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青年作家问卷:班宇×大头马×董夏青青×郑执

中华文学选刊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特别策划

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


班宇×大头马×董夏青青×郑执 

完整版答卷发布



“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中华文学选刊》向目前活跃于文学期刊、网络社区及类型文学领域的35岁以下青年作家(1985年及以后出生)发去调查问卷,提出了10组问题。


共有117位作家参与了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刊发于《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5期、6期。


今天发布的是班宇×大头马×董夏青青×郑执的完整版答卷。










班宇,男,1986年生,辽宁沈阳人。曾以“坦克手贝吉塔”为网名在豆瓣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冬泳》。作品曾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

班宇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班宇:小说方面的话,应该是2016年开始。当时刚参加完“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相当于是写了一组命题作文,过程比较愉快,但还不太满足,有点受拘束,就想着更自在地再写一些。随后两三年里,对文学的理解基本没有变化,大概是此前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了。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班宇:格雷厄姆·格林:完美的写作技术,着迷于他在小说里的自我投射。托马斯·曼:缜密、纷繁而强悍。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读得较早,至今还在读,为其技法与叙述能力折服。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班宇:我在做图书编辑,负责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工作,跟我的写作算是有一点关系,但不紧密。职业作家,这个词语,在当下来讲,我不太明白意味着什么,是说完全依靠写作为生,还是说不去做写作之外的其他工作?无论哪种,我其实都很少去想,职业是外在属性,写作对我来说,更接近于本能,一种应激反应。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班宇:目前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充分的。作品主要通过文学期刊和网络平台进行发表。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班宇:现当代文学传统并不是一个绵延发展的进程,其中有很多激进与断裂,而进步也是在此产生。我是八十年代先锋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其中部分经典作品,现在仍会经常阅读。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班宇:从我对同代人写作的阅读数量来说,我觉得远谈不上关注。所以也没什么特别感受。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班宇:我曾试着去感受过这些评价尺度,后来发现很难摸清真正的规律。完全符合某一种的审美,其实已是这个体系里的落伍者,所以不如不去想这些,写自己的,更舒服一点。我没有“理想读者”,无论是在写作时,还是完成后,都不太考虑,对此没有期待。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班宇:匮乏与否,我觉得不是问题,文学不必要非得跟历史感、现实感等捆绑在一起。其次,我觉得这种经验的同质化,反而是写作的一个契机,在这种情况之下,去寻求新的表达,也许更有价值。一个人的变革可以由外部催生出来,那些荒诞的景观、动荡的时代,确实值得书写,但也可以完全是个体精神上的,这种也很剧烈。卡佛、耶茨、厄普代克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看起来也没什么大的波动,但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挖掘。很多事情我们以为可以通过时间来逐渐使其消隐、退场,但其实并不能的,有时候这个感受会以另一种形态呈现出来,小说便由此诞生,或许这也能算是对历史感的一种间接回应。独特的个人经验,也许有一些,但这与写作的关系又非常微妙。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班宇:音乐对我影响非常大,我本来之前就是写乐评的,平时也一直在听,所以在写小说时,也会去留意情感起伏与篇章结构。音乐也是语言,所以跟小说有共通之处,包括整个的铺排和设置,背后的思考,它里面有的,小说也都存在。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班宇:在我的理解里,文学不存在边界,无论是哪一种写作实践,媒介始终是语言,而人活在语言之中,所以文学可以宽泛地渗透在人的全部意识里。按照朗西埃的分析,马拉美的纯诗都有后面的象征体,文学本质上就是一个意识象征圈,反复转动,转动的主体就是其本身,而非其他,类型文学也是这个过程里所呈现出的一个向度,所以我觉得谈不上移动或者改变。未来的文学经典,我很难去想象。“经典”的诞生或者被确认,有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等密不可分,我对这个词始终不是完全信任的。

 

班宇代表作《冬泳》










大头马,女,1989年生,安徽合肥人。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谋杀电视机》《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长篇小说《潜能者们》。《谋杀电视机》被改编为同名话剧。曾获豆瓣征文大赛虚构组首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新人奖提名。

