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日志完整版丨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国际建筑设计工作坊.第3期
ETSAM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工作坊已顺利结束,同学们依然在沉浸在这十五天发生的每一个故事中,LABIRD国际设计工作坊谨以此工作坊日志完整版,供同学们再次回味这次难忘的西班牙之行。
DAY1
第一天, 大家带着对建筑的激情,对新鲜事物的激情,踏上的西班牙建筑工作坊的考察之行,老师卖力的给学生尽可能的讲授知识,大伙学的也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一场风,似乎像个使者,欢迎我们到来,她的表示是那么的强烈。
我们欣赏着城市,漫步在街道里,凝神在建筑的细部上。
我们愿意相信,建筑是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我们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学习建筑的过程,是应该乘风破浪的。
天微亮,我们起来到海边看日出,东边的太阳下,一场风蓄势代发。
两位老师在早餐的时候讨论该给我们带些什么
一双双的眼睛望着老师手指向的方向
建筑的内部,一位艺术家(右一)也忍不住凑过来听老师们的解说
米罗基金会的内部
老师给大家图解建筑
同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思考
你问我答,相互吸引
圣家族大教堂前,对高迪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夜里还在走街串巷,考察建筑(为学员们的热情鼓掌!)
“哎,老师,这个结构怎么画”
寒风里,走了很远,终于等到我们的晚餐……
只有生活能够塑造设计师,唯有体验方能增加经验,只有深入的体验文化的冲撞,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设计核心。创造力被激发是因为有过刺激。
我们享受当下,明天继续。
DAY2
第二天,感谢上天的眷顾,风没有像预报上的说的那样,温度也没有那么低;虽然有些第一天考察带来的疲惫感,但每个人还是带着对城市与建筑的好奇心出发。
一路上,我们狂奔,因为迫切的希望看到新的想法,因为我们知道:山就在那。一路上,虽然辛苦,但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热烈的讨论我们热爱的生活与职业。
我们伴着朝阳出发,依然能在夜幕中,加速我们前进的步伐。
今天,我们主动的去观察,积极的思考;只为梦想的那一束光芒。
似乎,今天,我们开始领悟到建筑学的一丝真谛。它有关生活,有关想法,有关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
奔跑吧,未来的建筑师们。
大清早,我们就开始走街串巷,走走停停,只为更好的了解城市。(老师的眼镜真的好帅)
“西班牙失去了一个柯布西耶”
再次在西班牙展现了国民的优良素质
(联想电脑散落一地,国人哪有不去帮忙的道理)
我们用“批评”的观点与视角看高迪!
米拉公寓太像蛋糕,不少同学都看饿了
(建筑考察确实是个体力活)
一个图书馆,开启了我们自己看建筑,思考建筑,记录建筑的大门。
看我的视角!
看这忙的热火朝天的!
晚上大家的总结时间,分享这一天的所见与思考, 虽然可能有些语言上的障碍,但是深入的交流可以表达跟get到别人的点。
结束后,余味未尽,还在讨论着,似乎不到天明不罢休。
这一天,我们知道什么是“尊重”,对建筑,对别人的尊重,这一天,我们开始体味到一些“朦胧”的建筑学概论。从这一天,我们开始步入佳境……
可是一天的时间有限,期待明天。
建筑学人,活在今天!
DAY3
今天看到巴塞罗那与马德里竞技的比赛,伪球迷们都路转粉了......
