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音的故事(五十一)| 朱晓农:three还是free:广东腔英文(连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化学备用号 Author 朱晓农、焦磊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当你漫步在上海街头,看见遍布各处的“屈臣氏”连锁店的招牌的时候,如果你光知道上海腔的英语,那一定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屈臣氏”的英语是Watson”s,跟福尔摩斯的好朋友华生医生是一个名字。那要是拿上海话翻译,不就应该是“华生氏”么?怎么会弄出来这样一个古里古怪的“屈臣氏”呢?


(图为广州十三行)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会溯一下屈臣氏这家公司的历史。今天的屈臣氏出售的商品,主要是化妆品、常用药、小食品和饮料。最初的屈臣氏也差不多,是一家1828年创建于广州的西药房。后来这家公司迁去了香港,其主要活动范围一直是在广东地区。所以我们可以猜到,“屈臣氏”这个名字,其实就是Watson’s的广东译音。广东话把“屈”字读作 wat,因此广东人经常拿这个字翻译英语中用w或是wh打头的词儿。例如在早期用广东音注音的洋泾浜英语教材《新刻红毛番话》中,有几处译音就是这样的:

 

             屈 what “乜,什么”

             屈听 what thing“乜货”
               悲屈听 buy what thing“买乜货”
        屈化士 what fashion“乜样” 屈呶哥 what you go“何往”

 

在广东的糕点名称中,也有很多广东洋泾浜英语的的痕迹。例如,著名的广东点心“鸡仔饼”,很容易被人误解是鸡肉馅或者是鸡蛋做的小点心。实际上是一种半咸半甜的小饼干。那么,“鸡仔饼”这个名字是哪里来的呢?其实“鸡”(广东话读成kai)即是直接音译自英文cake(糕饼),加上“仔”表小。于是这种半甜半咸的小饼就在广东就变成了“鸡仔” 或“极仔”。后来有意无意地架床叠屋,又在后面加上了一个类名“饼”字,成了“鸡仔饼”,那就成了“小饼饼”了。说他“有意无意”,是说也许大部分人不知道“鸡仔”的真正语源,也许即使知道了我们中文有类化起名的习惯,如“坦克”后面加个“车”,“啤”后面加个“酒”,“卡”后面加个“片”,“雷塞”后面加个“光”,就在“鸡仔”后加个“饼”让主要意思显豁出来。

广东的小吃里还有一种叫做“地栗糕”的东西,在过去上海的广东早点摊上,摊主还会吆喝——“芝麻糊,咸煎饼,还有那个地栗糕。”“地栗”在上海话里,就是荸荠,所以好多人会以为地栗糕就是荸荠糕。实际上,“地栗”应写作“嗜喱”,也就是咱们今天吃的果冻。“嗜喱”是英文jelly的广东洋泾浜。还有我们常吃的西米,本身并不是什么植物上长出来的米,而是利用植物淀粉制成的小颗粒。西米的英文名是sago,广东人音译成“西谷”,又字面误导地类化为“西谷米”。这个词传到别的地方,人们不知道它是sago的音译,于是把原来的“西谷-米(名叫“西谷”的类似米的东西)”当成了“西-谷米(西方来的谷米)”,就简称为“西米”了。

今天在香港,还能常常听到这种广东味儿的英语。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值得拿出来一说。如果和香港人用英语交谈过,就会发现,他们会把很多齿间音θ开头的字儿都给读成唇齿音f,例如英语的“三”three和“自由”free,他们就老混着。香港的学生做论文,听起来不像是做thesis [θ-],倒像是做phesis [f-]。这特征在香港很普遍,即使是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人,有时也摆脱不了这个习惯。然而,这个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

齿间音θ是英语有而汉语里面少有的一个音,因此,中国人学英语,要是发不好这个音,就会拿汉语里本来有的音去对。至于怎么对,说不同方言的人就不大一样,得看自己说的方言里,哪个音听起来跟这个音最像。所谓的“像”,也就是在发音的方式上有类似的地方,而不同的类似,则造成了不同方言对齿间音的不同对应。

齿间音θ有两个典型特征,第一个是它的调音部位是舌尖-齿间。在这一点上,它和常见的舌尖齿龈擦音s在调音部位上近似,这也是绝大多数学英语的人,例如上海人、北京人,用汉语的s去对应齿间音的缘故。但是另一方面,齿间音是一个呼音(弱擦音),而不是一个咝音(强擦音)。这使得齿间音在听感上就不像其余用舌尖调音的擦音那么尖锐。要是用s去对,在听感上就不那么像。因此,齿间音θ到底是对应齿龈的咝音s还是唇齿的呼音f,一方面有听感上的两可,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音系中的语音分布。一个音系中的s,如果更接近于前齿沿,那么他就更像呼音,就用他来对音θ;如果一个音系中的s更接近于龈脊,那么就更像咝音,那就要用f来对音θ。上海味儿(还有北京话)与广东味儿的英语,遵循的正是这两条不同的路线,因此也就对应了不同的结果。事实上,这种广东味儿的英语也不是广东人的专利。有一个著名的英国笑话就是:你该把一头三个(three)驼峰(hump)的骆驼叫什么?答案是:汉弗莱(Humphrey)!这里的Humphrey [-fr-] 正是hump-three [-θr-] 的谐音。可见这种广东味儿θà f,在英语里也有人会混淆。

 

(原载《叫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焦磊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一版)

                                           

往期推荐

语音的故事(五十)|朱晓农:洋泾浜:上海腔英文(连载)

语音的故事(四十九)| 朱晓农:早期超一流描写语音学家——艾约瑟(连载)

语音的故事(四十八)| 朱晓农:系统的汉语拼音方案:金尼阁(连载)

语音的故事(四十七)| 朱晓农:最早的汉语拼音尝试:利玛窦(连载)

语音的故事(四十六)| 朱晓农:圣经的方言译本(连载)


本期编辑:周书琪

本期审核:周书琪

责任编辑:甘于恩

图片|网络(侵删)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