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志愿者|观展动线设计工作坊招募
志愿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行为如何能被再设计?
围绕这一问题,约25名志愿者于7月30日参与了一场以“行为设计”为核的志愿者赋能工作坊。志愿者们在个人学习和集体探讨中,不断发问,思考和探讨:我们与观众如何更良性友好地进行互动和交流?
参与本场工作坊的既有多年的资深志愿者们,也有刚出茅庐的新手志愿者们,亦有因为好奇热心且富有朝气的潜力志愿者们。大家虽然拥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基础,却都带着一颗“为坪山美术馆出谋划策”的初心而来。
在介绍完坪山美术馆及志愿者角色等基础信息后,老师开始带着大家松松脑袋和肢体,以缓解初次相识的紧张和略微拘谨,“只有当我们以最松弛的状态进入观察和学习,感受和收获才会是最多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照片
暖身游戏过后,志愿者们分为5组,领取各自的探索任务包。探索任务包中包含了探索道具,角色卡、记录表以及相关提示。
不同组别使用了不同的探索策略,既有集体出发、明确路线的小组,亦有分头行动、随性而行的团队......无论选择了何种策略和方式,每位志愿者都专注地投入全过程中,认真记录和分析,不想错过每一处可被观察的细节;还有志愿者主动邀请观众,进行现场调研和深度采访,把握每一个捕捉更多信息的机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照片
回到工作坊主场地,由老师带领志愿者们,从梳理照片素材开始,归类并再认识素材。各组在整理归纳中进一步分析每张记录表信息,并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聚焦特定的议题,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在分享环节中,志愿者们根据探索过程中的互动和观察,积极提出优化美术馆观展体验的可能性,亦分享了许多由日常志愿经验中而来的感受和体会。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活动照片
·“行为真的可以被设计吗?”这是老师在现场跟大家共同探讨的结尾问题。老师在最后与志愿者们分享了她的观点:“设计一词似乎天然带着技巧和人为的属性。而行为设计中的设计,它的纯粹性在于,我们把观众当‘人’,把自己当‘人’,尝试让观众原本存在的行为,重新被引导出来。”相信志愿者们在其中,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
第一场工作坊已经完满结束,志愿者们仍然需要继续探寻。
第二把通往体验设计的钥匙,将在8月26日第二场志愿者赋能工作坊“观展动线设计”,向志愿者们开启。
为什么要设计观展的动线?
作为一名志愿者,是否有期待过,让抵达美术馆观展的每一位观众尽可能拥有最佳体验?或是收获来自观众们的评价:美术馆如此人性化和具备服务精神,原来它比我更懂我自己?
拥有多少类不同背景、属性、年龄、习惯的观众群体,便会诞生多少种“观展动线”。这些看不见的“动线”,随着每位观众的行为和行为变化,如同密密麻麻的航空线路,分布在美术馆内,成为看不见的“痕迹和印记”。
在第二场赋能工作坊,我们尝试让“痕迹和印记”公开化、可视化。志愿者们将化身观展动线设计者,运用过往的志愿服务经验之余,亦积极寻求和回顾“观众”视角,通过游戏化设计的学习和应用,为不同类型的美术馆观众,设计多样化的观展和探索动线。
8月26日(周六)09:30-12:30
坪山美术馆5楼报告厅
坪山美术馆志愿者25人
09:20-09:30 签到,上期工作坊结果投票互动
09:30-09:45 工作坊引入
09:45-10:05 热身破冰,领取线索表
10:05-11:00 自由观展和探索观察
11:00-11:55 观展动线设计
11:55-12:20各组展示设计成果
12:20-12:30 复盘总结
*本次工作坊仅面向坪山美术馆志愿者开放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