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青年作家问卷: 不有×孙一圣×远子

中华文学选刊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中华文学选刊

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


不有×孙一圣×远子

完整版答卷发布


“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中华文学选刊》向目前活跃于文学期刊、网络社区及类型文学领域的35岁以下青年作家(1985年及以后出生)发去调查问卷,提出了10组问题。


共有117位作家参与了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刊发于《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5期、6期。


今天发布的是不有×孙一圣×远子的完整版答卷。


——编辑部





不有

不有,男,本名王自堃,1985年生,北京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隐雀歌》《异禀》、观鸟笔记《坛鸟岁时记》。曾获第二十三、二十六届黑蓝小说奖。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不有:高中一次语文考试写作文(还记得作文题目叫《繁星》),忽然从头脑里“听”到一种声调,在这种“声音”的指引下,顺畅而且迅速地完成了一次写作。这种过程让人愉悦,也给了我一种假象,仿佛我拥有某种快速写东西的能力。从这以后,我开始试着写一些小说,关于父亲所在的工厂,当时好像是父亲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境,让我也感到困惑,情绪宣泄需要一个出口。加上那时的语文老师很“文艺”,曾在上课时间带着我们收听广播里的话剧《切·格瓦拉》,而《语文读本》中也有很多中外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包括《巨翅老人》《尤利西斯》《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等。在这种外界因素的怂恿下,我将写作变成了一直在找的某种玩具。曾经我以为物理是这个玩具,但显然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才智。

文学出现后,就在每个寒暑假陪我,我像给自己布置功课那样去练习,去快速地写作,甚至每天都用一个比喻去描写天气。总之,这样急功近利的写作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我在那种快速的眩晕中经常担心自己会失去写作的能力。这种担心逐渐演变为某种病症,它的好转需要巨量的时间支持……所以问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不如说是我对写作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从高中时对速度的迷狂,到如今以写新闻撰稿为职业,处理过海量的文字后,那种病态的心理高烧逐渐减退(如果这就是变化的话),写作在这中间既救了我也折磨我,但从未远离我。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不有:吴岩和他的《星际警察的最后案件》。小学从地坛书市买到的。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很奇特,就是一个人背了一个黑色的包袱,走到一个空地上,把包袱打开往地上一放,里面变魔术似的堆着小山一样的《星际警察的最后案件》。当时很多人上前购买,像买批发的肥皂一样。我不知道这个回忆中的细节是真实的成分多一些,还是虚构的成分多一些。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也可能在这之前我就看过诸如《中国科幻小说选集》(共四册)之类的书。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吴岩小说中的那些场景、人名和故事,那本书里全都是短篇小说,那些对未来的想象在当时的我看来奇特而感伤,不只是故事具有悲伤的调子,而且我知道那些故事根本无法实现,这太让人伤心了。这本书就是一颗短篇小说的种子。

因为这本书,我无法举出更多的例子了。就只有它了。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不有:我本科是生物技术,从事记者一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写作的滋养,而专业或职业皆是偶然。写作也许能从偶然中学习什么,但究竟是你滋养写作,还是写作在滋养你,也许只是观察角度的问题。我还无法想象一个职业作家是什么样的,就像我无法想象一个年薪八十万的研究所院士的生活。容易想到的是,一个有东西想写的人,他必须为了自己的写作每天“加班”,在任何一个时刻抓紧思索,难道还有比这更职业的吗?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不有:我并不了解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现在发作品主要是在豆瓣日记。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不有:抱歉,我也不太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写作的参照系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因为我也不自认为是“文学”中的一员。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不有:同代人的写作,我可能只关注自己以前熟悉的几位,当然还有一些题材倾向和自己类似的会关注一下。“群体性特征或倾向”这个不是我能总结的。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不有:每一个在读我写的东西的人都是“理想读者”,不管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评价,毕竟他们也是唯一的读者。唯一性不就是理想的一个侧面吗?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不有:每个在写作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不然他也就不写了。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不有:我不是很懂艺术。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不有:抱歉,对这个问题我不是很关心。如果我曾经认为在我的写作中有什么是重要的,那就是与任何形式的文学保持距离。

 

不有新作《隐雀歌》




 

孙一圣

孙一圣,男,1986年生,山东菏泽人。毕业于某师范学院化学系,做过酒店服务生、水泥厂保安、化工厂操作工和农药厂实验员,现居北京。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你家有龙多少回》。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孙一圣:谈不上自觉,2011年左右开始写作。作为作者不写废个一百万字是成不了作者的,有时候废稿可能比成稿对作者自身来说更具分量。我兜兜转转搞了这么久,好像在原地打转,仅仅就写字上,从开初的想当然,勉强到了现在步步陷阱吧。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孙一圣:多偏激的作者,都是个浪荡子,朝三暮四是必然的,我可能叫做见异思迁更准确,更对我产生影响的作家很多,要说三个就太少了。真是排名不分先后。

