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诵读经典(音频)|林舒航:文天祥《至温州》(浙江龙港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南宋德祐二年(1276),临时出任宰相的江西儒生文天祥与元军谈判被扣押,好不容易从元兵解押途中逃出,历尽艰险,一路向南寻找南奔的朝廷,泛海过山也来到温州,住在了江心屿。
这真是一个风雨漂淼的年代,南宋的江山已快坠亡,朝延又不知去向。文天祥留居江心屿一月,内心也充满着悲愤。作为南宋最后一届状元及第的儒生,闻知国家有难,从赣州举家丁起兵勤王,杀到“南京”不仅没保住首都,还差点丢了性命,几年下来,追随他的几万江西兵,到了温州却只剩寥寥十余人。然而,从小深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的读书人,以江西人固有的韧性,在国破君无踪影的危机下,依然挑起了时代给予的重任。文天祥,一方面派人打听小皇帝所在地,一方面收拢当地南宋残兵,欲重振旗鼓,收复破碎山河。
然而,国破山河碎的悲伤,总是袭扰着他的思绪。在江心屿居住其间,文天祥每天在中川寺面对宋高宋的御书,心情总是难以平静,回想起自已从敌营中九死一生的经历,不由感概万分,于是,他在寺庙中写下了《北归宿中川寺》题壁诗,诗曰: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此诗即是回首自已一路朝南忠君经历的叙事诗,也是抒发壮志的誓言。诗中的“万里风霜鬓已丝”不只是感概为了返回故国,自已经历了万里的无尽风霜,以至于鬓都变白了艰辛,更有“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的不屈使命。文天祥在诗中,发出了愿意效仿苏武精神,不祈求有南归的一天,却一定要作出报国的行为志向,来尽一份臣子的责任。
文天祥就是在南宋末年这样的一种国破山河在的背景下抒志的。虽九死一生,然不断南移,到达温州居住在江心寺时,悲痛不仅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的“壮心”!“暗度中兴第二碑”,诗中的结尾,不仅是他的誓言,更是他的宣告,他在高宗御墨前,用诗宣告天下,将为实现南宋的“复兴”而鞠躬尽瘁!
果然不久,文天祥又南寻,离开温州,到福建晋见到了小皇帝。朝廷不仅封他为“信国公",宋端宗景炎初,还拜文天祥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于是,集“党、政、军”权为一身的文宰相,在偏居东隅的五岭以南,拉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抗元军事斗争,打响了南宋最后一场保卫战。虽以他的被捕并舍身取义为结局,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赤胆忠心与民族不屈气节,却光辉不朽,永照后人。
1482年,文天祥死后二百年亦明成化十八年,瓯人在天祥公曾居住过并立誓的江心屿建一公祠,以示景仰。此祠,初名宋文丞相祠,其后在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几经修建,改名为“宋文信国公祠”,以祭祀他对国家的忠心。大明王朝,终于将文天祥的浩然正气长留在温州!
往期推荐
方言诵读经典(音频) | 李婉宜: 唐·李白《赠汪伦》(揭阳普宁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陈婷婷:美食活动之渝味传五洲(重庆云阳话)
本期编辑|林舒航
本期音频|林必藏
图文文字|网络(侵删)
本期审读|王建城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更不容易,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易,很多读者没有打赏的习惯,提倡每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