第三天,建筑的学习开始进入自主模式,当然,大家也更加愿意去自己感受建筑,在观察建筑的同时,也在更好地发现自己。
城市给了建筑生存的土壤,而好的建筑一定能够回馈与滋养城市。
每一个空间都有它的特性,每一个建筑都有建筑师背后为了完成某一想法所做出的努力与智慧,与其说是解读建筑,不如说是我们在现场去发现前辈们的智慧与猜测建筑师的思维。
工作坊考察,本身就是一场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养老社区住宅,新建建筑为了适应巴塞罗那当地的气候,对建筑的色彩,阳台的形式,建筑通风,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时,建筑物一面对山,一面对着大海,将巴塞罗那的景观收至其中。此外,住宅建筑围合下建设了新的社区空间,对城市,社区开放,为原本单一的老年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链接: http://www.plataformarquitectura.com/
Ricardo Bofill,这位享誉世界的西班牙鬼才设计师,用它的创造力为我们建造了一个新的“童话世界“,建筑环形的交通系统与错落的垂直剖面,为我们提供了居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开放性的社交空间,垂直空间不是单调的隔离,而是应该有层间的对话。
在巴塞罗那Media Tic 里,不仅感受到了空间的自由,我们也用行动证实了,建筑应该像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利用是关系到每一个生活在、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
虽然身处在大量的优秀建筑师的的作品中,但整个空间与城市界面所传达的却是资本的力量,是一座座造钱的机器。这里并没有生机。我们的城市,新城也好,旧区也罢,活动的人群,是城市区域活力的体现。
好建筑与坏建筑都会改变我们对城市的看法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好的建筑塑造城市空间的同时,让我们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参与其中,让我们的行动更加自由,让我们能够展示出对别人,对城市的尊重。
“奎尔公园,就是一个迪士尼乐园。”
建筑,会改变我们的观察方式。
城市的夜色,球场的激情,给了今天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学习只是过程,发现不同并思考才是这场旅行的意义。
DAY4
第四天,两个经典的设计项目。
好的东西无非是最大限度利用既有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建筑也是如此。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这是对美的东西的最好诠释。
空间原型
建筑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推敲,当把所有的因子发挥作用时,好的建筑与景观就诞生了。整个建筑的布局就是几个长方形空间的叠加,采用巴塞罗那当地拱形顶的形式,通过内部空间的流线的组织,将建筑构成一个可供居住的系统。同时具有百年寿命的地中海标志性树伞松(pinus)与橄榄,体现了地中海的地域特色。
同时周围的景观环境,让建筑得以延伸,也为增加了原有建筑空间的丰富性。
参观建筑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形而上学的讨论建筑思想与理论,而是在房主女儿Marinda 的带领下,听他如数家珍的介绍这个房屋的历史,空间,材料的使用,家具的陈列与摆设,固定构件的使用,灯光,材料的使用……,我们则像一个个孩子一样,听她将这个建筑与她的故事娓娓道来。
也许,这才是一个建筑应该传递给使用者的,也许,这才是建筑学应该掌握的核心吧。
第二个项目,是Enric Miralles 的墓园。
平面与剖面
在西方国家,坟墓是城市中的绿地,他承担着公园所有的功能。
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景观,建筑师米拉莱斯用雕塑手法给原有的山体做了一次改造,而讨论的主题则是“死与生的对话”。
建筑师用它惯有的“动态”的叙事手法,把生命寓意成长河,围绕生长,开合,运动与静止,展开了一场复杂的讨论。
而我们在这座“山”中努力的寻找与解读建筑师的设计语汇,思考这场对话带给我们的意义。
有趣的是,在去往毕尔巴鄂的路上,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想法,从空间到时间,从意向到体验,从材料到自然肌理,从生命到死亡,从建筑手法到建筑哲学, 这就是思考的意义,也是建筑学有趣的地方,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应该被重视,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地。他随着时间与经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富有深度与成熟。
伙伴们,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要继续,
不断的思考,在我们有限的生命。
DAY5
第五天,四个大师作品,让我们不亦乐乎。
虽然拖着疲惫的身躯,但是,每个人的目光都是那么的坚毅,西班牙老师说:“他们已经开始了对建筑的思考,开启了建筑师的道路。”
其实,这次的工作坊考察,只是一个过程,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这场旅程,虽然只进行了三分之一,但是大家之间的感情,对设计的思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有时候,我们很难从自己的身上找到突破口,知识也是。只有思维的碰撞,对问题不同的见解,才能很好的探讨认知。
在一群热爱某种事物的人的面前,才能更好的发现自己,这才是这次旅行的意义。