大头马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大头马:2012年年末,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时候?当时从公司辞职了想专职写作,或者讲,学习写作。主要是指写小说。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个中曲折,现在回想似乎也比较模糊了。大概是从一个更小的格局走进了一个较大的格局吧。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大头马:朱文、萨拉马戈、乔治·佩雷克。朱文是大学时很喜欢的作家,当时读了非常吃惊,没见过中文作家有写得这么好的。所以开始学习写小说时,以他为模板写了不少模仿之作。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对我影响至深,反复阅读,他是一个出色的空想社会学家,最近出版的《死亡间歇》令人赞叹无比。乔治·佩雷克是拓宽了小说定义的作家,他的游戏性质的创作影响了我的小说观念。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大头马:学习的是心理学,从事的是互联网产品设计。是否能提供滋养这好像很难讲清楚,毕竟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许都会对写作产生影响。我觉得恐怕还是有的,它主要影响我将小说视为产品这样一个写作管理机制上。我现在的状态可能就是半职业性质的作家吧。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大头马:就传播机制而言在写作的前面几年没有。主要就是自娱自乐。因为小说拿了奖所以直接走了出版的路线。后来出到第三本小说集之后,才慢慢多了“日常”发表的空间和途径,也就是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吧。生产机制我理解这好像不存在什么空间和途径的问题?因为有纸笔和脑子就够了吧。现在的作品会主要在一些文学期刊上发表。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大头马:因为不是学中文或文学史的,平时对中文创作关注的也不多,有一些模糊的认知。其中的经典作品……可能基本都没有读过。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大头马:关注。但是更多的似乎是基于偶然因素的关注,譬如因为和这个人比较熟,所以会注意到他的写作。我的感受是相比前几代人,这代人的写作更多样、更丰富也更不受限制了。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大头马:都不太会。我对自己或者所谓文学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不太受到他人的影响。。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大头马:每个人拥有的经验都是独特的吧。这不太好说。况且经验是可以去主动生产出来的,这应该是一个职业作家的基本素质。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大头马:有挺大影响,但也不好泛泛而谈。我本人也写舞台剧剧本和影视剧本,彼此肯定会有影响。其他艺术形式也常成为写作的主题,或影响写作的形式和风格。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大头马:在。或者说我们(中文写作)的边界其实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或文化地区的边界,现在不过是重复一些他人走过的路径罢了。未来的文学经典……恐怕很难会出现在中文写作领域,考虑到它或许不仅与文字和语言有关。


大头马代表作《潜能者们》










董夏青青,女,1987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安丘,在湖南长沙长大。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士,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现供职于新疆军区。出版有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

董夏青青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董夏青青:开始有意识地写作是在初中,自从小学写作文经常被表扬并被家乡当地的报刊发表,就培养出了虚荣心。升初中后,我在老师规定的作文之外,会主动写些小文章。小时候学习到的写作“第一规律”是语文老师在课上说的“我手写我心”,到这会儿,这句话在我心里依然是第一位的——写作意味着写下自己内心真正感受和体察到的事件、情绪和思考,忠于个人的判断和体会,并用标致的语言呈现。唯一的小变化是现在对“我心”这个内涵的理解可能更开阔一点。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董夏青青:对我写作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家很多,如果只能列举三位,我想说说在学习写作打童子功的时期,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鲁迅、沈从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先生是最早用文字和思想震撼我的作家,那时刚上初一,《长袜子皮皮》一看完,立即觉得自己要有点小大人的样子,开始在家中书柜里踅摸自认为大人应该看的书。首先挑中的,是鲁迅先生的《野草》。刚翻几页,就被他的文字气质所震慑,像看见史前巨兽缓慢游入旷野,在砂砾地面投下遮蔽性的阴影。不懂他具体在讲什么,只明确知道他写下的这些文字很重要、很迫切,非写不可,而且又那么阴郁和美。那之后陆续读了鲁迅的很多作品,查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所处时代,每看一篇都喜欢、都赞叹。到现在仍然觉得,鲁迅的语言艺术性、内容思想性以及情感的驳杂性是不可超越的。