首一个不能放过的便是余华,非但他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随笔也不能落下。余华的小说教人写作,随笔教人阅读。甚至是他打开了我后来的阅读谱系,从他的随笔里一个一个刨出来的作家比比皆是,比如福克纳、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等,甚至发霉长毛的鲁迅。

余华的随笔最会教人了,比如《王佛历险记》里那条著名的红围巾。比如《孔乙己》里当孔乙己双腿断了以后,作家的本分必须要写出孔乙己是怎么进咸亨酒店的,是用他的那双手爬进来的。

第二个,福克纳。我几乎把能找到的译本都看完了,《押沙龙!押沙龙!》读过三遍,至今难忘读到“马和马车一立方英尺一立方英尺的前进换来了尘雾一立方英尺一立方英尺的后退”时的激动,除了这个描述的不可思议令我震惊,“换来”这个词同样妥帖得令我震惊。这不该是人类的句子。还有很多,三天三夜说不完。

第三个,契诃夫,这是个宝藏,后悔读他读得太晚了,不然我的写作可能是另一番模样,尽管经过了翻译的流失,读他的文字仍舒服得要命,记得卡夫卡《城堡》的开头吗,“村子深深地陷在雪地里”,我就是这样,深深陷在契诃夫的雪地里,根本起不来,读完了小说全集还不过瘾。因为他一辈子几乎没有其他东西,没有日记没有文论,只好拿来他的书信集过过干瘾。你知道,书信集嘛,给友人看的,不能尽听。他总会很夸张地去夸人,把高尔基同志夸得一愣一愣,不仅夸给他本人听,都夸到了托尔斯泰脸前去了。

多句嘴,最近我迷上了荷马,抛开故事及意义不谈,《伊利亚特》句子的节奏,那个叮里哐啷啊,像音乐一样,搞的我呀五迷三道。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孙一圣: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化学,专业做化学实验的,做实验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好的实验员,每次实验我的乐趣在于篡改数据。后来从事的职业也比较杂乱,都不长久,不能说颠沛流离,微波浮萍不在话下。各样的经历都算经验,需要的是发现。实验员是职业,职业作家也是职业,什么做久了都会烦,只有创造能够历久弥新。我不希望被任何职业困住。我不够贪心,也不想贫困,将将够活便好。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孙一圣:就我的偏见,可能文学传播途径间接催生了文学的样式,比如报纸连载可能是通俗文学的时代。比如八十年代传播的主要途径还在于文学杂志,小说模样偏于厚重,无论长篇短篇,都不那么好读。现在可能因为手机的普遍,碎片阅读最大化,精致的小说则更便于传播。很惭愧,我像个不务正业的专业写小说的人,小说偶尔才在杂志发表一下。我在微信公众号“骚客文艺”上会发些小短文和读书笔记。我很喜欢这个平台,虽然不主做文学,但他们非常专业。我记得他们发过一篇纪念老舍的文章,编者按是“骚客文艺”主编董啸写的,他写到老舍投湖之前,把外套脱下来,挂在树上,以免弄脏弄湿了衣裳。死都要死了,干吗还要在乎这些东西,这就是老舍的体面。这种写小说才可能注意到的地方,他们做功课既扎实又可靠。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乔治·奥威尔写一个死刑犯被杀之前,他的脚绕过小水塘,以免弄湿靴子;托尔斯泰写法国人被处决,调整一下绑在脑后的蒙眼布,让自己舒服一些;都是同等价值的文学细节。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孙一圣:经典作品的阅读应该成为常态,包括“五四”的作家们。

比如沈从文,到现在为止也还是一个需要重新发现的作家,你需要读读他的《从文自传》读读《都市一妇人》(可以说追得上《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读读《生》,读读《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沈从文不仅有翠翠,真的很遗憾这么说,他是一个大于《边城》的作家。很多作家都给他们的名作拖累了。

比如张爱玲,《金锁记》里忘不掉曹七巧这个令人厌恶的角色,忘不掉最后那翠玉镯子直掼腋下。可是那句“美丽苍凉的手势”太矫情了,坏了七巧的分量。

比如张天翼,鼎鼎大名的是《包氏父子》和《华威先生》,可也别忘了他的短篇,那个《脊背与奶子》读来让我想到《长明灯》,却是相反的故事。讲族长长太爷勾引任三嫂子,准备了五个响钱贿赂她,要给钱了,长太爷只给了三个,折了两个响钱。折的两个响钱真对啊,如果准备了五个就给了五个,就是不对了。因为长太爷抠门吗,不是。因为巧合吗,任三嫂的相好给三嫂的就是三个响钱,也不是。

