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拖垮一个王朝的战争,为什么要打?

波旁斯基 老司机普拉斯 2022-04-29

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01 

公元612年,一支上百万人的大军,在隋炀帝杨广的亲自率领下,从今天的北京出发,一路向北,征讨高句丽。

说是出征,其实更准确地说,是一场大规模武装游行。

大军分成左右共二十四路,排队依次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摆下了个一字长蛇阵。

隋炀帝要征伐的高句丽,势力范围涵盖今天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地区,定都在今天的平壤。和之后的高丽,还不能划等号。

这个地方政权所辖的区域,原本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最早能追溯到商朝。只是后来因为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才任由高句丽在此地坐大。

因此,如果大隋拿出“自古以来”的法理,这片疆域就属于中原政权 。

尤其是杨广大帝个人,一直对六合一统的汉朝推崇备至,既然汉代的疆域图中有这片区域,大隋怎能容忍其游离?

这不仅是杨广大帝一个人的想法,而且是很多人共同的夙愿。

重塑大汉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02 
 
偏偏这个高句丽,并不是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在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进程中,高句丽就奉行了连横合纵的外交策略,对大隋搞“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围堵”那一套。

不仅积极鼓动北齐流亡势力复国,还派人到江南的陈朝去朝贡,企图南北呼应。

更有甚者,高句丽还联合了北部的东突厥,操纵靺鞨、契丹,频频渡过辽河,滋扰帝国边疆地区。

这样的边境局势,还激发了河北地区长期存在的分离主义情绪。

在高句丽搞的一系列小动作中,最让隋朝介意的还是勾结东突厥。

杨广大帝对东突厥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如果双方联合,将会在一北一东两个方向上,威胁帝国安全。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对大隋放血、地缘围堵的一枚钉子。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杨广大帝会见突厥启民可汗的时候,居然正巧在那边撞上了出使的高句丽使者。

这种在你眼前勾勾搭搭的举动,让隋朝统治集团深感芒刺在背。旧仇新恨,坚定了杨广大帝出兵的决心。

如果用现代视角审视,这场战争是出于国家战略安全被威胁。
 
但要再进一步,也是:

杨广大帝意图构建一个以大隋帝国为中心的、稳定的国际秩序。



 03  

挥师北上之前,杨广大帝洋洋洒洒发布了一篇讨逆檄文,相当于战前全国电视讲话。

这篇檄文事实清晰、逻辑严谨,不仅谴责了高句丽是个十恶不赦的侵略者、无父无君的乱臣;还反复强调了以战止戈、师出仁义的大道理。

原文说“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

我出兵不是为了占领你高句丽,美化我个人的历史功绩,是为了解除你的非法武装,阻止你继续袭击我边疆地区的人民。

核心目的就是一句话:

我不得不出兵,否则历史即将重演。 


诏令最后还强调“只惩元凶,协从不问”的宽容政策,并申明了“秋毫无犯”的严明军纪。

按照杨广大帝的战略构思,这场战争“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也就是说,杀伐与征服不是目的,我要让你心悦诚服、匍匐于地。

皇帝御驾亲征,携天子之威,陈兵辽河之畔。到时候高句丽这样的蕞尔小国,还不望风而降?沿途百姓,还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所以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没有打大仗、打恶仗的预期,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受降才能彰显帝国威仪上。

但杨广大帝显然错估了形势和高句丽抵抗的决心,尽管大军包围了高句丽的军事重镇辽东和首都平壤,但进攻屡屡受挫,战果并不明显。

更要命的是,高句丽守军还摸清了大隋战略摇摆的漏洞,一旦感觉顶不住了,马上摇白旗请求谈判。背地里却加紧整修战备,扭头又翻脸不认人。

一方面有碍于国际观瞻,另一方面还要时刻秉持人道主义精神,隋军打起仗来放不开手脚,关键据点久攻不下。

原本希望兵临城下,高句丽内部政权迅速崩溃、改朝换代,新政权跪地称臣,大隋扶植一个新的代理人。
 
结果被逼到墙角的高句丽,成功动员了一场抗隋救亡、民族图存的卫国战争,和隋军打得有来有回。
 
到了夏末,大雨泥泞使得战机尽失,杨广大帝只能丢下数十万将士的尸骨,铩羽而归。

 04 

这场战争的失利并没有熄灭杨广大帝内心的征服欲,他随后又接连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出兵讨伐高句丽。

但战争的后果却是由隋朝各个阶层承担的,刚刚统一的天下因为大肆征发兵役、徭役,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迅速酝酿出了新的社会风暴。

在第二次远征高句丽期间,大军刚过辽河展开进攻时,国内却出现了叛乱的情况,杨广大帝被迫回师平叛。

用现代视角来看,杨广大帝的外交危机已经诱发了国内的政治危机。

但在这样的危险信号之下,他仍然不顾王朝显现出的颓势,执意发动了第三次远征高句丽。

按部分历史学家的观点,杨广大帝对高句丽的执念,或许是希望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达到“攘外安内”的目的。

如果高句丽俯首称臣,对外,他称得上开边扩土、廓清寰宇;对内,也可以说守国有功、力挽狂澜。

但如果远征无果,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历史责任就要安在他的头上。

国内经济下滑、民生凋敝的情况,要和国外大军出征、四方来朝的战果能够匹配。

如果内外情况不匹配,谁造成国内经济下滑、民生凋敝,谁就要背负这个政治成本。


 05 

杨广大帝的第三次远征,虽然取得了高句丽形式上的臣服。但班师回朝后,各方君主来贺,却并不见高句丽的人。

本来要借高句丽国王的朝见,向四夷示威,重申隋朝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可劳民伤财远征三次的高句丽,居然又放了鸽子,狠狠打了杨广大帝的脸。
 
但此时国内风起云涌的叛乱,已经不允许他再次发动远征了。

史书记载,杨广大帝面对此情此景,难掩心头悲愤,写了首诗,其中有两句非常消极:

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我白白有一颗想让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却再也没有能够可以依仗的风,送我上青云。

大争之世,固然呼唤强人政治。但要怎么做,做什么,将来都是要上史书的。

至于落得一个怎样的定论,可能由不得本人甚至本国人来下了,得看历史的进程。


来源:老司机普拉斯(ID:lsjyeshi)作者:波旁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手术室里全是钱,那又怎么样? 
禁止炫富,才是最大的炫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