初二时读到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那种阅读感受和看鲁迅不一样,但同样叫我惊奇。沈从文教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相比政治家要给出解决办法,文学所能做的是给出人之为人的清醒的体认,那“并不是答案,而是富有诗意的坦诚”。沈从文写的是湘西故事,这些故事及其背后天道、人性的逻辑却能在这世界任何一处地方被理解。“世上绝无处处适用的故事。一个诚实的故事只可能在一个地点和时间内适得其所”,想通这一点,使我免受了至今没出过国、连香港和澳门也没去过的焦躁困扰。

最早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小学五年级,当时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一套接力出版社在1996年出版的名为“漫画世界文学名著”的丛书,共九本。现在想想这套书太奇特了,竟然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莎乐美》《呼啸山庄》中间穿插一本《罪与罚》。这本《罪与罚》由日本漫画家汐见朝子绘制,这位漫画家1950年出生,一直活跃在少女漫画的舞台上。于是,随着索菲娅blingbling大睫毛的呼闪,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这部第二章名为“杀死老太婆”的惊悚故事,且没有产生害怕和抵触情绪。直到初二那年夏天,有段时间老家经常分片区停电。有一天家里跟蒸笼一样热得受不了,我就去了附近一家新华书店。在书架上,我再次看到了熟悉的书名——《罪与罚》,自然而然地拿起来坐下开始看。很快,我头脑中对于漫画版的《罪与罚》的认知都被拿在手中的这本书抹掉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全新的书,而且故事的讲述方式、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对我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冲击。大概看了半个小时,我就感觉到眼睛模糊、头疼发晕。纸上一页页的字已经看不清了,唯独作者排山倒海的情绪却还在持续撞击头脑。放下书,冷汗直冒,眼前发黑。在豆瓣,漫画版《罪与罚》的留言底下有一条:“小学时候看的,看完就发烧了,因此印象十分深刻。”我深以为然。上高中后,我才敢再看陀思妥耶夫斯基老师的书,像《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每每还会被书中剧烈的情绪所震撼,当看到宗教精神与道德信仰之光,我就会回到初中眼前发晕、头疼脑热的状态,心脏怦怦跳个不停。“艺术讲究从无垠的宇宙中择取一个小切片,并把它升华为此刻最重要、最令人神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教会我,文学需要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能穿透纸张书页,让人物比真人更真实,让虚构的世界比真实世界更深刻,同时改变一个人精神骨骼的硬度。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董夏青青:本科专业是军事文学,研究生专业是戏剧文学,这些年在部队也一直从事文艺工作,第一职业是军人,再是文学创作员。毕业后在新疆工作的十年里,跑了很多地方,结识不少战友和地方老乡,在他们讲述的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中,我得到很多创作灵感,并为自己有幸遇见并记录下他们的人生深感荣幸。大学时曾草草翻过《战争与和平》,实话说,除了对海伦的美貌印象深刻以外再记不得什么。直到工作几年后,有一天再次读到这部巨著,尤其是看到安德烈对战争、生死的思考时,这本书在我眼前活了,第三部中作者对俄法双方战术选择的议论也读起来生动极了。我想,如果不当这几年兵,不曾亲面军人的惧怕与勇敢,我仍然无法理解《战争与和平》第三部中,当娜塔莎见到将死的安德烈,托翁为何会写“他微微一笑,伸给她一只手”。