另外推荐不那么“五四”的台湾作家朱西甯,理想国出了他的《旱魃》和《铁浆》,我更推崇他的另一部中篇《破晓时分》,这部小说写得真个叫步步为营,匠心典范。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孙一圣:同代人的小说我读得很少。有限的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90后作家周恺,我觉着他是我们这辈作家里最棒的,没有之一。可能因为读得少导致我的偏见:前辈作家里余华、苏童等等,很早就暴露了他们显而易见的巨大才华,我们则没有。勤奋有余,才情不足吧。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孙一圣:其他人应该很难影响个人写作,起码对我影响不大,我只能写我喜欢的,我写不来别人喜欢的,即使那是错的。让我写我不喜欢的东西,劳驾递我把刀,杀了我吧。“理想读者”不具体指向,只要是认真的读者,一不浮皮潦草,二不过分解读,认真就好。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孙一圣: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等问题可能是一种误解,即使两个人经历相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的细微差别十分微妙。我的经验不独特,农村是我的土壤。我的理解可能恰恰相反,没有独特经验,只有不同体会。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孙一圣:音乐绘画我不懂,我会经常看一些电影,电影表达也是叙事,虽然两则有区别,但我感觉电影和小说文学叙事相通。比如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这就是叙事啊。比如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这部影片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它更偏向思辨;还有阿巴斯的《特写》,开头十五分钟就把我震到了。这些电影教给我的东西不亚于经典小说。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孙一圣:奇幻和推理没太看过。我高中的时候热衷科幻小说,科幻作家里有很多作家我都很喜欢,比如硬科幻的王晋康和刘慈欣,还有何夕、柳文扬(英年早逝)、钱莉芳、陈楸帆等等,我应该是最早一批《三体》的读者,《科幻世界》杂志整本推出,当时第一部刚出来,刘慈欣也没有现在这么有名。我读他们的太早了,以至于早模糊了最初的印象。

可能因为保守,也偏执,我始终认为文学就在那里,无论什么样的小说,包括文学小说都在试图去摸骨,摸到摸不到都是运气。至于将来是个什么样子,干吗非要追究呢。

就拿一件小事来说:今天我坐地铁的时候,遇着一个年轻女人,也算漂亮。她脸上施粉严重,涂了厚厚一层,没有涂匀,摊到脸上,这里拧一下那里也拧一下,整容的脸都抢劫不过。她旁边的人下了车,我坐了过去。可我根本管不住我,忍不住装作看别人的样子顺道看了她好几眼。纳闷她的脸怎么还不掉下来。过了三站地,她下车了,我看到她的鞋带过长了。她走路了我才看到她的鞋子,才注意到她长长的鞋带。她走出很远了,我看不到她的鞋子了,我突然就紧张起来。我突然就跑下了车,追上她,亲眼看到她的鞋子,她的鞋带并没有因为长才长。她的鞋带松着,散到地上了。这时我才松了口气,站住了。对啊,我干吗非要追出去呢?

 

孙一圣代表作《你家有龙多少回》



 

 

远子 

远子,男,1987年生,湖北黄冈人。现居北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白日漫游》《十七个远方》《夜晚属于恋人》、散文集《找鸟的笼子》、诗歌集《微弱的火》。



1.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远子:应该要从大学毕业之后,也就是2010年开始算起。我对文学的理解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大概是已经从自恋情绪中走了出来。文学对我,已不再是外在的装饰之物,而是内在的存在方式。我已决心将自己的人生建于文学之上,接受文学带来的各种结果或恶果。(也许这是另一种自恋?)

 

2. 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

远子:以前我回答这类问题(我也这样问过别人),总会在心中检索一番,以确定一份名单,以至于这份名单渐渐固定下来,成为我的本能反应。但事实上,我并不清楚到底哪些作家对我产生过深刻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热爱的大师并不会真的对我们产生这种直接的、可见的影响。自称的影响有时不过是一种和大师攀亲的方式。(比如我从来没听谁说,他受过毛姆的影响。)当然,影响是存在的,但我很难、也无心去做这种自我分析。

 

3. 你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够给写作提供滋养吗?是否希望成为职业作家?

