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趣谈(音频)| 凌丹娜:客家话里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称呼方式(茂名信宜钱排客家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客家话是不是这样的,在我家这边,“瑞旺”这个名字,至少有三种叫法:“阿旺”、“旺仔”、“旺牯”。



客家人在称呼人名的时候,喜欢在名字前一个“阿”字,如“阿兰、阿莲”等,想必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但是除了在名字前加“阿”字,在我们这边,我们还喜欢在称呼后面加一个“仔”字,比如,当你排行第七的时候,除了“阿七”这个称呼外,你可能还会被人叫“七仔”;在家的名字是“阿娇”的,也可以被叫做“娇仔”;邻居家的三嫂,可以被叫作“三嫂仔”。当然了,这样的称呼一般是长辈称呼晚辈,或者同辈相称的时候出现。不过,也有孩子叫自己的爸妈为“爸仔”,“妈仔”或者“阿爸仔”,“阿妈仔”,而我,从小到大都是叫我奶奶为“阿婆仔”。

这种在名字后面加“仔”字的称呼方式,一般都是用来称呼比较熟的人,细品一下,你会感受到,在名字后面加“仔”字,叫起来会少一些辈分之间的隔阂,多一分亲近。

除了在名字后面加“仔”外,还有在名字后面加“牯”字的,比如“阿信、阿旺”会被叫作“信牯、旺牯”。这种在名字后面加“牯”的称呼方式一般是用来称呼男性的。我只知道,“牛牯”是公牛;“石牯”是石头,“拳头牯”是拳头,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名字后面加“牯”字。后来我在《江西石城客家方言“牯”的意义和用法》的这篇文章中发现了“牯”字的用法的演变。文章说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语言经济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进一步作用下,“牯”的使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从动物名词后面借用到了专称“人”的名字后面。”“在名字后面加“牯”,常带有亲昵、喜爱的感情色彩。”

虽然我家这边不是江西石城的,但是这其中的学问,我认为还是有可以借鉴之处的。

在思考这几种称呼方式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六□(puk5)”——指排行第六的人的另外一种叫法。“□(puk5)”的读音跟客家话里的“额头上起的包”的“puk5”读音一样,我问了一圈我周围的人和长辈,除了“六□(puk5)”是否还有其他在名字后面加“puk5”的叫法,比如“七□(puk5)、九□(puk5)”等,但他们都是想了想,然后就笑笑说没有,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排行第六的叫“六□(puk5)”,而其他的就不这样叫。我的直觉告诉我,是因为数字“6”有一个圆滚滚的鼓起来的包,所以叫“六□(puk5)”。后来我更加坚信我的这个想法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我想起了排行老七的,还有另外一种叫法,叫“七□(tok5)”,“□(tok5)”的读音跟一种短柄的小锄头的读音“剁(tok5)仔”一样,而数字“7”的形状确实跟“剁(tok5)仔”的形状很像。所以我合理地推测,这两个称呼应该是这么来的。

短柄小锄头【剁(tok5)仔】

这篇文章只是小编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称呼方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END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凌丹娜

本期音频 | 凌丹娜

本期审读 | 李思华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趣谈(音频)| 温梦婷:谜语三则(六)(江西石城高田话)

方言趣谈(音频)|陈淑霞:新兴人口中好玩的歇后语(广东云浮新兴白话)

说说咱的家乡话 | 禹点:趣谈隆回话的亲属称谓(湖南隆回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