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汪培珽的《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2016-07-04 致致 龙马小兄弟

↑欢迎点击上方的蓝字关注我哦↑


这篇摘记是我2014年怀着二宝时记录的,当时微信上一度疯传着一篇名为“用三年换三十年”的文章,其实就是摘自台湾作家汪培珽的这本《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我很喜欢汪培珽的笔风,虽然电子书是繁体竖版,读着也不觉吃力。她教养孩子的方式,很合我的胃口。给出的关于如何养育两个孩子的各种建议,更是非常实用,尤其对我们这代独生子女来说。


书有不小的篇幅是鼓励大家生孩子----生两个甚至更多。对于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生老二,或者家人还在犹豫要不要生的童鞋们,可以好好读一读哦。因为这对我不是个问题,所以摘的不多,不过其实看看这部分的目录,就能了解她的大意啦:



那篇“用三年换三十年”的帖子,大部分都摘录自上面的“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以及“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的两章。


还有:(我尤其喜欢“伤心的事,不要告诉妈妈”这章里的故事)



没时间看书的童鞋们,以下是我的书摘,分享一下书中我觉得不错的内容。




不生孩子的理由千百种,想生的只有一种----孩子是世界万物中最美好的小东西,我爱死孩子了!


孩子,全世界的孩子,只分成两种----不是男孩子女孩子,不是好孩子坏孩子,不是美孩子丑孩子,不是大孩子小孩子......


孩子只分成: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


有人说,上帝其实只将孩子借给您十八年,如果到时候父母还不能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父母的角色也就报销了。


批评容易实践难--给爸爸的建议:


当妈妈快要被孩子整到疯掉或者已经疯掉时,请千万不要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说:“你不要对孩子那么凶嘛!”“你不要那么没耐心嘛!”


这绝对是终日镇守孩子的妈妈,最怕听到的话。


如果您忍不住一定要说话,请说:“孩子真是太不像话了,你不要生气,去休息一下,我来搞定他们。”


孩子的教育无法立竿见影,而且除了妈妈的教养,有时候家庭里其他成员七嘴八舌的干预,也让妈妈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夫妻不能心平气和的讨论教养问题,就什么话也不要说。


当孩子的表现不如您预期时,千万别对妈妈说:“你看你是怎么教孩子的?”气话就像热奶油一样滑溜,总是顺口而出,但它只会让您和您的家庭,将幸福愈推愈远。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都很清楚。孩子是最有能力适应环境的动物,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给他们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晚餐。事实上,不论父母给孩子什么环境,孩子都能照单全收。当我们只习惯用物质来喂养孩子而不给爱时,孩子可能不吵不闹的活着;等到有一天我们准备充分了,要来好好爱孩子时----他们 已经不要了。



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 -P204~208


永远不要在手足间做比较


孩子是多么清楚明白的动物啊!姐姐如何,弟弟会不知道吗?弟弟如何,姐姐会不清楚吗?还等得到父母来多嘴?说了也是白说的话,为什么父母不能忍住不说呢?甚至,手足之间原本就存在的模仿和榜样,反而就被父母这么一说给搞砸了。


别只是怪手足感情不睦,在挑拨下长大的孩子,感情要好,只能靠老天爷帮忙了。


勇敢、不哭、字写整齐、好好读书、多运动......父母要表达的东西,愈单纯愈好,不要把别人牵扯进来。哪个孩子不想赢得父母的心呢!别拿兄弟姐妹当武器来批评孩子,就是让“兄弟不阋墙”的第一个基本功。



帮孩子做公关(帮老大接受第二个孩子)- P209


(老二出生时准备一份礼物给老二,告诉老大这是老二带给TA的礼物)


让老大觉得被需要----这才是手足相亲相爱的关键。“被人需要”只是感觉,但是它无往不利、战无不胜。这个道理甚至可以从手足衍生应用到整个人生----让太太觉得被先生需要、让老师觉得被学生需要、让员工觉得被老板需要......是维系双方感情的最好媒介。


“弟弟好喜欢跟姐姐一起看故事书啊!”