我们在西班牙唯一的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莫内欧的作品下,听建筑的管理者诉说这个建筑的故事。
我们看到了一个建筑大师,对周围环境的尊重,对图书馆馆本身的一个独特的思考。
西班牙老师为我们详细的描述建筑的结构,让我们知道结构与设计的关系。
一座建筑,为该城市创造了高于建筑造价36倍的收入(约30亿欧元)。他是毕尔巴鄂这座城市的核心,也是一个发展中心。
一个puppy(小狗)守护着毕尔巴鄂,也守护这这座城市
巴斯克大学的管理者为我们解释这座建筑的使用与核心问题
这个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扎对于这个项目的控制力。对于灯光,材料,管线,通风系统,家具,灯光等建筑元素的独特构思。
我们在一个建筑的立面前思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现代建筑不应该是一种关于建筑“语言”的讨论,而是设计师对于环境的反应与不同的行动力。
通常的体育球场有一个“巨型”的体量,而我们参观的建筑则是一个位于城镇中的社区尺度的建筑。建筑作为城市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城市的肌理相呼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
西班牙老师在一个社区公园前,与我们探讨之前参观过的巴塞罗那馆与住宅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个项目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我们每天都会参观优秀的建筑,但每个建筑并不是走马观花的考察形式,每个建筑都有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闪光点。
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思考,积极的发现问题,然后不断的学习。
学习在于探索,在于思辨,而这些就是这场旅行带给我们的意义。
DAY6
考察即将要接近尾声了,大家开始总结各个参观案例,以及把老师强调的几个关键点来思考每一个建筑。
每一个设计,建筑的参观,总能看到大家围绕在老师的周围,激烈的探讨问题,也有三两一组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希望在最后几天的日子里,伙伴们能够主动的去通过思考解释一些问题,
因为,建筑学的问题,既是知识经验的积累,也是对环境,生活方式,建筑本身细致的观察。
身体上的疲惫,没能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
糟糕的天气,并没有影响我们看待城市的心情。
第一个建筑是阿奎拉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师是一个已经逝去的西班牙建筑大师Mansilla Tunon。
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综合类公共建筑改造项目,改造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界面,创造了多样的公共空间,而且加建部分不仅很好的与原建筑很好的结合,同时加强了与城市间的联系。
此外,建筑师对于材料的使用也是经过精巧的构思的,为了消解原建筑对于设计尺度的影响,运用了预制空心玻璃板,为了加强内部公共空间的统一性,建筑顶面与底面采用了同一种材质。
为了既保护原有建筑的结构又不影响现代使用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对原有的结构进行的色彩改变,同时一些钢铁材料的使用,有唤醒了对工业历史遗存的记忆。
另一个经典的改造项目,就是屠宰场的改造项目了,设计没有对原有整个规划布局进行大幅度的改动,而是大力的保留历史的遗存,尽量不破话建筑的立面。此外,建筑师们将原有的屠宰场的生产置换成了现代的文化园区,把各式各样的市民活动融入到空间内,随后建筑内部空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以适应现代人生活,游玩的需求。
灵感,有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发现环境中容易被人忽视,却应该被记住的印记与事件。
这个改造就是对事件的记录与反馈。
今晚最后的一个大餐是历史老城区的教堂改造项目。
因为西班牙的内战,原教堂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设计师把原有的宗教性的空间改造成了一个教育性质的建筑,将“上帝”与“知识”进行了语汇上的转化。整个建筑分为改造区域与新建区域,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对动线,光线,材料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再造。
改造区域在利用空间的同时给予原有教堂的立面最大的尊重,新建的建筑与原有建筑有机的结合,通过在连接处设置楼梯,将老建筑原有的窗户与新建建筑造成视觉上的联系,混凝土的肌理与老建筑材料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也就是我们的方案的场地与整个城市的脉络进行调研,我们将会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眼镜观察每个细节,用大脑思考解决设计问题的最佳途径。
我们虽然年轻,但是勇敢试错,大胆猜想,精力充沛则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DAY7
今天在论述建筑师的作品时老师说,有时候建筑师跟记者一样,重要的,被人记住,吸引人的有可能不是记者的姓名,而是讯息与犀利的评论。而就建筑而言,应该被记住的是建筑本身,而不是建筑师的某种符号或者固定的特征。
这么多天的考察,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究竟建筑应该是什么?
