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在4月,航天的“ChatGPT时刻”即将上演

塞冬 黔财有话说 2023-04-13

数字世界和太空世界一直是人类科幻设想中最重要的两个方向。过去几个月,数字世界AI领域的进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震撼,那些过去只存在于遥远幻想中的能力仿佛一夜之间就近在眼前,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这个世界将因AI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说,拥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一轮又一轮高潮和低谷,到2023年终于让人类感受到下个时代的开端。

那么,同样拥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航天技术,可能也将在2023年踏入下个时代的大门。标志性事件是预计在2023年4月首飞的SpaceX公司的新一代太空运载系统——星舰(Starship)。

目前大众对这件事的认知,大概可类比于在2021-2022年看待OpenAI和GPT——在爱好者圈子和从业者圈子里很火。但需要通过一系列有体感的标志性事件,才能让大众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次和以往不同的“大进步”和“大变革”。

本文将聊聊,这个即将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到底长啥样,一旦成功,可能会带来哪些变化,以及,为什么能称得上是“航天领域的ChatGPT时刻”。甚至塞冬认为,其价值可能比ChatGPT更高。

首先来了解下——星舰是什么?

如下图所示,这是今年1月进行湿彩排的星舰全图,看上去平平无奇,不就是一枚正常的火箭?航天飞机都退役多少年了,火箭有啥稀奇的?

先来看星舰的第一个特点——大。

下图是星舰和登月火箭土星五号、航天飞机的同尺寸对比图。土星五号曾经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火箭,高110米。而星舰的高度是120米,将刷新人类火箭尺寸纪录。

土星五号是为了完成登月任务而建造的史诗级“航天巨兽”,冷战高峰后,人类日常使用的火箭尺度是远小于土星五号的。

以我国目前最大火箭、也是全球前几名的大火箭长征五号为例,下图是与星舰的对比图,感受下尺寸差异。

可以说星舰又将人类重新带回巨型火箭时代。

星舰与工人的大小对比视频:

再来两幅星舰和最大客机A380的对比图,第一张是A380 vs 整枚火箭:

第二张是A380和正在做滑翔降落实验的第二级火箭(50米长,上图中黑色部分)的对比图。

A380是客机中的巨无霸,下图右下角的波音737,是国内航班常用客机,对比起来更有体感一些。

更形象点就是:长120米,直径9米的星舰,其体积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差不多,如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长115米,直径10米。

下图是把星舰放在橄榄球场的情况:

不光是尺寸巨大,其推力也显著高于人类以往的太空运载工具:星舰注满燃料后的重量达到5200吨+,是土星五号的170%,推力达到7500吨+,是土星五号的220%(如下图所示),把人类巨型火箭的能力又向上提升了一大个台阶。

小时候《十万个为什么》有一张介绍土星五号的漫画令人印象深刻——画中是土星五号举着一艘护卫舰,意思是土星五号3000多吨的推力足以举起一艘护卫舰。按这个逻辑,星舰可以说是一艘驱逐舰腾空而起了。

下面再来拆解星舰的组成部分,全箭共分为两级,其全名应叫做“星舰-超重”(Starship-SuperHeavy),简称“星舰”。

下图为全箭的上半部分,也就是第二级,50米高、9米直径的“星舰”(Starship),是整个发射系统会最终入轨的部分,承担着运送货物和人进入近地轨道、登陆月球和火星的重任。

下图为70米高,同样为9米直径的“超重”(SuperHeavy)助推器,也就是整个系统的一级火箭,把二级“星舰”推到足够的高度和速度后就会自动返回。

下图是“星舰”和“超重”都会使用的“猛禽-2”发动机,其中第一级的“超重”使用33台,第二级的“星舰”使用6台。单台发动机推力230吨,预计将很快优化到250吨以上。

“超重”助推器33台猛禽-2发动机全图:

“星舰”6台猛禽-2发动机全图:

下面是星舰的吊装-发射-回收多用架,因为有两只用于起吊和回收火箭的“手臂”,因此被命名为“Mechazilla”(机械哥斯拉)。

“Mechazilla”的设计方案体现了星舰系统最显著区别于其他巨型火箭的地方——两级、全箭可回收。无论是星舰飞船、还是超重助推器,都能自动返回地球,并被这两只大爪子“夹住”,从而实现回收。

下面是发射前Mechazilla起吊组装火箭,将“星舰”安放到“超重”助推器上的视频(真实视频):

下面是Megazilla用两只“爪子”夹住第一级“超重助推器”进行回收的模拟视频,需要注意的是——超重助推器是一个70米高,9米粗的大家伙,可以想象一下:一枚23层楼高、比A380还粗的火箭自动返回并被“夹住”的场面。
下面是Megazzila回收第二级“星舰”的模拟视频,50米高、9米粗,相当于17层楼高。

