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架 | 沈明《晋语语音研究》【转发】

本文转自“今日语言学”公众号

《晋语语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明 著
2022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容简介

晋语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李荣1985)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第2版2012),晋语分布于山西大部(南部除外)、陕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共194个市县旗。


北方的汉语方言里,晋语语音系统的存古性与创新性并存,加上官话方言的影响,面貌相对复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分10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晋语的分区。介绍晋语(及汾河片中原官话)的分布区域,分片以及各片主要的语音特点。
第二,晋语语音系统的面貌和主要特点的总体性研究。《晋语的文白异读》详细描写晋语(及汾河片中原官话)声母、韵母文白异读的类型,归纳演变规律与结构特点。《晋语韵母一二等的区别》描写韵母分一二等的类型,声类与韵母等的演变速度之关系。晋语丰富的白读系统和韵母分一二等,存古与创新并存,在北方方言里尤为突出。
《晋语的声调》《晋语的声母》《晋语的韵母》介绍声韵调系统的面貌,讨论音类分合关系、调类合流方向(平声、阴平上、入声)、音值特点等。
第三,个案研究。讨论例外读音,也就是考本字。
《晋语果摄字今读鼻音韵的成因》是接触覆盖演变而导致的矫枉过正。晋西、陕北黄河沿岸的一些晋语里,果摄字今读鼻音韵(包括鼻化韵和鼻尾韵)。从韵类分合关系来看,有的方言果摄和宕江合流,比如佳县佳芦:多=、驮=糖、左 涨、歌=钢、锅=光、和=黄;有的方言果摄与曾梗(深臻)合流,比如绥德四十铺:多=灯、驮=疼腾、左=争 蒸~月(针真)。本章认为这样的读音经历了两个变化过程:第一步,宕江、曾梗丢失鼻韵尾[-ŋ],分别合流到果摄[*o]、,属于演变(白读层)。第二步,受官话方言宕江、曾梗读鼻音韵的影响,宕江果、曾梗果作为一类一起加上鼻音成分变成了,属于层次(文读层)。共时音系高度简化,但系统并不单一。
《晋语里残存的“儿[n]”缀》讨论音节融合导致构词的叠床架屋。晋语有些常用词来源于古阴声韵或入声韵,但今多读鼻音韵。比如,面称母亲为“蛮=꜀man(“妈儿”的合音),称蚂蚁为“蚂边(“边”是“蚍儿”的合音、“蜂”是“蛶儿”的合音)、称去年为“年省”(“省”是“时儿”的合音+有调的轻声)、称白天为“白人”(“人”是“日儿”的合音)。本章认为晋语的“儿”缀曾读,并与前字合音。“儿”缀构词早期更常见,后为“子”尾取代。词音有时候比字音变得慢,可以由以看到字音的音变路径。
《晋语“哥”的读音》今读特殊的原因,包括小称变调、文读覆盖、词音等。晋语“哥”的声调,或同上声,或同阳平(升调),或同去声(降调);韵母今或读“嘎”(同假摄)、或读“高”(同效摄),或读“钢/港”(同宕江)。本章认为,同上声是由“姐”的声调类推来;同阳平(升调)或去声(降调)都是表亲密义的小称调。同假摄[*a]反映了“歌麻同韵”的时间层次;同效摄[*au]是效摄丢失元音尾[-u]后自成韵类,等果摄文读音进来之后而同音;同宕江[*aŋ]有两个原因:一是字音的演变与层次,即宕江丢失鼻尾韵[-ŋ]合流到果摄,之后受官话方言宕江读鼻音韵的影响,宕江果当做一类一起加上了鼻音成分;二是词音,即“哥儿[*ka+n](=干)”合音后同(咸)山,之后由于(咸)山的韵尾变成了[-ŋ]而同宕江。
《晋语的方位词“下里”“上里”》,“下里”“上里”跟在名词后面,表示在“一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来源于表示处所的“下/上处(这儿、那儿、旁边),叠加了表示范围的“里[]”。“下/上”“里”“下里/上里”三个方位词分工明确。“下”“上”的读音,体现语法化成分与语音弱化形式共现。
另有附录《山西岚县方言音系》描写岚县方言音系,归纳演变特点,列出同音字汇。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网信室编辑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以上内容转载自“今日语言学”公众号

本期编辑:袁静

本期审读:袁静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信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新书架 | 陈泽平、林勤编撰《福州方言大词典》出版【转发】

新书架 | 厦大出版社:《莆仙方言大词典》正式发行【转发】

新书架|《邢福义文集》出版【转发】

新书架 |《河北方言研究丛书》(桑宇红主编)推介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