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为是胃痛却得了胃癌,这4种情况快自查!

慢病所 四川疾控 2024-04-26


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先看一条数据:根据四川省健康白皮书显示,四川省人群恶性肿瘤排行榜中胃癌发病、死亡分别居第六位和第四位。


瞅着这排位,顿感“病从口入”这条告诫,对于“胃癌”真是太有必要了。这么高的排位,怎么防范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



胃癌是发生于胃、一般源于胃上皮细胞的癌症,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烟草、酒精等众多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



胃癌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各期释放信号略不同:

①早期患者常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


②中期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疼痛、贫血、厌食;


③晚期患者症状加剧,可出现呕血、黑便、恶病质等。


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

①遗传

如果您有胃癌家族史,建议定期进行筛查和监测,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建议40岁开始做一次胃镜,之后每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即可。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在人类胃内存活的细菌,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而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实验,吹口气就可以完成,简单有效,通过检测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就可以判断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   


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高盐饮食对胃黏膜会造成较强的刺激,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也会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给健康埋下隐患。同时,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体液反射,让胃黏膜分泌一些炎症介质。长期情绪不佳,会造成胃黏膜的糜烂,甚至溃疡,进而引发病变,大家常说的“气得胃疼”便是如此。


④饮酒和吸烟



长期饮酒、吸烟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经血液循环到达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撰稿:董婷、罗梦

美编:谢鑫

审核:钟波、程刚、胥馨尹


推荐阅读


踏春出游后出现发热、皮疹,小心是这种急性传染病!

你喝的水,为什么有“土腥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