远子: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从事时间最长的工作是文学编辑。它们可以为写作提供养分,但有时也是毒药。我正在学习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4. 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远子:我的发表渠道主要是极少数的阅读类APP和文学期刊。后者因为周期长,稿费低,还总是退我的稿子,我也就懒得投。我认为文学新人的空间很小,期刊基本上处于被老人霸占的状态。当然期刊编辑本身可能是年轻人,但他们在执行老人的审美标准;而市场喜欢的是“好故事”、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网上看似途径很多,实则少得可怜。或者说正是因为这种铺天盖地的文字噪音,新的文学作品更难发声。

我说的文学新人,并不包括我自己,我认为我的“知名度”,与我的创作质量是匹配的(甚至略高)。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几年前我在网上写过一些文学性不高但能引起共鸣的散文。这也导致很多人对我的评价,仍然停留在那个阶段。“一个网络红人”,这就是他们对我评价。

 

5. 怎样看待从“五四”发展至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其中的经典作品在你的日常阅读中占有怎样的比重,是否构成写作的参照系?

远子:有这样一个文学传统吗?中间至少有三十年的断裂。而且,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面貌也完全不一样。除了鲁迅,我很少阅读其他作家的“经典作品”。我不参照他们写作。参照他们写出来的作品,大多也是惨不忍睹的。

 

6. 你关注同代人的写作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不同于前几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远子:之前因为工作的缘故,读过不少同代人的作品。确实有一些“群体性特征”:由于阅读面比前几代作家更广,他们的写作里面呈现出了更多的“文学史”,就是说,有着更多的模仿对象;比起“宏大叙事”,他们更乐意于呈现个体经验——当然通常是经过包装和打磨之后的个体经验;他们似乎也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诱惑,更懒惰。但我并不是说,他们比前几代作家写得更差,是各有各的差。

 

7. 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你的“理想读者”是谁?

远子:文学期刊的保守立场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转变,“奖项”也不可能是专业的;在这种环境下,也很难有真正的“同行”;而“专家学者”,我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现在还有真正的批评家吗?我只看到一群人在互相加冕;至于“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关心的只是销量和排行榜,或者最多作出一些平庸的社会学观察。所以,他们不会影响我的写作,只会影响我的心情。我也不知道我的“理想读者”长什么样,甚至不能确认他们是否存在。

 

8.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

远子: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确实也是我观察的结果,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在某种文学幻觉的驱使下,他们以为自己在追求永恒,在创作一种超越了民族和现世的“世界文学”。当然这种追求是可贵的,也是很难去质疑的,有很多文学大师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但我始终认为,处于历史之中的作家不去书写历史,活在现实之中的作家不去书写现实,是辜负了时代,也浪费了那些在这个时代求生的人用每日的生命换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分明就在我们眼前晃动,分明就像针一样在刺我们的心脏)。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书写“世界文学”。博尔赫斯或乔伊斯的写法,智力、学识、耐心缺一不可。光“耐心”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他们找不到那种平静的心态。

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写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上、文学期刊上有大量这样的作品。但这种万无一失的现实主义其实是完全与现实脱节的主义。比如,他们所写的农村,其实是由一代人共同构建出来的“文学场景”,而老一辈作家和他们带出来的徒弟还在这上面苦心经营;再比如,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农民该怎么说话,工人该想些什么,官员该怎么做事的标准。你不这样写,就是不够“现实”,“不接地气”。就是说他们所秉持的“现实主义”原则,恰恰是导致现实感匮乏的根源。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一种去政治化的消费主义社会里,人所过的其实是同一种生活。人们吃得一样,穿得一样,看一样的新闻,很难不想得一样、写得一样。所以经验的同质化其实是因为世界的同质化。“苦咖啡文学”批评引起部分青年作家的反感,他们认为你宣扬的那套东西已经作古了,离我们的现实太远啦。但我认为这样的反驳也许是更有效的:我们也想喝“烈酒”,可你们不让啊,甚至不允许我们表现醉意。到头来,又说我们只爱喝苦咖啡。也就是说问题在于,“我们”其实并不想喝“烈酒”,也不爱身上有“酒气”的人。

事实上,这种态度是很普遍的,并非青年作家独有。历史感是一种重负,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承受。那些看起来有“历史感”的老一辈作家,很多也不过是利用了历史资源而已,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有过真正的反思,更谈不上行动。如果我们真的有过那么多有历史感的作家,我们的文学面貌甚至社会面貌,都会呈现出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特性。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问:有历史感的老作家,现在为什么不继续书写历史,难道因为历史已经终结了吗?