我们再看看相当于土星五号两倍多、7500吨+的巨大推力意味着什么。

按近地轨道入轨能力排名,现役最大火箭前5名分别是:

    • 美国去年首飞的新登月火箭SLS-block1:95吨

    • 美国SpaceX的重型猎鹰:64吨

    • 美国Delta IV重型火箭:28吨

    • 中国长征5B:25吨

    • 俄罗斯安加拉A5:24吨
    如果把人类历史上成功发射过的巨型火箭也加进来,排前面的还有:美国土星五号140吨,苏联能源号100吨。
    而星舰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第二级不回收情况下250吨,第二级回收情况下150吨。在这两种情况下,一级“超重助推器”都会回收。
    也就是说:星舰哪怕完全回收,理论上只消耗燃料费和维护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次性火箭。更是如今人类常用的20吨级一次性“大火箭”的七八倍。
    和其他巨型火箭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星舰有大得多的运载容积。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星舰、土星五号和去年底首飞的SLS。星舰拥有1000立方米的可用载人载货空间。

1000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呢?波音747-400的客舱空间不到900立方米。也就是说,人类进入太空的交通工具,从拥挤的、只能装载几个人的小舱室,进化到了大型客机的量级。

下图是各类载人航天器的大小对比,左边是美、苏/俄、中的载人飞船,右二是已退役的航天飞机,最右就是星舰的第二级(总高度50米,其中头部约20米高度是可载人运货的空间)。航天飞机总容积约300立方米,星舰是它的3倍多。

下图是星舰对接国际空间站的想象图,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国际空间站、星舰(大红框)、传统载人飞船(小红框)的尺寸对比。

由于其巨大的容积,人们对星舰内部空间如何划分做了很多设想,下图是一种假想方案:

红框是单人睡眠舱,可环形布置多层。睡眠舱上一层“甲板”是运动室(绿色框内为运动器械),再往上也都是公共空间,如可以布置为休息室、饭厅、乃至巨大的星空穹顶等。睡眠舱以下的舱室用于放置食物、水、电池等供给。各层之间通过中间的柱状通道相连。

还有适合近地轨道短期旅行的“紧凑型”方案,如下面两图所示,可乘坐100人:

下面是星舰内部的模拟视频,包括居住空间、公共空间、运动空间、货仓、防辐射空间等:

星舰另一个独特性在于其生产和迭代方式。从上文可以看出,星舰的初衷是建设一个载重巨大、空间巨大、成本远远低于其他航天器的新一代太空运输工具,而为了大幅降低成本,就必须改变当前航天器精细化、定制化、高成本的建造模式,用工业化、流水线、低成本的方式来大批量生产。

首先,星舰选择了很便宜、很普通的材料——不锈钢,用来建造火箭。且使用看上去非常“粗放”的方式,用工地大棚、半人工半机械焊接、像生产大型储水罐一样生产火箭箭体,感受下这些和传统航天产业非常不一样的画面:

经过快速迭代后,建造工艺日趋完善:

这种方式让星舰的生产和迭代速度极快,如下图所示(2022年11月的图),星舰基地同时在建造5枚二级“星舰”和5枚一级“超重”助推器。同时还有一枚已完全建好的箭体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

相比起来,其他巨型火箭终生只建造几枚到十几枚,每枚造价数亿美元。如土星五号,共建造13枚,每枚造价相当于半条核动力航母。

星舰的迭代速度,也完全不同于其他例行拖延的美国工程项目。下图是星舰建造基地2019年和2021年的对比图,3年时间,从空地变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巨型火箭流水线。

星舰所使用的的“猛禽-2”发动机,也是世界上首个流水线、大规模建造的大型火箭发动机。该型发动机本身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之一(推力排名第4)。从2021年12月开始量产,到2022年11月,不到1年时间,生产了200台,年产量足够装备5枚“星舰-超重”。

而这只是第一年启动阶段的产量,SpaceX的规划将“猛禽-2”发动机的年产量提升到每年500台以上,每台发动机成本降低到25万美元以下——也就是说,全箭39台发动机的造价将低于1000万美元,整个星舰的建造成本将可能低至数千万美元——和市面上那些近地轨道载重量只有几吨、推力比星舰小十倍、有几十年历史、非常成熟的老火箭差不多。

而且,星舰完全可回收复用,而这些老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星舰的迭代思路也非常“奇葩”,从上文可以看到,虽然尚未首飞,但到去年底,第二级“星舰”的生产编号已排到SN29,第一级“超重助推器”的生产编号已排到Booster12。以及,既然星舰用的是“猛禽-2”发动机,那“猛禽-1”发动机呢?

