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复高热不退,元凶竟然是它!

微生物所 四川疾控 2024-06-09


2024年初,随着“支原体肺炎”这个名词在家长群中变得耳熟能详后,流感病毒又常规的在校园中掀起每年一次的冬季小高峰,近段时间又有一个新名词闯入了家长朋友们的耳朵里——腺病毒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们会有很多疑问:什么是腺病毒?传染性强吗?如果感染了腺病毒该如何治疗呢?有特效药或者疫苗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地了解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腺病毒吧。


腺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吗?

并不是!20世纪50年代腺病毒就被发现了。目前我们已知腺病毒有113个型别,可归为7个亚属(A—G)。



腺病毒是怎么“盯上”我们?

腺病毒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次是接触、粪口途径传播。腺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不只是儿童,各年龄段人群都普遍易感,尤其是在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常可引起病毒流行,如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室内游泳场所等。


腺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呼吸道症状:包括反复或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发热可持续1-2周,以及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


➡ 消化道症状:包括呕吐、腹痛、稀水便等。


➡ 其他症状:包括眼部刺痛、分泌物增多等。2岁以内的宝宝可有明显的咳嗽喘息,感染后患肺炎可能性大。


如果被腺病毒感染了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确诊感染腺病毒,家长朋友们也不用过于紧张。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腺病毒一般具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较少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腺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除这种情况外,腺病毒感染无需服用抗生素。


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明确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也暂无预防腺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方法就是对症治疗,因此预防腺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个人防护。



具体措施如下:


做好个人手部卫生: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


✔ 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尽量避免与已经感染了腺病毒的人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降低感染的风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腺病毒感染可引起重症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

[2]《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9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

[3]谢家敏,武婕.人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预防医学

[4] 马小珍,曹冉冉,任敏.2014—2020年成都市某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中国病毒病杂志

[5]丁玮,曹玲.人腺病毒感染机制及抗腺病毒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撰稿:徐佳楠

美编:谢鑫

审核:张丽、程刚、潘明


推荐阅读


科学减重,从“管住嘴”开始

正确对待动物实验,善待实验动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