首先,建筑是要被使用的,否则再好,最多也是个装置;
其次建筑需要有周边的环境互动,并不是一定要结合城市的肌理,但需要与城市有个对话。
建筑应该有他的逻辑结构,而不是一个混乱的集合体。
造型,技艺,辅助工具可以作为训练工具,但是我们应该不忘思考建筑本身的问题。
对艺术,音乐,诗词的研究,都是建筑学良好的转译模型,但是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我们应该有数学研究的方法,深入到内部的逻辑与结构,从而更好的借鉴,而不只是简单形式上的模仿与转化。
今天说两个建筑。
第一个,也是让大家激动的在朋友圈霸屏的,戛纳剧院。
这是一个马德里十分重要的剧院,建筑的构思十分简单,三个不同类型的剧院空间,有歌剧,舞蹈,还有音乐剧等剧院空间,建筑将演员,观众与设备运输的路线分开,保证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不会相互干扰;同时,建筑的主要入口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与城市相呼应。
我们深入调研剧院的工作空间,听剧院的管理人员跟我说解说设备间的使用功能与特点。
当然我们最兴奋的是遇见了世界级的弗拉明戈舞蹈的大师Maria Pages 正在挑选优秀的弗拉明戈演员。同时,他们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段弗拉明戈的舞蹈,伴着弗拉明戈的节奏,大家的热情瞬间就被点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1313n7ql2y&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场不期的遇见,也许是给我们这几天辛苦的奖励吧。
设计与艺术是分不开的,艺术也是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
普拉多博物馆给了我们一堂深刻的艺术史课。
该项目的改建工程是莫内欧的作品,在尊重了原有博物馆的项目基础上,做出了很少的改动,同时通过改变采光的方式,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展览空间,同时对原有的建筑立面给予最大的还原,建筑结构与展示位置相呼应。同时保证与老建筑的视觉上的联系,将历史与历史中的艺术对话。
行程的意义,在于对自身的不断反省与思考,在一条轴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彩蛋
我们的导游一定在吃喝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每天推荐的美食喂胖了一群孩子。
DAY8
今天,大家既紧张又兴奋,因为设计任务书出来了,大家即将开始5天超负荷的工作坊学习,So excited!
考察的时候,老师灌输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念,说了很多有关建筑的原则与手法,但是这个时候,老师希望大家忘记所谓的技术与思考方法,按照自己的观察去主动的思考发现,摒弃建筑学中所谓的原则与方法。
的确,如果所有的人的思考方法都相同的话,那世界的建筑岂不是都一模一样了?我们需要的不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而是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新的尝试与不一样的看法的建筑师。
有时候建筑师的思考是要领先于这个世界的,有些时候是需要与这个社会做一些抗衡的。
设计师常常需要做很多的抉择,不断地与旧思维博弈,从而诞生出新的想法。
卡西亚基金会
在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卡西亚基金会的面前,讨论开放空间的做法以及建筑如何与周边的环境取得联系以及新与旧的对话。
多媒体实验中心
多媒体实验中心前的讨论。
《疯狂动物城》中的火车站原型——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
《疯狂动物城》中的火车站原型——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里,老师给我们讲述莫内欧的火车站扩建项目。设计将原来的铁轨后移,原先的铁轨移除后,建立了一个城市花园。
索非亚艺术中心
在索非亚艺术中心,我们听老师讲解该项目对于一个历史城区的意义价值,如何创造适合公众的活动空间,如何应对马德里的夏天炎热的气候,如何通过建筑将城市的界面打开。
老师开始发布任务书,并提出了要求,“需要有一个适合周边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
主授课教授Nicolas Maruri见面
大家终于见到了这次工作坊的主授课教师:Nicolas Maruri。 他为我们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带领我们参观的项目周围的住宅以及在该区域相对重要的项目。
大家开始在设计区域内调研,与当地的居民聊天,观察每一个角落的空间利用,观察材料,植物,与在空间内部活动的人群。
期待大家在接下来工作坊中的表现!
