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季来临,哪些健康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健教所 四川疾控 2022-07-15


夏季来临,高温天气、洪涝灾害以及蚊虫增多等因素将给公众带来诸多健康风险。四川疾控温馨提醒,炎炎夏日,除了要持续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外,还要重点关注其他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以及交通、游泳安全。








NO·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6月26日以来,安徽省宿州、淮北及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等城市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聚集性疫情。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不能放松警惕,应持续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始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预防措施:

1.日常坚持防疫三件套: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


2.牢记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3. 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需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需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需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NO·2手足口病

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 5-7月为春夏发病高峰。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高发,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疱疹性咽峡炎6岁以下儿童高发。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和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多伴有发热(38摄氏度左右);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热迅速,温度高,多在39-40摄氏度左右,疱疹仅存在口腔,一般会喉咙痛、流口水。绝大多数患儿一周内可痊愈,极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手段。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2.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


4.均衡饮食,保证优质睡眠,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5.接种疫苗肠道病毒71型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相关感染。


6. 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NO·3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传播。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如果过去2周曾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或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1个月内曾出现过登革热病例,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应考虑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预防措施:

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灭蚊。


 3.如果怀疑感染登革热,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NO·4 乙脑

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感染所致。乙脑的发病高峰为7、8、9三个月。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好发于儿童,感染后会引起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危害大,病死率高,部分病例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夏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在高发季节,儿童如果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预防措施:

1.避免去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关键。蚊虫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废弃的积水缸罐、花瓶、树洞、废旧轮胎、陶瓷器皿等。


2.注意家庭卫生,避免垃圾堆积,消除积水等蚊子孳生地。居家及外出时使用蚊帐或驱蚊药物等防止蚊子叮咬,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裤。


3.适时使用蚊香液、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使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4.在农村地区,要重点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


5.接种乙脑疫苗。



NO·5 流行性腮腺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接触已患有腮腺炎的儿童。


3.幼儿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幼儿园最好有保健员进行监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检,做好健康教育。


6.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


7.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建立免疫屏障。


8.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



NO·6 狂犬病

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犬只咬伤、抓伤。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


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应首选去正规医疗机构清洗伤口,最好去专业的犬伤门诊。如果不能立刻就诊,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交替清洗伤口15分钟,然后尽快到犬伤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NO·7 布病

全称“布鲁氏菌病”,俗称“懒汉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羊作为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传染源,南方个别省份的猪可作为传染源。人主要由于直接接触病畜及其流产物,病原菌经破损皮肤黏膜被感染,也可因食用污染的肉、奶及其制品感染,还可在打扫羊圈、皮毛加工过程中吸入感染。人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痛等。羊牛饲养、屠宰,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兽医等人员是高危人群。夏季剪羊毛和乳肉食品增多,可出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

#预防措施:

1.牛羊饲养、放牧、交易、屠宰等职业人群在作业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科学养殖,牛羊定期检疫,人畜分居,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一定不要直接接触流产物。


2.去牧区旅游避免接触牛羊等动物,不要和羊羔玩耍。


3.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肉,不购买无检疫证的牛羊肉。不吃未煮熟的牛羊肉及其制品,不喝生羊(牛)奶。加工时应生熟分开。



NO·8 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升高、暑假来临,食物变质、外出聚餐等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进食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等)、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疲乏等。

#预防措施:


1.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需彻底加热。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要洗手,同时应注意厨房卫生,砧板等厨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定期消毒。


3.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5.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NO·9 高温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最易出现的急症就是中暑。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体内热量过度积聚,水盐代谢紊乱,就会导致中暑。根据实际情况,中暑主要分为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以及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的症状比较轻微,一般只有疲累、乏力、多汗以及口干等症状。轻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灼热、血压下降等情况。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情况,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患者会出现体温调节功能失效、神经器官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发生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 “三要”


1.要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多喝水。


2.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


3.高温天气要尽量在室内或者阴凉处活动。


👉 “三不要”


1.不要过多摄入饮料:高糖饮料、冷冻饮料也应尽量避免,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尽量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户外工作要注意排班调息。


3.不要忽略身体状况:如发现自己或周围人有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NO·10 暑期安全

1.暑假期间,应谨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2.防止溺水,确保游泳安全。不去池塘、水库、沟、河等情况复杂的自然水体内游泳戏水,应前往有专业救生设施和人员的地方游泳戏水,下水前要做好热身,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游泳,家长应全程关注孩子的活动轨迹和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推荐阅读


解开防暑正确姿势!

图说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