客家农村地区,几乎在每家每户门口都能闻到浓郁的腊味香。一条条挂在竹杆上,闪着油光,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满满的年味。
我们知道,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所以腊味的本意是“腊月的美味”。腊味制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季节性,一般而言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干燥,阳光相对充足,是制作腊味的最佳时节。
对客家人而言,腊味代表着年味。只要北风一吹,客家人家家户户就开始了制作腊肉、腊肠。
从市场选肉,选猪肉时要选猪腩肉,半肥半瘦。带回来洗切,按照比例加入盐、米酒、胡椒粉等调料腌制。
腊肉的腌制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让那些配料腌入味,腌好的肉要马上拿到阳光下去晾干。除了食材和制作的讲究,腊味的晾晒也很关键。天气冷晒得较好,一般立冬过后天气就冷了嘛,阳光要足,要通风,自然风干比较好。
有时家里来客,农村一时又买不到菜,或者农忙季节没空弄菜时,就割一小块下来,切成片放在电饭煲里蒸熟,腊肉中的金黄油脂一点一点渗入雪白的米饭中,米粒甜中带咸,吃得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
腊肉香而不腻,有时也和芹菜、蒜苗一起,或者加些大蒜炒,也是非常不错的。
说到腊肉,当然不能不提到腊肠。客家人的传统腊肠和其他地方稍有不同。腊肠有三种口味,一种是传统客家人吃的,咸香带胡椒;还有一种麻辣的,适合大部分地区朋友吃;还有一种小朋友比较喜欢吃的广式甜腊肠,甜中还带点咸,吃起来也不容易腻。
除了腊肉和腊肠还有腊鱼。将鱼洗净,撒上大量的盐腌制,待水分干后,放在太阳下晒。假如遇到阴天,也可放至通风处晾着。吃时将鱼切成小块蒸熟,香味浓郁,而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有用两三寸长小鱼腌制的,晒干蒸熟后可以连鱼骨一道嚼碎吃掉。
吃腊味最好的时节是在冬天,这时候晒出来的腊味才不容易坏。当然,因为容易保存,许多外出务工的客家人也会提前通知家里人多做一些,过年之后出门工作好带。
相比现在,以前物资短缺,大家做得没那么多。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香喷喷的腊制品成了饭桌上受欢迎的美食。要在寒冬腊月里,找到家的味道,碗里必然要有一样腊味的。
正如同《舌尖上的中国》说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方言与美食(音频)| 纪淑芳:土薄荷——客家人舌尖上的绝密调料(广东博罗客家话)
方言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客家话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文字音频|纪淑芳
本期审读|纪淑芳
责任编辑|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