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方舒雅等: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读《广东粤方言地图集》
《南方语言学》第19辑书影
提要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国内第一部分省单方言地图集,以地图绘制的形式直观展现方言特征与差异。该书调查广东省境内122个点的粤方言,以150幅分类地图展现广东粤方言面貌。《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不仅推动粤方言的深入研究,更是为方言学科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方法、视角上的借鉴。
关键词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 粤方言 方言地图 地理语言学
一、引言
在汉语方言中,粤方言占据了较为的重要地位,在海内外均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粤方言研究起步时间较早、发展速度较快、研究成果较为丰厚。从广东方言研究的萌芽算起,有文献记载的至少在200年以上(刘新中、崔淑慧,2004)。但在现有研究中,以地图绘制的方式展现广东粤方言面貌的成果并不多。最早对广东语言地图的绘制出现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科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朗文出版公司)B13“广东省的汉语方言”中。该图体现出广东省汉语方言的分布,并未涉及方言特征,也未有单独的“粤方言分布图”。真正以地图形式揭示广东方言特征的是《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书中包括语音图20幅、词汇及语法图21幅,展现珠三角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的典型特征,在同类工作中具有开先之功。此后,《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1994)、《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1998)中均有体现粤方言特征的语言地图的绘制,且在条目、图例的设置、特征的表述上均呈现愈发科学、清晰的态势。由詹伯慧主编的《广东粤方言概要》对广东粤方言特征在语言地图上有全面、宏观的展现。该书内附有66幅方言地图,包括语音图24幅、词汇和语法图41幅,反映了广东粤语47个点在语言本体方面的特征,对整体把握粤方言的特点有着重要作用。但该地图存在语法条目不够系统、体例不够一致、绘图不够精细、观感受到较小版面制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言特点的展示。“广东粤方言地图集”项目是第一个分省方言地图集项目,由暨南大学甘于恩主持,曾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于2004年立项,2009年结项,结项成果获评“优秀”等级。即将出版的《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弥补了此前研究成果中对广东粤方言地图绘制上的一系列不足,全面调查、优选条目、精细制图,是方言学和地理学两门交叉学科融合过程当中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粤语分布图)
二、《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主要内容
(一)全书体例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绘广东粤方言之全貌。其调查包括广东境内的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勾漏片的粤方言,涉及122个县市区镇的粤语。立足调查情况绘制广东粤方言地图,从400多张广东语言地图中精选出最能反映广东粤方言特点、特色和发展趋向的核心成果,按照语音、词汇、语法分三部分进行归类整理,最终编制语音地图35幅、词汇地图101幅、语法地图15幅,共151幅。语音、词汇、语法地图是《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主体部分。前言和凡例阐明选点情况、调查细则、绘图标准等基本内容,成为书中另外两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语言特征的表现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一种地域性的语言特征分布地图集(张振兴,2010),展现广东粤方言的共性特征和特性特征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是此书的重要内容。在方言特征的表现上,《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并不对共性特征或特性特征某一方面有所侧重,而是兼顾两者,实现平衡。地理语言学中的方言解释部分是地理语言学研究重中之重的部分,该书通过部分语音(如“新”与“身”是否同调图)、词汇(如“黑”字说法图)、语法(如后置状语图)等等图幅以及方言解释,更加直观的体现粤方言内部的共性特征,甚至是与其他方言的共性特征。特性特征在“古浊上有无并入阳去或去声”(如“买”与“卖”是否同调)、“动物雌雄性别的说法”、“选择疑问句的说法”(如“你去亦或佢去?”)等等都有所体现,其地理分布也呈现出按区域规则分布与不规则分布的复杂情形,反映广东粤方言的内部差异。全书囊括粤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重要特点,在地图与行文中均有对其进行详尽阐释。依据对反映粤方言音韵特征、词汇特点、语法特点的代表例字、例词、例句的实地调查及地图绘制,展现出粤方言在广东省内的现实情况。共性特征与特性特征同时存在于广东粤方言内部。(三)解说性文字强化特征图信息
地图集中图幅承载的信息有限,《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对特征图有较为完备的解析性说明。解析性说明对词形的分类、地理分布以及可能的来源,都做了初步的探索,在已出的同类成果中较为少见,虽然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但已属难能可贵了。
(“下雨”说法在广东省的地理分布图)
三、《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成书特点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在项目负责人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的带领下,在清晰研究思路的指引下,在专业精进的学术团队通力协作下,得以顺利出版。致力于粤方言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与其团队成员将学术专业性与对粤方言研究的热忱融入地图集的绘制编撰中,使之成为粤方言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一)科学性
地图集绘制的每一个环节,从遴选代表点、确定发音人、制订调查条目、获取调查材料到最终图幅的呈现,都在坚实理论的支撑下、严谨思维的引导下及有效方法的实践下完成,使得《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具备科学性的特征。1.制图标准的确定
广州话作为强势方言,对广东省内各地的粤方言产生影响,使得其的语言特点呈现逐渐向广州话靠拢的趋势。这一趋势导致许多粤语次方言中所保留的近代粤语甚至是早期粤语的珍贵面貌开始消磨、剥落。若不及时抢救,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方言的原貌将逐渐消退,对粤语的历史研究造成巨大的损失。鉴于此,《广东粤方言地图》选择县城方言体现代表性,选择非县城方言体现较古老的特征,调查对象则选择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第一发音人,以老派特点作为地图绘制的依据。2.调查条目的制订
作为一部地域性的语言特征分布图集,综合展现广东粤方言的共性特征和各地粤语的特性特征有赖于合理设计调查条目。调查条目的统筹与准备对地图集最终呈现方言特征的面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团队总结在绘制《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时漏收重要的反映方言特色的条目的教训,在拟定调查条目时除了将反映各粤语点基本特征的条目整理完善,尤为注意是否将能够反映粤语次方言中有特性特征的条目纳入其中,如四邑片的形容词ABAB重叠式、广府片某些粤语形容词“好AA”的表达等,使得《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既能顾及粤语的共性特征又能挖掘各地方言的特性,在呈现内容的安排上科学合理。3.语言材料的获取
