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财有话说

其他

就在4月,航天的“ChatGPT时刻”即将上演

数字世界和太空世界一直是人类科幻设想中最重要的两个方向。过去几个月,数字世界AI领域的进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震撼,那些过去只存在于遥远幻想中的能力仿佛一夜之间就近在眼前,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这个世界将因AI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拥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一轮又一轮高潮和低谷,到2023年终于让人类感受到下个时代的开端。那么,同样拥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航天技术,可能也将在2023年踏入下个时代的大门。标志性事件是预计在2023年4月首飞的SpaceX公司的新一代太空运载系统——星舰(Starship)。目前大众对这件事的认知,大概可类比于在2021-2022年看待OpenAI和GPT——在爱好者圈子和从业者圈子里很火。但需要通过一系列有体感的标志性事件,才能让大众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次和以往不同的“大进步”和“大变革”。本文将聊聊,这个即将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到底长啥样,一旦成功,可能会带来哪些变化,以及,为什么能称得上是“航天领域的ChatGPT时刻”。甚至塞冬认为,其价值可能比ChatGPT更高。首先来了解下——星舰是什么?如下图所示,这是今年1月进行湿彩排的星舰全图,看上去平平无奇,不就是一枚正常的火箭?航天飞机都退役多少年了,火箭有啥稀奇的?先来看星舰的第一个特点——大。下图是星舰和登月火箭土星五号、航天飞机的同尺寸对比图。土星五号曾经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火箭,高110米。而星舰的高度是120米,将刷新人类火箭尺寸纪录。土星五号是为了完成登月任务而建造的史诗级“航天巨兽”,冷战高峰后,人类日常使用的火箭尺度是远小于土星五号的。以我国目前最大火箭、也是全球前几名的大火箭长征五号为例,下图是与星舰的对比图,感受下尺寸差异。可以说星舰又将人类重新带回巨型火箭时代。星舰与工人的大小对比视频:再来两幅星舰和最大客机A380的对比图,第一张是A380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坚持原创,干货满满的经济、房产和时评”过去几年,每次写人口相关的文章,总会有这样的留言:“东亚三国手牵手”,“欧美生育率也很低”,“经济发达了都一样”...这两年人口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但还有不少朋友对即将面临的少子化水平缺乏体感——提到生娃少,一些朋友的第一反应还是日本和欧美。19年初,塞冬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讲了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地区的超低生育情况及其成因。如今,需要继续强调研究韩国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即将面临的是总和生育率0.8、出生率0.5%的“韩式少子化”。相比起来,欧美、日本的生育水平都“太高了”,甚至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这种全球仅次于韩国的超低生育水平,对我们而言也可能将成为奢望。比低更低2021年,韩国出生26.05万人,比2020年下降4.3%,平均每200个韩国人每年只生出1个小孩。总和生育率下降到0.81,平均每个女性一生只生0.81个孩子。数据来源:韩国统计局(http://kostat.go.kr/portal/eng/pressReleases/8/10/index.board?bmode=download&bSeq=&aSeq=363582&ord=2)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中国的2021年出生数据对比如下:来源:美国CDC,https://www.cdc.gov/nchs/data/vsrr/vsrr020.pdf;日本厚生劳动省,https://www.mhlw.go.jp/english/database/db-hh/;欧盟: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TFRT.IN?locations=EU;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上表可以看出,韩国无论出生率还是总和生育率,都显著低于欧、美、日,只有最高的美国的一半。哪怕新加坡、香港地区这种地域狭小、密度高、基本城市化的地区,总和生育率也有1.1左右,韩国只有这两个城市经济体的7成。也就是说,哪怕在生育率普遍较低的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情况也是独一档,比低更低。从上表还可以看到,我国在人均GDP只有欧、美、日1/3~1/6的当下,总和生育率已经更低。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正处于出生人口快速下滑的过程中,每年的情况都不同。今年,也就是2022年,我国的出生率可能会接近日本(0.65~0.68),总和生育率可能接近甚至跌破1,从而成为全球继韩国后第二个总和生育率低于1的国家和地区(比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这种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更低)。上图是2021年的美国“一般生育率”数据,注:“一般生育率”是指每千名育龄妇女(美国口径为15-44岁)在一年中生育的婴儿数。全美每1000名育龄妇女在2021年出生56.6人,其中:白人54.6,黑人57.5,亚裔50.1,西语裔63.8。白人、黑人与平均水平差不多,亚裔比平均水平低11%,西语裔比平均水平高13%。总体来说,亚裔在美国也属于比较不能生孩子的群体。上表是我国2020年七普数据,口径和美国略微不同(我国口径为15-49岁),我国每1000名育龄妇女在2020年出生37.3人,是美国平均水平的66%,是美国亚裔的74%。毛估一下,2022年,我国的该数据大概只有美国亚裔的55-60%左右。小结下就是——我国的生育情况已经不能和欧美、甚至不能和日本进行比较,而是迅速迈向“韩式少子化”,成为全球“独一档”的存在。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就看看“韩式少子化”的未来。迈向“8老1小”五年前,2017年时,韩国统计局做了个2017~2067年的人口预测,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先看低方案的基本假设:1、总和生育率:2017年1.05,2020年降到低点0.81(实际差不多也是这个数),此后开始反弹,2030年恢复到0.97,2040年及以后都是1.1左右。注意,这里即便低方案,也假设了总和生育率下降后会反弹(从0.8到1.1)。而实际上,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表明,韩国总和生育率已进一步下降到0.75,反弹到1.1恐怕只是空想。2、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82.7岁,2030年84.2岁,2050年87.1岁,2067年88.9岁。作为比较,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2020年都是85岁、全球最高。日本花了10多年从82岁提升到85岁,所以韩国这个人均寿命增长推测还算合理。那么,如果我们能接受上述两个设定,甚至认为“韩国总和生育率会反弹到1.1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可以不用看高版本和中版本了。因为哪怕“低版本”,对韩国未来人口的预测都可能是高估的。高版本预测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1.06(实际高估了20%),2030年反弹到1.38,2040年以后都是1.45。中版本预测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0.9(实际高估了10%),2030年反弹到1.14,2040年后都是1.27。这两个估算个人觉得概率不高。基于韩国官方这个低版本的预测,到2067年,韩国的人口构成如下:1、49.6%的人超过65岁,中位数年龄64.7岁,也就是一半人口是65岁以上老年人。如果觉得2067年还太遥远,可以再感受下这个数据——实际上,到2030年,就会有1/4的人超过65岁,到2040年,40%超过65岁(18年后,韩国每10个人就有4个人超过65岁),18年并不算太久,也就是2004年到现在的距离。2、65岁以上人口,是0~14岁人口的
2022年9月4日
其他