我的灵魂补给相当一部分来自这身军装。春秋时期,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两项就是武艺。谦谦君子,理应尚武而重武德。这里的“尚武”“武德”中的“武”不是指杀戮的智慧、致人于死地的冲动,而是“止戈为武”的仁与义,包含着光明磊落的勇武、抛却私利的牺牲,以及对个人与集体荣誉的敬畏与珍视。人是趋利避害的,我了解到很多边防军人的工作却常有与此相悖的一面——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城邦安定、用小家的分离换得家国安睦。在崇尚荣誉、牺牲和奉献之情的驱动下,他们在大风、暴雪、狂沙中思考存在的根本,找寻人与人之间是非分明、不愧不怍的共生关系,从而砺亮真正属于人的,纯洁的理想和高贵品格。尽管难免一时肉体疲惫、意志受阻,精神始终不折不挠地面向苍穹。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董夏青青:这些年来,我的小说发表途径一直是传统文学期刊。当下的文学机制对我来说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多的途径。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董夏青青: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一直遵循着古典文学“文以载道”的理念。我从小读着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目长大,直到现在。2019年初,刚读完李佩甫老师的《羊的门》,在日常阅读中,现当代文学的阅读比重大概占百分之四十,并构成了我写作的参照系。像阿城的“三王”,我会时不时拿出来细读,对比自己写作时的毛病和弱项。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董夏青青:同代人的写作我有一些关注,可能因为关注得少又不擅长总结,目前还讲不出有哪些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董夏青青:长期阅读给了自己日常创作的标准,同时我也是一个耳根子很软的人,他人的建议、意见,我都很愿意听取,甚至会追着询问。每一个评价尺度都会让我停下来想一想,衡量哪些是可以直接改善写作技艺的,哪些是未来才有能力消化的,以及哪些是不适合自己“东施效颦”的。

“理想读者”这个问题之前没有仔细想过,不过会把很多自己喜欢的作者当作老师,有时候写完一篇文章会想:“咦?不知道门罗老师看了我这篇小说会怎么评价?”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董夏青青:可能因为一直在部队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太考虑“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和“经验的同质化”问题。以前也不太觉得我的个人经验有什么特别的,现在觉得还是沾了职业的光,毕竟去采风蹲点的很多地方在边境线附近,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到的旅游景点。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董夏青青:这几年写短篇小说时,脑子里设定的文字效果范本其实是两首歌曲: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和Kanye West的Runaway。这两首神作有相当程度的实验性,但不均衡和不规则感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好听度——Runawayintro里的钢琴单音、ending里三分钟的autotune;Bohemian Rhapsody包含了阿卡贝拉、歌剧、民谣、摇滚和流行的音乐结构、不断叠加的声道。据说当时的磁带只有二十四个轨,但QUEEN这首歌大概需要一百八十个轨。以前乐评杂志上说Queen的磁带比别人的磁带条更薄,还拿铅笔头挑出来对比过。很憧憬某天在短篇小说中也有幸达到这种造化:短时间内,让驳杂丰富的信息化合、膨胀、变形,充满无法预估的不确定性,又具备高度统一和跃升的美感。

戏剧对我的影响主要在于结构故事、建构情境。这些年一直反复阅读契诃夫的剧本,并与他的小说形成对照。影视和文学的关系也很近,像安妮·普鲁、约翰·欧文、石黑一雄,我都是先从电影开始了解他们的。同时阅读文本和观看影像,能更好总结文字中不能被影像消化的部分是什么,这些不可被转述的文字里有什么。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董夏青青:个人特别为文学边界的移动而兴奋。近两年看了一些科幻、非虚构作品,启发很大。2019年第2期,《中华文学选刊》的“聚焦”栏目推出了“刘慈欣宇宙”专题,配发的特约评论很精彩,推荐的黄德海老师的《<三体>:大荒山寓言》一文读后也很受益。我是《三体》迷,觉得章北海是新时期最动人的虚构军人形象。去年夏天在清华大学文学工作坊上课,大头马送给我一本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还推荐了威廉·吉布森的作品。他们的文字用没料想过的方式给予我崭新的刺激,就像最初读到《八月炮火》时那种感受,文章还能这么写?好比吃了一根士力架,马上来劲了。今年读完的第一本长篇是李唐的《月球房地产推销员》,一部很有趣味的软科幻。

未来的文学经典,希望它还会带给我无法预先设想的震撼,还会讲述一个地域的传奇故事,以及具有即便看不懂也能感受到的,指引人重塑精神的磅礴力量。这个重塑的基石即是字里行间中笃定的声音,那个声音说:“我为了并未谋面的你写下这些文字,也会为了不知什么时候看见这些文字的你,付出全部心血。”

 