DAY9
今天算是工作的第一天,一大早,主授课教师给我们介绍了马德里理工建筑学院的历史,建筑学专业,学院的各个院系与功能分布,以及参观了马德里理工建筑系优秀的学生作品。
马德里理工建筑系校园虽然不是很新,甚至有点简陋,但是四处你可以看到建筑系学生坐在台阶上讨论,在教室里制作模型,或者在室外激烈的辩驳,这应该是建筑系应该有的样子——古老而不沉闷(这很建筑学院)。
课堂上,教授给我们介绍马德里城市的建立,发展以及更新,解读了地块的历史,文化,与社区情况。
授课教师随后开始了该项目的思维训练,从Mission(场地活动)-Medium( 环境肌理)-Measure (尺度感受)-Matter( 材料)-Morphology( 形态形成) 来循序渐进的进行思维训练与梳理,大家的想法贴满了整个黑板。随后老师让大家将这5点中所思考的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放置在一起开始概念方案的生成。大家分组讨论与老师交流,阐述各自的想法与思考。(ps:我们想法太统一了)
下午教授进行每天答辩,每一组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汇报,教授给每一组学生建议。有趣的是,今天的授课教师也加入了指导小组,为大家指导每组设计的优劣势。
最后工作结束后,著名西班牙建筑师Arturo Franco(50岁以下的25名国际建筑师之一,西班牙建筑师协会主办杂志的编辑)为大家带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
这场讲座有个小插曲,老师本来准备了一个授课文件,结果电脑出了问题,文件无法打开,结果老师集中生智,随手拿来了教室里的模型,一把伞,一张椅子,给我我们讲了一场:建筑循环。从发现空间,到材料使用,设计原型发展后的错误到居住,技术,再到自然-时间,每一个点,他都给了我们他鲜明的观点,整个讲座有说有笑,大家听的不亦乐乎。他给我们阐述了在他的观点中,建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可怜了那位做了模型的同学,被拆的四分五裂)
讲座最后还有狂热的“粉丝同学”像老师要签名,气氛太过热烈。
学员与Arturo Franco 的合影
夜深了,还有小组的同学集中在一起讨论,真是太喜欢大家的热情与对建筑的精神。
精力与体力不会是我们求知的障碍,只有交流与争辩才能通向真理的大门。
DAY10
今天,大家每个小组,都在讨论,思考方案,制作模型,可是,却没有什么结果,要么团队意见不同,要么老师意见很大;或者苦思冥想也没有一个适合的方案,找不到一个最佳的解决途径;有的甚至怀疑之前是否学的是建筑学或者设计。
但是,不要怀疑自己,老师的评论,只是为了打开你们思路,教授的点评,也是为了让你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大家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难受,痛苦,煎熬,可这才是这场工作坊真正能留给你们的。你们合作的默契,绞尽脑汁的思考,体力与精力上的耗散都是你们学到的东西。
这是一场战斗!
今天会累,明天更累,后天也许就是太阳出来的时候,任何一次的蜕变都是需要一次特殊的经历。
老师在耐心的给每个人建议,去完善自己的方案
讲授进行第二天的评图
一脸严肃,想做“扎婶”么?
哇,他切的好认真。忘乎所以的爱建筑
最后,Ruiz Diaz, 西扎工作室的建筑师,马德里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加泰罗尼亚大学的客座教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戏剧,一场关于他自己的“建筑之旅”,虽然语言上的沟通有障碍,但是并不妨碍他的建筑的思考以及在设计上的创新,每一幅设计图纸,够浸透了他的独特用心。
的确,给人好感的东西,太多的言语都显得无力。
没有文字的设计,才是简单而粗暴的,直击人心的。而这背后,真是我们现在做的训练。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他独特的之处,才有像陈酒那样沁人心脾的香味。
最后给大家一张大师的签名,欢迎转载跟盗图
DAY11
这几天的工作坊训练,思考已经到了极限。
我们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去深入进行下去,但是老师并不是给我们解决的方案,而是尽力的去引导,让我们去思考。因为正如之前老师一贯的想法,只有思考,才是建筑师生存的技能。
但是如何思考,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我们在不断的问是什么,为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主动的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自我欺骗与被动的接受别人给予的答案。
因为思考的方式不止一种,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合作,是我们的难题,也是我们设计生涯中必须要经历的话题。我们难度在于,对自己想法的自信。我们有时候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看不上别人的想法。可是我们忘却了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点:“尊重”,尊重场地,尊重客观,尊重他人,这是一个建筑师的素养,也是我们在工作坊中,从始至终老师一直强调的。
老师在给我们表述图纸表达的重要性,能用图纸去阐述思想的,可以不需要文字。
遇上了马德里建筑系主任的换届选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举学校未来的领导人。
最后是获得密斯范德罗奖与阿卡汗奖提名的Paredespedrosa工作室的创始人Angela 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5个设计作品。阐述了在历史的城市肌理中,建筑与周边环境,乃至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性。
与授课教师Angela 合影
DAY12
“左手材料,右手模型,面带微笑”。
“今天,晴,太阳不热烈,宜画图,制模型”。
这是交图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了,大家都忙了起来。
相比之前老师要求的各种,老师更加强调了明天即将来临的小组汇报。
我们需要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评审老师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思考的历程与设计结果,学会如何表达!