当中国从东西差距转变为南北差距

http://www.ln.stats.gov.cn/sjjd/sqzx/202001/t20200120_3727266.html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升物业费的背后是业主公共资源的变现,本质上是拿小区品质换钱。当这种变现潜力被榨干后,矛盾还是会凸显出来,继而继续加剧业主、物业、业委会之间的不信任,让”提价保质“更加成为不可能。
2019年5月29日
其他

超低生育率养成记

2017年,齐齐哈尔作为一个50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小学入学人数只有2.8万(2010年时还有4.2万)。每年上学的小孩人数只有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量级,人均活到200岁才能实现人口不减。
2019年2月2日
其他

我们并不是“命中注定要住拥挤的房子”

二线城市也好不了太多,以杭州为例,其土地利用总规要求:“城乡建设用地从2005年的107004公顷提高到2020年的126900公顷”,低于常住人口增速,就更不要说满足经济增长对人均空间提升的需求。
2018年9月2日
其他

北京房租大涨的逻辑

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对违建、城中村、城郊工业大院的拆除,通常意味着腾出更多可以出让的土地,能修建容积率更高的住宅、写字楼、商业楼,大多数情况下会带来产业和生活空间的增加,也会带来土地出让金的大增。
2018年8月17日
其他

当不靠谱数据遇见超乐观估计——林氏“吉林药方”一周年(下)

韩国目前一年出口的芯片和汽车(及零部件)都是1000亿美元左右的量级,每年出口的石化、船舶、钢铁、液晶,也都是300-500亿美元量级。这几个行业加起来,每年为每个韩国人提供了6-7千美元的出口额。
2018年8月9日
其他