董夏青青代表作《科恰里特山下》









郑执,男,1987年生,辽宁沈阳人。出版有长篇小说《浮》《别去那个镇》《我只在乎你》。曾获2018年“匿名作家计划”首奖。

郑执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郑执:十九岁写一个长篇,中途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要求。文学一直是生活里的一种必需,这一点这些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郑执:蒲松龄是儿时阅读启蒙;鲁迅是少年时的最爱,开始明白文学的力量;川端康成是审美上的影响。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郑执:我从学校出来后基本就做了职业作家,有好有坏,坏处就是眼界一定会受限。所以平时会刻意多沉到生活中去,跟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了解别人的生活。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郑执:以前的作品是直接投稿出版,2007年开始。后来曾经在“ONE·一个”APP上发一些短篇,在“匿名作家计划”比赛以后,决心回归严肃文学创作,才开始给文学杂志投稿。我觉得,目前文学传播途径确实有限,但作家本人思考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郑执:最近才又买了一套《收获》三十年典藏,确实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当代文学的一些脉络,风格与手法的转变、丰富、进化。但并没有有意识地参照什么。可以说是学习和回避,学习经典,回避别人写过的。近一年,中国文学的阅读占到了自己看小说比例的一半。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郑执:从去年才慢慢开始关注。了解比较片面,我觉得科幻似乎在创作主题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质化是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但我个人对这个一点兴趣没有,找自己的路才是首要的。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郑执:个人目前回归到一个相对传统的创作阶段。文学期刊跟专业奖项会看得更重一些。我也确实从来没想过“理想读者”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做了电影编剧以后,“理性观众”的问题思考得很多,毕竟电影具备的商业属性更强,回到写小说的时候,就不想费脑子考虑这个问题了。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郑执:同质化确实是目前青年作家群体要面临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但是,伤痕文学也好,寻根文学也罢,任何生活在同时代的作家,都要面对一些共同的历史社会经验,打击面的大小不同而已。说句漂亮话,每个个体的生命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非要以类型来总结的话,我是东北人,家里长辈一般都是山东人,迷信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发现似乎是一个很特殊的体验,写《仙症》的时候就明显感到受益。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郑执:对我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戏剧跟电影。我研究生在台湾学的是戏剧,现在又做电影编剧,有的时候会比较在意自己小说中段落的镜头感。很多电影镜头语言,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视角借鉴,举个例子,看黑泽明电影里一群人物的站位,对于写小说群像时,先写谁,后写谁,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用得到。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郑执:文学本身其实是不该有边界的,只应该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之分。比如现在一些制作精良的游戏,叙事跟情节不亚于一部好的类型小说,但是这个“好”,不正是因为灌注了文学性入内吗?文学是骨子里的东西,是所有形式创作的根脉,是抛除不掉的。至于“经典”的问题,那是多少年后回头看才能意识到的。对于作家本身而言,写作还是少想一些外围的问题比较好,心理负担越小,创作越纯粹。

 

郑执代表作《生吞》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见解

 



新刊目录


聚焦│Focus

新青年,新文学: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上)


实力│Main Current

孙   频   鲛在水中央(中篇小说)

选自《收获》2019年第1期


周瑄璞   星期天的下午餐(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3期


姚鄂梅      游刃有余(中篇小说)

选自《钟山》2019年第2期


徐则臣      青城(短篇小说)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


扎西才让   达珍(短篇小说)

选自《芳草》2019年第2期


锋锐│New Wave

唐 棣     巴比伦斯的巫师与槲楪气味的沙漠

(短篇小说)

选自《遗闻集》


陈春成     传彩笔(短篇小说)

选自《特区文学》2019年第2期


贾若萱     暴雨梨花针(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19年第2期


非虚构│Non-fiction

刘醒龙     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

选自《清明》2019年第2期


李修文    小站秘史

选自《十月》2019年第2期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张亦辉    用叙述穿越死亡——从托尔斯泰到鲁尔弗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3期


书架│Book Shelf

中国台湾│ 朱西甯    铁浆

选自《铁浆》


艺见│On Arts

李兆忠   一片森林,通向一口深井——张仃与李可染

选自《天涯》2019年第1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5期

5月1日出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留言互动,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号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5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标签,进入微店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