答案是——通过快速生产、快速迭代、快速改进,此前的20多枚星舰试验机,要么已在试飞中消耗掉,要么通过迭代发现问题就拆了,继续建造后续编号。而本来计划用于首飞、已经完整装箭的“猛禽-1”发动机,干脆直接被迭代掉了。

在两三年的实验和迭代过程中,推力从猛禽-1的180吨,提升到了猛禽-2的230吨,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达到250吨以上。

而“猛禽-2”发动机,也被公认为“世界最强航天发动机”,这个“最强”并不在于其推力最大,而是综合其体积、推力、技术先进性、可复用性等。

下图是主流液体火箭发动机对比,猛禽发动机在右数第4位。该图其实是“猛禽-1”的数据,“猛禽-2”的数据更新如下:总推力(Total Thrust):2.3 MN;推重比(Thrust:Weight):140+;室压(Chamber Pressure):300+ bar。

注意,左1的梅林(Merlin)发动机也是SpaceX的,用于猎鹰-9和重型猎鹰火箭。

无论是猛禽还是梅林发动机,都体现了SpaceX发动机的特点——独步全球的推重比,梅林接近200:1,猛禽-2 140:1,显著高于其他发动机。以及显著更小的体积(和推重比其实是一回事)。

以及,这俩还是可回收复用的。

可以说,正是由于发动机能力的领先,让SpaceX能做到“力大飞砖”,无论是用更重的不锈钢制造火箭、显著降低造价,还是可回收火箭走向实用,都离不开发动机的强大。

到这里,已经基本讲完了“星舰-超重”系统的独特性:

    • 人类史上建造过的最大火箭:120米高、9米直径,相当于40层楼高,或者一条大型攻击核潜艇的尺度,5000多吨自重,比当今主流“大火箭”重一个数量级。

    • 人类史上建造过的最强火箭:7500吨+推力(相当于一条驱逐舰的重量),是土星五号的2倍多,比当今主流“大火箭”的推力大一个数量级。最多能一次投送250吨到近地轨道,哪怕火箭完全回收也能一次投送150吨。相当于安124、安225、C-5这些巨型战略运输机的运载能力。

    • 人类史上首个完全可回收复用的火箭:此前SpaceX的可回收火箭“猎鹰9号”和“重型猎鹰”都只回收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仍然是一次性“次抛”使用。而星舰则是全箭一二级都能回收,理论上每次发射只消耗燃料和维修费。

    • 人类史上容积最大的航天器:超过1000立方米容积,超过波音747-400的客舱容积,超过整个国际空间站的容积。将人类进入太空的交通工具从3-7人面包车大小的飞船,升级为747、A380这种巨型客机的尺度、一次性最多投送上百人进入太空。包括可坐可躺的座椅、餐厅、健身房、卫生间、游戏室、大型穹顶等公共空间,以及水、食物、电池、太空服、月球车/火星车等等。

    • 人类史上首个流水线量产的大型航天器:无论是“工地大棚”里用不锈钢同时生产多枚人类最大火箭,还是初期年产量就超过200台的猛禽-2发动机,以及整个星舰生产基地极快的建造速度,星舰和发动机空前的迭代速度,都是开创性的,改变了人类航天产业的基本范式。
    可以说,星舰把人们对“航天”的数量级认知,从“几吨”、“几人”、“狭小闷罐车”、“发射一次报销一枚上亿的火箭”、“精细化小规模生产”,大踏步提升到了类似“航空”的数量级,而且还是人类最大航空器的数量级——“百吨”、“百人”、“千立方米”、“完全可回收,理论上只消耗燃料和维护费”、“像生产客机一样流水线生产”
    如果星舰项目能取得成功、且达到其所设计的各项指标。就代表着人类航天从“独木舟”(排水量吨级、一次运载几个人、超高成本、难以批量复刻)时代,一步进化到了“帆船时代”(排水量百吨级、一次运载几十上百人、成本显著下降、可逐渐走向批量大规模)。

    看到这里,不少朋友心里应该会有疑问——这么多的“史无前例”,会不会步子迈得太大,成功的可能性太小?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回顾下SpaceX猎鹰项目的进展,以及星舰项目本身的实验过程,来推测星舰离其宣称目标和指标的距离。

    “猎鹰9号”是目前SpaceX的主力火箭,该型火箭的历程如下:

    • 2010年:首飞成功

    • 2015年:首次回收一级火箭成功

    • 2016年:首次海上回收一级火箭成功

    • 2017年开始:所有发射全部成功(从2010年首飞成功至今,共发射213次,成功211次,2次失败均在2017年前)

    • 2018年:尝试回收14次,失败2次

    • 2019年:尝试回收16次,失败1次

    • 2020年:尝试回收25次,失败2次

    • 2021年:尝试回收31次,失败1次

    • 2022年:尝试回收60次,失败0次

    • 2023年:截止目前尝试回收22次,失败0次

截止现在,猎鹰9号及其衍生品重型猎鹰,已连续发射成功接近200次,连续成功回收超过100次。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猎鹰9号2010年首飞,前三年发射数量不多,2014年后逐步开始放量,2017年后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数量也开始飞速提升。

2015年实现首次回收,在2015-2016年回收失败比例不小,2017年开始回收失败比例大减,近两年已获得全部成功。

安全性方面的另一个数据是——“猎鹰9号”已成功完成9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运送3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主要是国际空间站),今年预计还有4次载人航天任务。

下图为“灵感-4”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以及SpaceX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照片:

现在“猎鹰9号”火箭一级复用次数最多的纪录是15次,已有2枚火箭达到这一指标,成功复用14、13、12...次的也有不少。两次复用间隔最短的纪录是21天——也就是说,一级火箭回收后,经过21天的维修保养,就可以放到发射台再次发射——这一间隔纪录也在逐年缩短。

2021年,SpaceX公司发射入轨的重量,占当年人类航天发射入轨重量的比例是50%左右。

2022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0%+。

2023年,这一比例预计将提升至80%(23年Q1是78%)。

也就是说,通过几年迭代,已经成为高可靠、低成本、高出动率典范的猎鹰火箭,每年发射入轨的物品重量,相当于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公司、机构的4倍

下面两图分别为2022年、2023年(截至目前)全球各型火箭发射次数统计(是发射次数,不是入轨质量):

看完猎鹰火箭的发展历程,再来感受下星舰的迭代速度。下面视频是从2019年8月到2021年3月,一年半时间里,SpaceX从类似不锈钢水罐的原型机“星虫”(Starhopper),一直“迭代”(炸)到SN11号机的过程。

直到2021年5月,SN15终于着陆成功,算是初步验证了星舰第二级回收的可能性:

2021年8月,SN20 + Booster4(第20号星舰 + 第4号超重助推器)合体成功,全球大火箭的样貌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此时用的是推力180吨的“猛禽-1”发动机,“超重助推器”的发动机数量也不是后来的33个,而是29个。

就在大家都认为SN20+Booster4将成为首飞试验箭时,整个计划又全变了。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迟迟不审批试飞计划,理由是需要进一步检验巨型火箭发射带来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但实际原因很多人认为是需要为SLS火箭首飞让路,不能抢了传统势力的风头。
既然FAA迟迟不批,SpaceX就推倒重来,放弃SN20+Booster4+猛禽1发动机组合,直接上马使用“猛禽-2”发动机的SN24+Booster7。并且在佛罗里达成熟的卡纳维拉尔航天发射场开建第二发射基地(如下图)和第二生产基地(概念图),以规避FAA所谓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经过一年时间,“猛禽-2”发动机完成批量生产,SN24+Booster7作为首飞箭又站在大家面前:

23年初,Booster7 完成了33台发动机的静态点火实验,首飞窗口期再次打开:

综上,SpaceX并不是一家传统概念里去工业化后效率低下的美国制造业公司。而是一家风格激进、迭代迅速、完全不按传统航天套路出牌的新锐企业。以最终愿景(低成本、高效率、可回收)为终极目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塞冬的个人判断是——星舰大概率将在今年实现首飞(计划是23年4月20日,但计划不一定赶得上变化),甚至完成多次飞行实验。

首飞的设定目标是一二级火箭均正常运行,一级完成可控海上溅落,二级入轨后完成可控海上溅落。

但是,对这么大体量、技术跨度这么大的新火箭而言,很难一次完全成功。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飞起来,不当场炸毁发射场,就算符合预期。如果能完成一二级分离,则超过预期。如果能完成首飞所有任务,就算中彩票了。

按SpaceX的风格,无论是当场炸毁、还是半途而废,都是实验的一部分。试验场毁了可以再建——参考佛罗里达第二发射场的建设速度)。火箭炸了可以再造——同时在建的火箭有5枚,发动机年产200+,且是流水线作业,只要生产速度超过炸的速度即可,流水线、工厂化、低成本火箭的思路完全不同于传统。

