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访谈|梅数植:一场阅读的障碍赛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的第二场:“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
坪山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系列展览是一项持续的跨界合作试验。它邀请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三方联名创作,形成9个全新类型的展览。这项集体艺术创作何以实现?这项试验如何型塑或延伸参与者的实践经验,最终使展览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呈现?围绕“九层塔”系列展览,坪山美术馆特别推出系列专访,向各合作创作者提问,以解开更多展览背后的故事。
本期是九层塔展览系列②——“陈列与重现”的平面设计师梅数植的专访,由于文佳采访,毕竞、甘嘉馨、刘伊芬对问题编撰亦有贡献。
序言
“陈列与重现”展览海报,平面设计:梅数植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展览开展至今已半年有余,让蛰伏已久的艺术圈再一次燥热。如今一切归为平静,人们开始思考这场特殊意义的跨界行动为深圳艺术生态带来了什么?参与者们在思考些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深度参与此次展览的创作者们,或许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思考中去寻找诸多问题的答案。
何为跨界?策展人崔灿灿将这次尝试定义为“中国从未有过的展览方向和形式”,“我们所做的是一个真实发生,并且恰当精准的跨界。”它更像是在不同实用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物理和化学之间产生了很多跨界学科是源于对问题的选择,解决问题时需要动用很多系统。”这次跨界便是围绕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三个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展开。
空间与视觉是一个展览中不可回避的部分,创作过程一定会主动与两者关联,这种潜在的意识会使三个身份之间产生跨时空交错的对话。为了保持其各自的独立性,展览有一个工作准则——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彼此不干涉的前提下各司其职,互相独立的三方在整个过程中碰撞出丰富的化学反应,而我们就在这个繁杂的沟通系统中寻找到可能。
在展前工作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梅数植对于互不干涉的“严格执行”。在实时跟踪展览进度的工作群里,PAM展览部每次更新现场图片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策展人、艺术家与建筑师的大拇指
这样的工作方式得以让梅数植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地施展。他在这次设计中为读者们创造了一个需要适应的新环境:设计语言在不同关系中游弋,这种关系包含强烈的去中心化和解构主义,比如通过毫无规律的文字排布来制造阅读障碍。“这次我希望能够换一个方式,因为信息传递出去没有要求准确和快速,那我就非常慢速和不那么准确的传递信息。有点类似于我们日常讨厌晒太阳,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他将这种一反常态的阅读体验称之为“一场阅读的障碍赛”。
“陈列与重现”展览折页
这次的平面设计有对以往风格的延续,也有基于此次展览的新尝试,可以看出梅数植试图在感官和物之间构建新的秩序。我们可以说它违背正常的视觉逻辑,这场文字的游戏就像是和观者之间的一次博弈,挑战着人们的审美边界。而在梅数植这里,审美没有范式,它可以是功能,也可以是触感。“我们应该把美拆分成具体的,不是直接去谈美和丑的问题。”它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就像面对新事物时,我们只有对它们始终保有一丝细微的感受,才能觉察渊面之下复杂而变换的身外世界,而“美”便是建立在一次次打破常规的体验之上。
专访
“陈列与重现”展览折页
PAM:您在接到展览平面设计邀请时,最开始的想法是什么?
梅数植:其实在刚开始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想法,我先尝试去了解展览和灿灿老师对展览的一些规划跟构思。李青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一位艺术家,也曾看过他的展览,所以又去翻阅了一遍他近期的作品,同时也去看了一遍李涵的建筑作品,然后慢慢的我再想,该怎么去表达这个项目。
折页平铺图
PAM:这次的展览是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三方联名合作的,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合作形式吗,您是如何理解“跨界”的?
梅数植:我参与较多的是一些其他类型的跨界合作,比如和一些时尚品牌的合作。和建筑师,艺术家共同去完成一个项目,确实是第一次,这是一个非常开放型的项目。我认为跨界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专业和其他的一些专业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融合,或者说怎样去表达自己吧。
展览海报
PAM:可以描述一下这次设计创作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吗?
梅数植: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担心,我出的设计稿会不会像之前一样被不停的修改。但当我提交我的第一稿设计之后,策展人和坪山美术馆方都对我的作品非常认同,没有进行任何的改动,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展厅外墙
PAM:可以谈谈您这次的设计理念吗,您的设计是怎么与艺术作品以及展陈空间形成呼应的?
梅数植: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多的去考虑艺术家和建筑师,还是考虑去做我自己尝试做的一些文字上的“阅读障碍”这样一个方向。就好像平时我们会处在一个常态、比较舒适的区域里面,但这次我希望能够像日常锻炼一样去增加一些阅读的锻炼,好比一个阅读的障碍赛,你可能不能立刻非常舒适的去读完这个文章,而是需要不停地调节一些节奏,包括适应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尝试方式。最后设计成稿的作品气息,包括里面的一些色调,跟艺术家、建筑师和策展人都会存在某种暗合。当然,这不是我之前就设定好的一个方式。
展览海报
PAM:您为什么选择在设计中放大这种阅读上的“障碍感”?
梅数植:我觉得设计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在丰富你的一些体验跟感受,所以这种阅读的障碍,也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体验跟启发,当然这是设计师的一种设定,这种设定能够让你感受到一些新鲜的趣味。
展览海报
PAM:折页里的断句和字体大小的排布是有规律的吗?
梅数植:册子里或者海报里的断句都不是按照哪个是重点就断它的,是我随意去断的,因为我也没看文字,我是看感觉好就断它了,这样才能起到障碍的关系。这个海报中间有一个不是我做的,很容易看到,就是对谈嘉宾,因为字是一样的。如果这是一个运动,这几个人这个时候就在偷懒了,没有起到有阻碍的运动。
展览海报
PAM:有关于这次设计中字体的选择是有意为之吗?
梅数植:在这次设计中,我确实没有选择一款比较有设计感的字体,而是选择了一种通用性非常强,比较开放的一种字体,是微软的思源字体,这款字体的版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大家都可以去免费使用,它不需要支付版费,所以我特别喜欢。
展览折页
PAM:你设计中体现的秩序可以算是您的一种叙事风格吗,还是它仅仅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
梅数植:这种变奏我不认为它是视觉表达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当然会是内容的一个主体,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带来一些新的感受,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叙事的内容。
“陈列与重现”展厅空间
PAM:如果可以向艺术家李青和建筑师李涵各提一个问题,您想问什么?
梅数植:没有问题,我想和他们打个招呼。
“九层塔”首轮展览开幕式现场
PAM:您怎么看刘治治老师的设计?
梅数植:表白一下,我很喜欢治治老师的设计语言!
折页与海报
PAM:您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您是更偏向理性还是感性?
梅数植: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观察的能力。我是从感性出发,又会想理性的控制一下,可能归纳为理性的感性。
PAM:这次项目中最开心和最遗憾的事分别是什么?
梅数植:开心的是没有遗憾
PAM:送给“坪山美术馆的一句话”?
梅数植:这是我体验到的一个开放性的展览!
*梅数植,2010年创立702design,从事视觉设计实践,并担任艺术指导。他从生活中寻找新鲜和趣味,使设计在生活中发挥更多的可能性。作品曾获得New York ADC 96届金立方奖,Tokyo TDC 2019、2020 TDC Prize,DFA 2019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特别奖大奖、金奖,GDC 2017、2019 Best Awards,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评审奖,HKDA 2019 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奖金奖等。作为发起人并联合策划展览包括 「超级图片」展、「大,不小」展等。
采访|于文佳
编辑|李超群
策划|郭琳
审校|李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