当不靠谱数据遇见超乐观估计——林氏“吉林药方”一周年(上)

上面这一番推理,实际上就是把我们大家早已熟知的一个结论更系统、更数据化地呈现出来——长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建立在很高比例的、来自于中国最赤贫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外来年轻劳动力的基础上。
2018年8月8日
其他

何以京深杭(下)

下面是2008年和2012年的全球手机份额排名:2008年时,中国品牌都是others,2012年智能手机初期,中兴、华为分别获得了6%和3%的全球份额,主要靠贴牌和运营商合约,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
2018年6月18日
其他

何以“京深杭”(上)

再稍晚一点,1968年出生的李彦宏,比张朝阳大4岁,也比张朝阳晚4年回国。李彦宏1991年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当他2000年回国时,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巨头的格局已经形成,也都即将上市纳斯达克。
2018年6月12日
其他

有理想的中国IT企业,正在全球攻城略地

再过5年8年,当全球一半人口都在使用搭载中国流片cpu和存储芯片的中资品牌手机,玩着中资手游,用着中资电商和中资支付,刷着中资短视频,看着中资头条。再有外力试图压制中国时,恐怕就不如现在这样容易了。
2018年5月22日
其他

破局”中国芯“

只不过我国的特点在于:政府和企业可以一起坐庄,由政府性基金在低谷时注资扩大产能,在平时提供补贴、债务展期,减轻弱周期时的企业负担,最后在强周期来临时,政府性基金抛售股票获利,从而实现上述的“多赢”。
2018年4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未来人口四倍于中国的非洲,我们该如何面对

与此同时,非洲也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一级。而伴随着老龄化、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工业品倾销、基建能力输出、互联网金融服务走出国门,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这块庞大的新增蛋糕。
2018年4月5日
其他

耕地指标可跨省“买卖”,大城市用地“紧箍咒”能否解除?

再把这条红线继续向南、向东延伸几公里,上海的连绵建成区基本就到头了,再向外就是零散、带状、点状的建成区,它们中间包围着大量的耕地。我们只看紫色部分,感受下上海大片土地的“空旷”。
2018年3月27日
其他

数据剖析下的中国贫富差距成因,及未来政策走向

近十几年来,一方面得益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劫富济贫”能力的大增,另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换为城镇常住劳动力、蓝领劳动者收入大增。我国各地普通城镇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在快速缩小的。
2018年3月19日
其他

当个税起征点时隔7年后重提,当房产税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由于人群的收入分布是上少下多,当一个门槛多年不变时,整体收入小小的提升就会带来过线人群大大的增加。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个税增速远快于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同比增加高达18.6%。
2018年3月6日
其他

别笑话日本,我们的少子化将来得更惨烈

从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中国30岁左右的女性有1200-1300多万,再过5年,这一数字将下降到800多万,再过10年,则将进一步下降到600多万——10年后育龄高峰女性的人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
2018年1月20日
其他

“月薪五万不够用”的程序员过着怎样的生活

每到周末,五彩城东区的冰场、西区的培训区,门口就堆满了家长,一群群3岁、5岁的小男孩、小女孩们认真的学习冰球、花样滑冰、芭蕾、健美操、英语、钢琴...这里不只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周末大学校。
2017年10月17日
其他

失落重生大贵州,山区穷省逆袭记(上)

如下图所示,19世纪前期,瑞士人均GDP尚不如西欧平均水平,更远不如工业革命中的英国。20世纪上半页,瑞士逐渐赶上英国。而到了二战后的欧洲后工业化时期,瑞士一骑绝尘,对英国和整个西欧呈现出碾压优势。
2017年9月29日
其他

万字长文告诉你:"振兴东北"逆天行,"林氏药方"不可期

两三代人后,东北的人口将会由现在占全国的9%,下降到不足5%甚至更低。东北的产业足够支撑其“膝盖斩”后的人口步入发达社会,正如北欧、北海道、阿拉斯加一样——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只有人口少,才能人均高。
2017年9月12日
其他

上海老教授,你不要骗鬼好不好

塞冬想说的是,这些老教授和90年代海外中学女婿们恐怕大都不惨,正是他们这个阶级的人,占据了“四大八校一神仙”的学位。也正是他们这个阶级的人,在从政策、法律上将基础教育体系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去转变:
2017年9月7日
其他