只要实验能带来信息输入、能辅助下一步迭代,都是有价值的。

根据“猎鹰-9”火箭的迭代经验,在未来几年里,星舰会在快速迭代中逐渐走向成熟,从稳定成功发射,到稳定成功回收,再到年发射次数超过50次、100次,乃至更多。并最终成为和猎鹰-9火箭类似的“安全明星箭”,连续发射上百次不失误。

按照SpaceX画的大饼,未来将会生产1000枚以上的星舰,运送超过100万吨货物到火星。

我们先不管这个中长期大饼,先设想一下5年内可能成真的“小饼”——如果在2027-2030年,SpaceX具备了年发射100次星舰入轨的能力(参考2023年发射100枚猎鹰火箭入轨)。

那就意味着SpaceX具备年发射1.5万吨入轨的能力(完全可复用状态),这是什么概念呢?

2022年是人类航天历史上发射入轨重量最多的一年,大约有1000吨+入轨(美国700多吨,中国200吨出头)。1.5万吨相当于这个数字的15倍。

也就是说,100次/年的星舰发射,就足以让SpaceX把人类的航天运载能力提升一个数量级——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高两个数量级乃至更多。

而且,这个能力是基于完全可复用火箭(成本千万美元级一发,比运载能力几吨的火箭还要低,远期SpaceX希望将成本降低到数百万美元一发)。

在商业上就相当于重新绘制了一条供需曲线,会极大激发原本受限于航天能力和航天运输价格而无法诞生的需求。

可以说,一旦星舰首飞“半成功”(都不用完全成功),就会像ChatGPT重新证明了AI能力上限一样,完全打开了航天领域的上限和想象空间。

大量资金会开始针对“9米直径、1000立方米空间、150吨运力、千万美金成本”这个崭新的约束条件去规划航天商业化的各种可能性。比如建设微重力工厂:

再比如,未来10万美元量级(按SpaceX画的饼甚至能低到2万美元)的近地轨道旅行门票,将成为富裕人群、网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并构建起商业正循环,反哺航天能力继续提升。

除了商业化外,太空军事化的潜力也不可小觑。每年上万吨的入轨能力(如果是十万吨、百万吨呢?) + 远大于当前能力的单体入轨重量和尺寸,一旦在关键时刻被用于军事用途(料敌从宽),将可能带来:

    • 比战略轰炸机编队投送重量更大、时效性更快,且防御成本非常高的万吨级轨道轰炸。

    • 遍布太空的百吨级太空武器,彻底扼杀其他国家的入轨能力,也扼杀了其他国家的核导弹进攻/反击能力。

    • 其他国家防御和反击的成本远远高于星舰建造和入轨的成本,反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投送的速度。

简单一句话就是——有可能出现单方面的垄断性制天权,从而导致战略天平失衡。

和人工智能一样,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有能力和有可能对标美国,并进行追赶的国家。

预计于2027年首飞的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长征十号),对标对象是SpaceX的重型猎鹰,整体方案和各项指标均类似(推力2700吨,CBC构型,3*7台共21台发动机,一级可重复使用):

预计于2030年代首飞的长征九号巨型火箭,过去几年一再修改方案,从传统火箭构型逐渐迭代到和星舰相似的方案——110米+高度,10米+直径,30台20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推力6000吨+,可重复使用,百吨级一小时全球战略投送,载人登陆火星等。

长征九号老方案,传统大火箭构型: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航天系统一直在密切关注SpaceX的进展,根据其经验逐渐调整我国未来的航天发展路线,并最终走向殊途同归。这个思路是很正确的,取他人所长,为自己所用。

和人工智能领域类似,在ChatGPT出来之前,全球各国对美国进展跟踪最紧、且最有能力追赶的也只有中国。ChatGPT发布后,能拿得出相关产品(虽然仍有不小差距,但已经比没有强太多)的仍然只有中国。

相信未来5-10年,航天领域也会复刻这个过程。


综上,和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类似,虽然太空和(500年前的)大洋都充满风险,虽然人类进入太空和(500年前)跨越大洋的能力都不太高,但突破阈值的技术一旦出现,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和人工智能类似,能做的是尽早认知、以及积极拥抱。当然,哪怕快如SpaceX,航天的迭代周期仍然比人工智能长得多,普通人能感受到的时间点也会比人工智能晚很多。

但整个产业界、金融/投资圈,将会更早感受到这种变化。

和大航海类似,人类航天的过程会充满很多不确定性,会有反复的失败和失落,但只要能力具备、需求存在,一切总会走向它将会去的方向。

最后,来一段SpaceX制作的星舰登陆火星的畅想视频作为结尾:


微博id:北京塞冬

公众号:黔财有话说

知乎id:塞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