“弟弟好喜欢跟姐姐一起玩玩具啊!”

“弟弟好喜欢喝姐姐手牵手哦!”

“弟弟好喜欢看姐姐图画哦!”


把握机会帮孩子做公关,就像我说的,举手之劳而已。我们家姐姐为什么这么爱弟弟?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从他们可以动的第一天开始,只要做妈妈的我察觉到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不管是多么细致的事,我会马上开口对着老大”阐述事实“。


我没有作假,我说的也是实话----弟弟喜欢姐姐。只是弟弟太小,不知道用言语表达;只是姐姐也是孩子,不知道弟弟的表现就是喜欢她、需要她。

”被人需要“的魔力,是鲜少有人抗拒得了的。


妈妈只是单纯的将他们的心意,大声的说出来而已。


妈妈只是一根线,将孩子彼此的心意串在一起的一根线。



老大不必让老二  -P223


其实,孩子最在意的是:父母处理事情公不公平。如果只是一面倒的认为“大的让小的”天经地义,久而久之,老大就不会心甘情愿的让老二。“只要让我逮到机会,我一定要报仇” -- 这就是人性。


如果父母总是让年纪大的让小的)这不只是不公平,而且三两下,小的孩子也马上学会一件事:这是欺负哥哥或姐姐的好招。于是,手足之争就没完没了。


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玩完了才轮到下一个人这么简单的道理,跟年纪大小有什么关系呢?规矩定的清楚明白,保证父母以后高枕无忧。


渐渐的,孩子发现----妈妈处事只问对错,也就是所谓的“只对事,不对人”。不管姐姐再大,弟弟再小,做错事的一方,就是要接受惩罚的一方。

事情就单纯了。孩子轻松,父母也轻松。


千万不要因为小的孩子太可爱,就忘了----你原来还有另一个孩子。


老大,其实更需要爱。


老大一出生,独占着父母,独占着父母的爱、关怀和照顾。直到老二出生。老大不管愿不愿意、不管准备好了没有,都要开始学着“分享”这件事。要孩子分享饼干糖果,可能不难;但是要孩子学着分享“爱”,这可不容易。


如果父母不知道,当老大要您“等等他”时,其实他心里真正要的东西是“你的爱”;如果父母不知道,还将他要的“爱”,解读成“不独立、不忍让、不友爱”,老大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将走的更辛苦?


当了十几年的妈妈,我现在才悟出这个道理: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论是时间还是耐心,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在冥冥之中,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


千万别对孩子说:我对你的心血都白费了。


如果真的白费,那可能就是心血用错了地方哦。




很巧的,和汪培珽一样,我家两个孩子也是相差两岁半。目前的状态,正如她所说:


当孩子还小时,我哪里有机会想到“孩子需要手足”这么不切实际的问题呢?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争宠,给我安静的片刻,我就该吃斋念阿弥陀佛罗,哪还有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相亲相爱、手足之情。 


汪培珽说她是在姐姐7岁弟弟5岁时才突然了解孩子有多需要手足,并在内心强烈的感受到生一个比两个轻松。而我身边的朋友们呢,很多都说老二两周岁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看来我的曙光也不远了,啦啦啦~


还是用书里的这段话做结吧:


通常,孩子的未来我不去多想。


我只管孩子的现在。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几载,我一刻也不想放过。


我根本不去想什么“手足可以一辈子相互照顾和扶持”的大道理;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于童年好了,但是,重要与否?


当然。


父母别害怕改变,多生个孩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转个小弯,就改变了孩子的童年。




书摘看的不过瘾,想读这本书?


分享这篇文章到朋友圈,截图并在后台发给我,可以得到《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台湾原版的电子档PDF哦。【电子书仅供学习和交流,请勿商用,喜欢请支持原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