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人生路,六载暨南情——优秀毕业生董一博专访【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暨南大学文学院 Author 暨南大学文学院
本文转载自“暨南大学文学院”
个人简介
人生格言: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悠悠暨南情
“用双脚丈量暨大的校园是一种类似程门立雪的感觉,不知不觉六年过去,已走遍暨南园的每一个角落。”
2017年,董一博踏入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如今已是他在暨南园度过的第六个年头。读博期间,董一博在专注课业研究与学术活动之余,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组织各项课余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不仅取得了出色的个人成绩,也服务了团支部的各位同学。谈到研究生生涯规划,他强调了适应环境的重要性。硕博就读于同一所院校,使董一博更快地适应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在不同的学校学习研究有助于接触不同的学术氛围,认识更多的专家教授,这是很好的研究经验。而熟悉的校园环境、教学风格等,对科研学习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回首过往,董一博十分感激恩师甘于恩教授的辛苦栽培。在甘于恩教授的指导下,董一博培养了扎实的学术基础,习得专业研究方法,更有幸认识更多的专家学者,了解百家之言。除了跟随甘于恩教授日常学习,与詹伯慧先生的交往也是董一博暨南生活中难以忘怀的回忆。詹伯慧先生是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著名语言学家、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汉语方言研究和潮州文化研究。詹先生是位非常幽默和蔼的老先生。董一博不仅参与了詹先生的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私下也经常和先生聊天,提升学科专业知识之余,更体悟了人生处世态度。讲到这里,他笑道:“我们之间的年龄差比较大,他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我们才二十八九岁,但我们的关系非常好,有时詹先生也会赠我一些墨宝。”与老师的忘年交是师兄最为感激珍视的回忆,在詹先生的教导帮助下,董一博始终深耕于方言研究。
(师徒临别,情深意长)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董一博始终铭记在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们学校是暨南人的骄傲,我们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擦亮暨南的金字招牌。”他讲道:我们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是国内较高水平的方言研究基地,我们有南方语言学论坛,邀请国内外的名家来传经送宝;我们经常召开海内外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交流讨论。这些重要的学术论坛和会议都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师兄倍感自豪之余也更加勤谨努力。
董一博与詹伯慧先生的合影
漫漫学术路
硕士期间,董一博的心思多在学习科研上,读博后,恰逢团支部改制重组,需要学生承担相关工作,他便主动担任了中文学科博士研究生团支部的书记,开始了学生工作和科研工作两手抓的生活。博士生的科研压力重,为了调节大家的学习压力,董一博组织支部开展了多种文体活动放松娱乐。博一博二时,支部的成员们常一起打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有时也和其他支部一起去广州周边的文化场所学习参观,放松身心之余还能强身健体。
劳逸结合不仅是支部的工作风格,也是董一博的学习方法。他说,学习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再针对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计划。每日学习安排可以灵活变通,比如有灵感或效率较高时可以集中精神多学一段时间,但千万不能忘记休息放松。比如计划晚上十二点休息,可此时灵感还很充沛,那就可以多钻研一两个小时,但若熬得时间太长,反而会影响隔天的精神状态。
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科研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丰富的专业知识。董一博认为,研究生期间应当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术会议,听取学界大家的观点主张,从而了解学界前沿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打开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时,学习之余必得动手实践,跟随老师学习科研经验之余可以写一点小文章练笔,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就是师兄而言,正是田野考察的实践经验让他发现并解决了许多研究问题,较大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此外,科研还看重观点创新,因此要注重交流讨论,在参与会议时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有他人的建议才能更好的成长。总之,研究生要主动了解参与学术活动,在研究中提升科研能力。生活固然有诗与远方,但远眺星空时,勿忘脚踏实地。
声声祝福语
就毕业后出路选择的问题,董一博诚恳道,毕业后深造还是工作的问题他也纠结过,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辩证地看待。如果毕业后能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对自己来说特别理想的工作,还是要抓住机会。但对于热爱科研的同学来说,升学就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继续深造和工作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在于个人选择,每个人的目标各不相同,辩证地看待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采访的最后,董一博鼓励同学们努力进取,也相信所有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美好的未来。在暨南园的六年时光,是董一博生命中重要的经历,他真心祝愿母校的明天越来越好,也鼓励一代代暨南人不忘初心,不懈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图片 | 董一博
文字 | 章恺羚 董一博
编辑 | 罗雅涵
初审 | 孔亚楠
复审 | 肖丹
终审 | 魏霞
本期编辑 |黄乐蓉
本期审读 |黄乐蓉
责任编辑 |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