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暴走和赶图,换来了对建筑学的全新认知
龚正
南京大学 建筑学 2014级
ETSAM马德里理工大学国际建筑设计工作坊.第四期
第一次听说这个工作坊,还是在专业教室做模型的时候听到高年级的同学谈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以往两期都有南大的同学(南大老学员的干货分享见文末)。这一次听说还有国际大师贝扎的加入,当时和身边的同学没过几天就做出了决定。
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游学,对游学最大的印象就是走,因此一开始是抱着减肥的心态收拾了行李,匆匆赶到机场。在机场第一次见到了同行的同学,一开始大家都很不好意思,不过真正从熟悉起来到打成一片可能也只花了一天的时间。
第一天,Marcos就带我们感受巴塞罗那的氛围
来到西班牙,对它的印象很难按照时间来衡量,而是像拍立得一样,由一片色彩逐渐具体、清晰。在大巴把一大帮人初次卸在加泰罗尼亚广场,甚至在驶出机场的时候,我的心态便与平时旅游相比产生了莫大的变化,就仿佛走进了一座艺术展览馆——你不需要看到第一幅画才能意识到这是一间展览馆。
圣塔特琳娜市场
氛围,这是我能给出最好的解释。在这里,你需要用尽全身的感官才能完全体会到一栋建筑的美丽,一个设计的精妙,就像当时参观的RCR的工作室,建筑已经不局限于空间上的变化,它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Media Tic
这种特征在巴塞罗那得到了最极致的体现,不管是从建筑的功能、形式还是排布,甚至像垃圾桶这样的公共设施,都体现出了西班牙建筑行业对设计完整性的近乎变态的追求。
在与Quique的闲聊中,我得知他的工作室正在进行一项他们所接过的最大的项目,我跟他开玩笑说deadline结束之后就不像现在这么压抑了,他却告诉我,在西班牙,方案的结束往往才是一切的开始,你需要不断地跑去施工场所,不仅是监督,还要不断考察建造中出现的问题,甚至对自己的设计做出修改。西班牙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催生出了一大波如此燃烧生命的建筑师。
导师Quique在他的工作室给我们讲述
“欧洲城市及居住空间的发展历程”
同行的导师Marcos与Quique则完全是同龄人的姿态,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大家白天在各个建筑之间奔走,停下来就是一番讲述与讨论,午间或晚上在街边的餐馆坐下来却又成了另一副样子。印象最深的是在马德里的一次晚餐,跟Marcos无意间聊到他的发型,Marcos大笑,忙为我们添酒,想从几个中国学生的嘴里套出更多关于自己的话题。
导师Quique与Marcos圈粉无数
接着就开始了紧张的五天工作坊,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工作坊性质的设计任务。五天时间可以说是把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讨论和画图了。
Quique与Marcos带我们进行课题实地考察
记得工作坊刚看完场地的那个晚上,三个人吃完饭就直接在餐厅开始了激烈的头脑风暴,对社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畅想。我们也从一开始的分歧到逐渐有了明确的想法和共同的努力方向,中间也经历了不少迷茫与质疑方案的时刻。
Quique对我们的方案进行不断的指导
还记得每次Quique总对我们说:Be stronger,don't be afraid。也把我们从畏手畏脚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一步步有了更大胆与清晰的idea。
和Nicolas教授进行方案的探讨
这次的工作坊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表达的重要性,它决定了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很好的被对方所理解。
一开始,由于手绘能力的欠缺,我们并未将自己的想法明确传达给Nicolas,以至于得到的点评令我们都有些灰心,并且开始质疑自己的方案。但经过讨论后,我们依然坚定的做了下去,并使用模型辅助表达,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郭大侠这五天的进步令Nicolas教授刮目相看
工作坊小组合作的形式也让我在不同学校的同学中学到了很多。北大学霸郭勉一路上对于学术的认真态度令我印象深刻,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也从他严谨深刻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
最后,附上一波我们小组这5天的设计成果。
延伸阅读
南大学霸一:手握TUD , AA , UCL三个offer,这是真的,这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