话不多说,上图!
Work Must Come First!
DAY13
今天,工作坊课程答辩,两周的考察加工作坊课程,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了西班牙设计思维的差异,设计的逻辑性,从概念到最后原型生成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双方的不同。
今天的评委委员都是马德里的经验丰富的教授与高级建筑师,他们认真的聆听学生的想法与设计方案,从各个方面深入浅出的给予中肯的建议。
其间,老师为了直观的让我们感受到概念的意义,更是亲自动手,把我们的模型进行了解体与重组,告诉我们什么是”magic“。
这次工作坊的所强调的,就是从概念到方案的连贯与一致性,如何更好的体现城市肌理与设计的强烈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的思考未来生活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设计师,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表达,而不是完全的与环境统一。
我们毕业啦
今晚,我们庆祝,我们不醉不归,为这两周付出的努力而干杯!
DAY14
最后一天了,今天大家起得特别早,快要离开西班牙了,小伙伴们有一万种不舍。
托雷多历史建筑参观
“不想离开西班牙,十五天,认识了萌萌的秦导,骚骚的quique,像油画里男孩的帅帅的Marcos,还有Nico,就是想象里大学教授的样子。虽然课只有五天但真的是真心教我们, 要了五个大师的签名,还有diaodiao的组员们对我太好了,允许我逃去普拉多看展,图还出的这么NB,第一次团队合作被宠到上天,真的有点不舍得,觉得好多西班牙的好多人都见不到了,尤其是最喜欢的Nico。”
“5天就这样匆匆过了,本来忐忑的旅程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相遇过便是缘分,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不会太远,西班牙承载着这段美好的回忆。”
“10天行程5天workshop,伪装了一回学霸,认识了两个一生难忘的年轻老师qique和marcos以及工作营一堆可爱的小伙伴。”
“五天的工作坊课程,感谢Quique,Macros,Nico几位老师的指导,感谢队友!最终得以做了在马德里Lavapies地区的闲置地中一种灵活可变系统的尝试。马上离开西班牙了,和小伙伴们一起游览、一起头脑风暴的日子乐趣十足。已经开始想念大家了,祝大家幸福!”
“在这里确实学到很多,大师云集,每个人都有独特风格,特立独行又旗帜鲜明。也很幸运能碰到这些一同游学和答辩的同学,还有马大哥和秦导,十几天的经历,看了很多地方,熟识了很多人,长了很多见识。嘿嘿!”
学员们抵达上海后迟迟不肯分别
“一路回来不停歇,没想到15天的感情培养到这个程度,陆续送走的真的很伤感,有些人没好好告别,有些人也许会再见,好多不舍,好多眼泪,但是离别就为最好的相见!love u guys!”
“总共才15天 鬼才能想到感情会这么深,一个团的人对我都超级好。昨天一直浪到早上七点,就像在西班牙十二点还在和quique看建筑😔现在在中国没时差了,一点都不好玩了。”
“这次的学习很 high,领队很 high去距离感,短短十五天大家就在这个大家庭里像多年的朋友姐妹兄弟一样,最后的离别大家都特别不舍,有笑有歌有泪有有酒,老师都特别好特别帅😂😂😂,走了这个团,真正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皆兄弟😂😂,给这个团1000个赞,给各位兄弟姐妹1000个赞,给领队1000个赞,给组员1000个赞,给老师1000个赞...大家都在稀里哗啦中离别,大家都好,每个人愿望都能实现,大家情谊长存🎉🎉🎉”
最后,学员们依依不舍地和小伙伴们道别,西班牙之行仿佛是一场梦,但又是另一个新的开始,同学们在建筑师之路上踏上了新的征程。
LABIRD国际设计工作坊永远是个大家庭,LABIRD团队也祝福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走上新台阶。
LABIRD的暑期工作坊课程将在4月初推出,欢迎提前关注,暑期工作坊课程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