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光明日报 古代汉语文学 2021-06-28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9日 09版)

万年仙人洞遗址 本报记者 胡晓军摄/光明图片

  清冷的北风掠过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境内的大源盆地,寒意袭人。沿碎石铺就的小路来到盆地西北端的小荷山脚,垂直陡立的山崖下,一个高近6米、宽近20米的天然山洞赫然入目。


  步入山洞,如同来到另一个世界。60多米长、20多米宽、3米多高的主洞穴里幽深静谧,空气温暖而湿润;在昏暗多彩的布景灯光映射中,一尊尊远古先民的雕塑或伫立或箕坐于洞穴的各个角落。这里是中国当代考古学上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万年仙人洞遗址,它和距离不远的同期吊桶环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月上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以及王象坤、闵庆文、卢宝荣、张居中、彭适凡等一批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历史界和农业考古界的专家学者来到这里。作为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代表,他们经过反复研讨,郑重联合签署了一份被称为“万年宣言”的《科学家建议》:“我们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 万年之源’。我们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


  在这份建议上签名的,还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虽没能出席此次研讨会,但他给会议发来的信函中写道:“一万年前,人类成功驯化出了栽培稻,这是人类稻作文化乃至人类农业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端。作为水稻研究人员,要感谢万年保存保护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仙人洞遗址。”


  水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一半人口提供主粮。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工驯化野生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此后逐步演化形成水稻生产、食用及储藏加工等。栽培稻究竟起源何处?这曾一直是国际学术界持有争议的问题。从中国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1888—1964)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水稻研究人员和农业考古人员,致力于研究论证中国的栽培稻起源。20世纪60年代在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有力印证了丁颖的“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曾多次参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彭适凡介绍:“这两处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以及孢粉遗存,经鉴定,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由野生稻向人工驯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类型,也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这说明在1万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稻及人工种植水稻了。”


  “稻作起源地要有几个基本条件:该地必须发现有最早的栽培古稻遗存;当时必须发现有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当时要具备适于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种生长发育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当时该地或其附近要有以栽培稻为主要食品并具有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古人类群体,以及相应的稻作农业生产工具。”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张居中说,“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具备了所有这些条件。”


  《科学家建议》的发布,无疑是对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郑重宣示和科学确认。


  “以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以稻作为标志性特征的长江中下游远古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传播到了亚洲广大地区,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之一。这是得到中国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考古界、农业历史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谢华安说。

原创著作

原载:光明日报

欢迎关注 


微信号:author-CN

原创著作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