在这里,我想要反驳一个观点,有人可能会问,在同时代的外国作家那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也很常见,为什么要说这是中国青年作家的问题?(或者更直接地表述成:国内外的青年作家都写得很差,为什么单单挑中国青年作家的毛病。)在我看来,这是国别之间的比较很容易落入的思维陷阱。即鲁迅所说的,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有。但,我们说臭虫之所以存在,并不因为臭虫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它就不存在。何况,我们不总是以独步天下的“传统”和“特色”自诩吗?怎么但凡涉及比较,就要说“这个问题✕国也有,也解决不了嘛”这种丧气话?

如果你有问题,并且找不到答案。如果你处在这种绝望之中,就必然“会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甚至更多”。如果说我有“独特的个人经验”,便是由此而生的。

 

9. 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远子:音乐、绘画的影响是间接的,不太容易阐述;电影(包括纪录片)对我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我会在小说里,利用一些电影镜头、对白或情节带给我的启发。二十世纪以后的文学创作应有与电影竞争的意识。即文学可以将电影化作自己的一部分,正如电影正在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将一切文学作品变成自己的资料库一样。而不是像许多“编剧型”的作家,心甘情愿去做电影的附庸;戏剧对我影响很小。最近在阅读斯坦纳的《悲剧之死》,意识到我对戏剧了解得太少,其实很多西方小说都有很强的“戏剧意识”。我计划用几年时间阅读、研究一下戏剧。

 

10. 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远子:我认为类型文学和非虚构写作是“文学”(literature)的衍生品,荷马史诗里没有奇幻文学吗?《1984》不科幻吗?《罪与罚》里没有推理小说的元素吗?《红与黑》里没有“非虚构”吗?正因为它们只是分支,所以没有能力推动文学的边界,它们只是让文学看起来更多样、更丰富罢了(而这往往是以牺牲文学性为代价的);至于“互联网时代的写作实践”,我没有看见任何“新意”,我只看到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地迎合读者这一“古老”的欲望。我们好像很容易将新的媒介视为新的时代精神,就像有人将新的支付手段视为领先全球的新兴科技一样。

我不太关心“未来的文学经典”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把“未来”看得太重要了,总觉得未来可以治愈一切——这往往意味着危险的开始。其实人心变得很慢,我们之所以看不清未来,是因为我们总是遗忘含有“未来”的过去。未来的文学经典必然根植于已有的经典文学。

 

远子新作《白日漫游》

 



欢迎留言分享


 



新刊目录


聚焦│Focus

新青年,新文学: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上)


实力│Main Current

孙   频   鲛在水中央(中篇小说)

选自《收获》2019年第1期


周瑄璞   星期天的下午餐(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3期


姚鄂梅      游刃有余(中篇小说)

选自《钟山》2019年第2期


徐则臣      青城(短篇小说)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


扎西才让   达珍(短篇小说)

选自《芳草》2019年第2期


锋锐│New Wave

唐 棣     巴比伦斯的巫师与槲楪气味的沙漠

(短篇小说)

选自《遗闻集》


陈春成     传彩笔(短篇小说)

选自《特区文学》2019年第2期


贾若萱     暴雨梨花针(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19年第2期


非虚构│Non-fiction

刘醒龙     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

选自《清明》2019年第2期


李修文    小站秘史

选自《十月》2019年第2期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张亦辉    用叙述穿越死亡——从托尔斯泰到鲁尔弗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3期


书架│Book Shelf

中国台湾│ 朱西甯    铁浆

选自《铁浆》


艺见│On Arts

李兆忠   一片森林,通向一口深井——张仃与李可染

选自《天涯》2019年第1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5期

5月1日出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留言互动,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号



欢迎留言分享


 



新刊目录


聚焦│Focus

新青年,新文学: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上)


实力│Main Current

孙   频   鲛在水中央(中篇小说)

选自《收获》2019年第1期


周瑄璞   星期天的下午餐(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3期


姚鄂梅      游刃有余(中篇小说)

选自《钟山》2019年第2期


徐则臣      青城(短篇小说)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


扎西才让   达珍(短篇小说)

选自《芳草》2019年第2期


锋锐│New Wave

唐 棣     巴比伦斯的巫师与槲楪气味的沙漠

(短篇小说)

选自《遗闻集》


陈春成     传彩笔(短篇小说)

选自《特区文学》2019年第2期


贾若萱     暴雨梨花针(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19年第2期


非虚构│Non-fiction

刘醒龙     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

选自《清明》2019年第2期


李修文    小站秘史

选自《十月》2019年第2期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张亦辉    用叙述穿越死亡——从托尔斯泰到鲁尔弗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3期


书架│Book Shelf

中国台湾│ 朱西甯    铁浆

选自《铁浆》


艺见│On Arts

李兆忠   一片森林,通向一口深井——张仃与李可染

选自《天涯》2019年第1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5期

5月1日出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留言互动,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