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文化(音频)|吴舒淇:港口龙艇文化(中山港口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龙艇


制作技艺


中山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外公布,其中,港口镇龙艇制作技艺正式列为市非遗项目,自清末明初以来,已有上百年历史,而罗志明师傅为龙艇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图为龙艇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罗志明师傅)

       (图为龙艇)

历史起源

(图为港口镇的部分地带)

港口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水路交通便捷,是水乡地带,而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船艇,这可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图为农艇)

从清末明初开始,当地人民创造了农艇技艺,打造出适合珠三角水乡河涌使用的农艇,主要用于农产品、农用物资的运输以及农民出行代步的“横水渡”“送人艇”等交通工具。


(图为体育活动赛艇)

后来,当地农民为了迎端午或庆丰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打造出体育活动赛艇,俗称“小龙舟”,因此,技艺也被称为“龙艇”制作技艺。

工艺传承

“这艘艇长5.2米、宽1.8米,虽然不算最大的,但耗时一个多月”。非遗传承人罗师傅说到。其中,他也补充到,“耗时久是不仅是因为手工打造耗费人力、物力久,在制作工艺的过程中,还要给港口镇的各校学生亲手讲授龙艇的制作工艺”。

(图为学生到罗志明师傅的造艇作坊参观学习)


龙艇看起来简单,但其制作工艺是十分繁琐,需要花费很多的心血。整个流程主要有选料、晒板、鎅木、煀木、刨木、划线、弹墨、做龙骨、凿钉眼、钻洞、打船灰、做横阵、做横梁、做档板、做头尾板、做桡仔、做弧边、掩钉、光底修整、上灰、上油、晾干、下水等二十多道工序。在如此复杂的技艺背后,是非遗传承人独具匠心打造,罗师傅也表示,自己跟随父亲制作龙艇长达三年之久才出师。


(图为上蝴蝶钉)

(图为选择上好的大树杆做龙骨)

(图为龙骨固定,夹具水平定定型)

(图为龙骨定位完成后,使用工具钻孔)

(图为墨线定位)

(图为安装两边挡板)

(图为安装座位、挡板)

(图为桐油灰搅拌和匀)

(图为原木制桨上封油漆)

(图为检查验收制作好的龙舟)

工艺价值

岭南地区拥有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历史,其不但承载人们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维系乡情的重要纽带。而罗师傅在其中的传承也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他能传承好龙艇文化,向青年学子普及好龙艇制作技艺。





本期编辑:吴舒淇

本期音频:吴舒淇

本期审读:简荣均

责任编辑:甘于恩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亮图坊、港口发布、

中山市文化馆订阅号(侵删)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注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

方言与民俗(音频)| 邵启彰:盐步老龙——五百几年历史嘅龙船,仲唔嚟睇下?(佛山南海话)

方言与文化(音频)|陈倩怡:漫谈家乡的龙舟文化与情怀(一)——龙舟制作(番禺洛浦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 陈小蝶:麻涌的龙船景(东莞麻涌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