都2017年了,别再让高考志愿的老观念坑了考生

另一个大部分人不容易观察到的一点是:“全球化”的重要性。这里所谓的全球化,不是指毕业后进入跨国外企——那是“被全球化”。而是应当作为主体,去“全球化”别人,去选择那些能够剥削其他国家的行业和公司。
2017年6月25日
其他

别着急怼,穆迪降级或许是在提醒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从2005-2010年,6年时间,铁路投资从1000余亿增长到8000余亿,整个铁路基建产业链条都膨胀了数倍。当“四纵四横”完成后,莫非这么庞大的铁路建设链条就大裁员、就解散了?
2017年5月25日
其他

新生儿男女比世界第一,五年后的民族集体危机

“在2013年5.5万多宗香港登记结婚数字中,新郎新娘均为香港人的婚姻有2.8万多宗,陆港婚姻有2.1万多宗。香港男性和内地女性结婚数目由1991年的2.1万多宗,轻微下跌至2013年的1.9万多宗
2017年5月23日
其他

城市竞赛悄然开场,你的家乡可有未来

综合起来:行政中心、服务业高地、年轻的年龄结构、巨量腹地人口,这些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利好要素。当然,只有极少数城市具有所有这些特质,而大部分城市都需要面临权衡,更具体的,塞冬后面会陆续写文章加以阐述
2017年5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必须把房产转移到省会及以上城市

这样的论调从塞冬小时候一直持续到现在,热度不减。因为在中国,“反大城市”是一种从官方延续到民间的政治正确,中国也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从财税、土地、规划等多项制度上有组织有纪律反大城市、挺中小城市的国家
2017年5月9日
其他

经济降速,我们更应留什么给子女

新人爬升速度快:2000年的一个初创公司只有50人,2010年可能变成5万人。各行各业快速膨胀、公司规模急剧扩大,新增领导位置太多。大学生毕业后2年基层,3年小领导,5年区域经理,10年高管比比皆是
2017年4月30日
其他

中国式市长、现实版达康——耿彦波

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在人类史上可以说独一无二,也正是达康书记这样的一位位”中国式”书记、市长,凭借着中国独特制度的强大执行力,让中国的一座座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4月17日
其他

北京5年建150万套房?先别高兴,小心套路

历年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都公布了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和各类保障住宅竣工套数。我们按照商品住宅套均80平米计算,过去5年北京市每年各类国有建设用地上的住宅竣工套数如下表所示:
2017年4月8日
其他

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

塞冬:“不一定,有能力拿到北京户口的毕业生,其平均水平又高了一截。前些年,北京的户口是相对宽松的,05-10年,平均每年从外地净迁入近12万京户,10-15年收紧了,平均每年也是净迁入近10万京户”
2017年3月26日
其他

数字不说谎——真实而又残忍的学区房逻辑

2017年的初春,无论身在京城何处,身边的人讨论的话题永远都是房子和学区,仿佛整个北京城都被卷入了学区房的风潮中——已经上车的看着手中老破小疯长感到暗自庆幸,没上车的一边骂一边默默的看房
2017年3月16日
其他

年轻人口锐减,哪些省市还有未来?

过去5年里,浙江和辽宁是6省中经济增长幅度最小的。从上面的年龄结构图也可以看出,这两个省也是年龄结构最恶化的:一方面年轻人比重少、后备人口下降快,另一方面,临退休人口较多,未来的养老压力骤增。
2016年10月25日
其他

数据说话:一线房价终将超越纽约香港

1、本文讨论的不是“中国房价”,因为占人口绝大部分的中小城市/城镇房价大致保持稳定,部分地区甚至略有下跌。而另一方面,占全国人口不到20%的大城市在大幅上涨。因此本文讨论的是“中国大城市房价”问题。
2016年9月29日
其他

年轻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落后地区、三四线城市,将会面临比全国平均水平更糟糕的年轻人口断崖式减少,这可能导致各类消费增速的急速下滑,甚至进入负增长。因此,现在还远不是三四线城市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更加残酷的挑战还在未来。
2016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