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温来袭,当心职业性中暑

门诊部 四川疾控
2024-10-18


中暑,是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随着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来临,需警惕职业性中暑!



高温作业

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容易发生中暑的职业

高温、强辐射作业:冶炼、炉窑等;


高温、高湿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或要求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如印染、缫丝、深矿井作业;


夏季露天作业:野外考察、露天装卸、建筑施工、环卫作业、巡线巡检等作业;


夏季高强度作业: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


中暑及症状


(一)中暑先兆

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职业性中暑

按照《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41-2019),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常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单纯补充水分的人群,及时处理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日射病是指夏天露天作业,太阳辐射直接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中暑,由于日射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与热射病基本相同,因而将日射病归于热射病中)。



职业性中暑的治疗和急救处理


(一)中暑先兆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平卧。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并对症处理,进行密切观察。


(二)热痉挛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对症治疗。


(三)热衰竭

给予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注意监测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四)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快速降低体温,持续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呼吸循环支持,改善微循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对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者,早期予以血液净化治疗。


撰稿:邓璐

美编:谢鑫

审核:陈剑宇、程刚、张钊


推荐阅读


“凝为民初心,铸健康之魂” “疾”先锋——我们身边的榜样   第1期

四川省疾控中心召开6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疾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