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文化(音频)|陈瑶:赣南采茶戏(江西赣州安远客家方言)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源与流
采茶戏是一个跨区域剧种群,在江西、两湖、安徽、福建、两广和台湾等地区均有流传。这众多的分支大多数和赣南采茶戏有着密切的姻亲联系。
赣南采茶戏是流行于地方的戏曲,也叫地方小戏。安远九龙山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三”腔、绝、艺与“一”调
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有浓厚的民俗性和独特性。
“三腔”——茶腔、路腔和灯腔
茶腔在“三腔一调”中占据了重要的主导地位。它的曲调或婉转恬静,或明亮轻快,戏词里融入了客家话,以及当地富有特色的衬词衬句,如《斑鸠调》里:“正月嘛格叫哟嗬咳”中的“嘛格”、“实在里格叫得好啊咿呀咿子哟” 中的“里格”和“咿呀咿子哟”这些衬词使得采茶戏演唱起来更加清新活泼,可爱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如《牡丹调》《绣荷包》和《送郎调》等。
灯腔,和茶腔二者为“三腔一调”的主要部分。它拥有形式多样的唱段,如传统名俗的花灯、马灯、茶篮灯,以及花鼓中的唱段。由于它是用锣、唢呐和勾筒等打击乐从旁协作,所以富有节奏感,音乐性强,气氛热闹欢快,整体曲调让人感到振奋,有利于展现田间劳动人民积极乐观、质朴勤劳的精神。如《春谷雨》《问茶名》和《闹五更》等等。
路腔,又可称之为“路调”。曲牌大部分从湖南流传过来。路腔是在队伍行进过程中表演的一段声腔,大多由丑角用赣南采茶戏特有的铁制扇花、矮个儿步来演绎。如《眉灵调》《折打》和《开四门》等等。
02“一调”——杂调
“杂调”是经过各地民间交流而后由其他地方流转到赣州地区的小曲。它只穿插在整段作品中使用,不是独立的声腔。曲调轻巧活泼,抒情优美,经常用来点缀人物性格,调整戏曲氛围。如《孟姜女》《新八仙》和《北词》。
“三绝”——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
矮子步分为矮桩、中桩和高桩。客家人生活在大山之中,连绵不断的山包围着客家居住地。走亲访友、日常生活、交通往来,都要弯腰屈膝,用脚丈量群山,每一个人在大山面前都是“矮子”,谦卑祥和。这就是“矮子步”的由来,是独一无二的基本舞步。
单袖筒,赣南采茶戏的一绝。与一般戏曲中对称优美的双袖筒不同,赣南采茶戏只有一个左袖筒。一只袖筒单看起来十分地不和谐,但是它和另一只手中的扇子花结合起来,就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扇子花,动作多,种类杂。如抛甩扇、遥望扇和遮面扇等等,表现力强,更加突出了赣南采茶戏的特色。
“三艺”——歌、舞、戏
歌、舞和戏是剧种的“三艺”,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交融。是赣南采茶戏的重要部分。
美与丑
正所谓“生旦净末丑”,丑行列属最后一位。但是在赣南采茶戏中却是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表演行当。即“三角成戏,小丑当家”。
赣南采茶戏的丑角分为正丑和反丑。正丑由青壮年俊扮,接近于大戏中的“小生”,但是在载歌载舞中突出青年人坦荡乐观、智慧幽默的蓬勃生命力。反丑丑扮,多是极其夸张的奸狡恶徒,虽表现的是社会反面形象,却总是在滑稽、谐趣和笑闹之中,达到喜剧调适人性、疏解身心的独特效果,形式虽丑,但是艺术上是美的。
赣南采茶戏中的正丑和反丑都没有走上绝对化的道路,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展现的是更贴近劳动人民的审美,“丑中见美,美藏于丑”。
传统戏《钓拐》是脍炙人口的赣南采茶戏经典。
主要塑造了刘二轻浮贪婪的丑陋形象。
《钓拐》刘二
《钓拐》 来自抖音智能合集助手
《一个人的长征》是导演张曼君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舞台经验,结合时代,浓缩现代戏曲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造性改造。
《一个人的长征》骡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35110lckj1《一个人的长征》 来自抖音江卜粮
在被现代文化、现代文明深深浸润的世界,如何让赣南采茶戏永葆生机与活力,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期审读 | 林舒航
责任编辑|甘于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与古迹(音频)|古翠玲:一方净土,三柱清香(五华客家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杨佳妍:青莲山上,千年温泉(江西抚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