按标准所需物色的发音人,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材料开展实地田野调查,记录语言情况,材料可谓真实、准确、可信,为地图集的绘制提供依据。《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中每一张地图的绘制所依托的材料均为实地田野调查所得,在此基础上参考以往极其丰富的粤方言调查研究成果,真实反映语言的现实情况。
4.方言地图的绘制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中地图的呈现具有画面清晰、逻辑合理、图例连贯、层次分明的特征。使用GIS技术设计,确定最新的底图,用不相同的单色区划分各行政区划;运用简洁明快的符号标注特征,符号以基本符号为大类,延伸符号和套叠符号之间具有逻辑性;符号确定后在各图之间形成连贯,如广州等处的方言习惯用红色圆圈表达,则在多图中要保证一致性;利用色彩和套叠的手段,使地图具备层次性的立体感。(二)整体性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全面展现广东粤方言的特征及差异,从宏观上审视、了解方言特点。全书整体性特征表现在调查点的布局与调查内容的平衡两方面。1.调查点的布局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广东境内所有的县级单位进行选点调查,每县2点(县城1点、非县城1点),共122个调查点,囊括广东省粤方言分布区域的所有县市,旨在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广东境内粤方言情况在展现上的平衡与全面,详尽展现广东境内的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勾漏片的粤方言情况。除此之外,《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中另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语言和方言分布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了广东粤方言的整体生存环境。2.调查内容的平衡
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本体的三个部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在条目的设计中考虑充分体现广东各地粤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征,汲取此前编撰方言地图中出现的“先天不足、畸重畸轻”情形的教训,兼顾语言本体各部分内部的全面系统性和三部分作为整体的平衡性,语言特征的展现更为均衡。
四、《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价值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在方言地理学研究领域、甚至在整个方言学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研究成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作为第一个分省方言地图集项目,其研究成果的集结出版在保存丰富语料、促进学科发展、融入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在展现省内粤方言特点的同时,依靠122个方言点所串联起来的语言整体,将语言特征的竞争、扩散、传播模式及发展速度在地图中充分展现,使之成为“方言周圈论”(柳田国男,1943)、“跳跃式传播模式”等理论的有力佐证。引导学者在探究广东粤方言变化发展模式的同时,结合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思考变化发展的形成原因。
(一)保存丰富语料
广东省粤方言地图集项目的推进目的是带动粤语调查研究的深入进行。对语言资源的记录、保护与抢救是方言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广东省粤方言地图集》中对粤方言原貌的有效记录与保留不仅深化重视语言资源的理念、唤起越来越多研究者记录、保护语言资源的意识,更是让粤方言的深入理论研究有了可托之本。(二)促进学科发展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对地理语言学这类交叉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方言学和地理学两门交叉学科融合过程当中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利用地图详细、直观的特征,详细展现出广东境内粤方言的全貌,从宏观上把握省内粤方言所特有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与此同时,各方言点之间的差异在彩色地图的展示中更加清晰明了。此书的出版对加强学科联系,综合利用学科优势,运用地理学、信息科学等研究方法与成果辅助方言研究,为同类型研究提供方法与视角上的借鉴。此外,地图中广东境内粤方言共性特征与特性色彩的直观体现为比较广东境内各片各点粤方言拓宽研究思路,对造成粤方言内部差异的深层原因及方言变化发生机制的研究也促进着比较方言学的建设。总的来说,《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推动着学科的发展。(三)融入实际应用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除了服务于方言学者的研究探索外,也成为喜爱粤方言、关注粤方言的广大群众的学习材料。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语言,激发民众对自身所操方言的关注热情,帮助其打消“说方言不体面”的思想,让更多母语者身体力行投身保护方言的行动中。《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中展现出来的并非仅仅只有语言本身的发展情况。语言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广东粤方言的区域差异更展现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下广东地区各地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情况。由此而言,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为广东省的语言经济学的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从实证的角度获取与社会交往、经济发展水平、语言政策制定、语言教育各方面的相关语言数据,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成本受益等分析方法从语言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理论价值及相关问题[J],语文研究,2007(02):49-52.
[2]刘新中,崔淑慧.粤方言研究的重大突破——读《广东粤方言概要》[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03):105-107.
[3]詹伯慧.一本普及粤语知识的好书——读《粤语词汇讲义》[J],南方语言学(第十四辑),2018:166-168.
[3]张振兴.《广东粤方言地图集》述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03):98-101.
[4]柳田国男.《蜗牛考》,创元社〈创元选书104〉1943年2月25日改订版。
(原载《南方语言学》第19辑,刘新中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公众号有删改)
往期推荐
预告 |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首发式特展(视频)
快讯 |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首发式暨地理语言学论坛顺利举行
特稿 | 詹伯慧:在《广东粤方言地图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广府文化 | 甘于恩:广府方言与外来文化
报道 | 地理语言学的硕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问世【转发】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